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0.8°C-14.0°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2023-11-24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

从没有一部电影像它这样,在还没正式上映,就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虽然电影主创们带着委屈和受害幻想,将这场纷争视作挑衅与蓄谋;但事实上它仅仅只是网友 " 期之深,责之切 " 的愤怒。

最近在风口浪尖儿上的《我本是高山》电影主创们,恐怕难得一日安眠。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

当然了,辗转反侧的绝对不止他们。

在云南山区学校深耕 40 年,牵头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将超过 2000 失学女孩送出大山的 " 奇迹校长 " 张桂梅女士:

无儿无女,散尽积蓄的她,以一种自我燃烧的方式,为促进贫困山区的教育公平做出杰出贡献,曾数次令全网潸然,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张桂梅女士的创举足以获得七一勋章表彰,事迹被写进共和国简史,她是一个躬身奋斗在教育基层,信念坚韧,品性高洁的女战士。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

图源:张桂梅相关纪录片

在数月之前,根据张桂梅事迹所拍摄的电影《我本是高山》曾获得过全网期待,包括蝉主也曾带着满心期盼写文呼吁大家重点关注。

然而,口碑的坍塌来得如此迅猛,所有人始料不及。

没上映先翻车,

矛盾分歧在哪?

点映看过正片的观众首先对片中多处情节提出质疑——

1,女学生贪玩逛街去网吧故意逃学的例子,有违贫困山区的真实情况,也不符合采访纪录片中多次强调女孩因父母重男轻女,被迫辍学的大概率事件;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3

图源:网友找到未办女校前,

张老师班内男生逃学上网的记载

2,每当张校长遇到办学挫折,就频繁出现张校长亡夫的片段闪回,仿佛对亡夫的缅怀成为她的精神支柱,却鲜少提及张桂梅女士多次在采访中提及的信仰和力量;

3,片中高浓度地呈现出女老师的负面印象:

带头捣乱上天台吃烧烤,嘲笑 " 那老巫婆腿脚不好 ";破坏团结叫嚷着不干了要拆伙,背后讲张校长是非;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4

图源:网友评论

没有主心骨地盲从男友来支教,受不了条件艰苦逼问男老师 " 要我还是要她们(学生)" 的……都是女教师。

用女老师的鄙陋,反衬男教师坚守阵地,无怨无悔支教,从不嚼舌根讲是非的伟岸;

4,以及主创重点塑造出来以作后续反转的 " 农村酗酒母亲 ",更是大范围遭到有农村生活经验网友的反驳:以农村里女性地位之低,劳务负担精神压力之重,喝农药的女人比酗酒的多;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5

图源:张桂梅相关纪录片

5,片中的张校长总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譬如面对从华坪女高毕业,又回到女高教书的女教师,指责她意外怀孕,因她要照顾病孩需要请假而大发雷霆,勒令辞职交接……显得苛刻而不近人情。

明明是一部为了宣扬伟大女性的电影,却频频惹上 " 女冠男戴 "、" 男罪女背 " 的争议,让网友怒火涌动。

事实上,艺术作品被打低分是常有的事,哪怕豆瓣榜单 TOP 10 影视作品的评论区也一样有差评。

争议不可怕,但将这星点的小火花引爆成一场大范围舆论的,却正是电影主创自己。

面对质疑,主创们没有拿出调研笔记,或者给出人物原型的采访,更没有拿出探讨态度。而是进行了一番失态,发癫式,顾左右而言他的攻击。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6

图源:编剧发言

编剧自比高山,骂异见者是懦夫;官号自封公主,甩锅境外势力;平台下场控评,大范围删号捂嘴……

多番骚操作彻底激发了网友的逆反情绪,骂声越盛,将电影踩得一无是处。

近几日来,创作团队回过神来想拉张桂梅女士和华坪女高师生到现场,靠他们做背书给自己撑腰。

殊不知反映后现场采访时,张桂梅女士拒绝评价,三个电影里的原型人物:教育局长,办公室主任,曾是女高学生毕业后回到女高任教的女教师,则在忆苦思甜后委婉地表示——

他们没有吼过张老师,张老师也没有吼过他们;电影篇幅太短不足够展示故事,期待电视剧;张老师对自己很好,没有(像电影中)那样。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7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8

图源:电影路演直播

导演和主持人只好一而再地解释:

电影角色不是 100% 符合现实人物,和原型不一样,存在艺术创作,可以看做是平行时空的故事。

不少网友哂笑:破案了,那一开始大家质疑的时候你们在跳脚啥呢?

主创的自我意识已经强过了传记电影中的人物。编剧情绪失控是真,倒怪观众污蔑是真;未正面回应争议,没拿出诚恳态度,反而甩锅网友恶意挑拨是真。

总总操作下,作品口碑的滑坡已经无可挽回。

它被全网炮轰,

仅仅是骂还不够。

有一说一,咱们说句公道话。

片中除了争议,其实也有很多感人的女性故事:

比如山英山月两姐妹的故事,提到卖女儿换彩礼补贴兄弟娶妻的陋俗,指出女性出嫁后遭到家暴在孤立无援中死去的问题,整体脉络强调张校长对女孩们的激励鼓舞救赎……

这也是主创们委屈感的来源:

我明明讲了很多女性互助互救故事,哪怕有细节不对,充其量就是 " 瑕不掩瑜 ",怎么全网都喊打喊杀了?一定是有人想搞我。

站在同为创作者的角度,始终愿意带着善意去估测:创作方不会没事砸钱去故意拍一部抹黑主角、激怒观众、砸自己饭碗的电影。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9

图源:《我本是高山》

但最终这部作品搞砸,得归咎于:

他们对张桂梅女士信仰的误解,是因为潜意识不相信女性能拥有家国大义和精神信仰。

一个简单的例子:男性伟人的传记电影里,感情线和配偶都是花边,你绝对不会在 "XX 元勋 / 之父 " 中强调他为初恋回国,他为亡妻奋斗。

却有太多打着女性旗号的作品,把女主角喊作 "XX 女儿 ",给杰出女性颁发 "X 先生 " 证书。

人非草木,思念亡夫是正常,但将对亡夫形象的过度渲染,拔高到成为帮助她扛过办学困难的精神支柱,其实是对张桂梅行为动机的否定。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0

亡夫不是感召她行动的主宰者,她也不是亡夫遗志的执行人。

我们来梳理一下张桂梅女士人生经历的时间线——

丈夫去世,悲痛中外调来到华坪,化悲痛为力量教书(初始状态与影片对得上);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1

但在任教期间,捉襟见肘的她也确诊了肿瘤,是贫困但淳朴的县政府和乡民们五块十块的捐款合力救助了她,张桂梅决心要报恩,做点实事回馈当地乡民;

于是她申请入党,为自己寻找一个强大精神信仰;她自告奋勇担任孤儿院负责人;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2

又在孤儿院事务中发现:院中男少女多,男童若非残障绝不会流落到孤儿院里,却有太多健康女婴仅仅因为性别而被抛弃……

她意识到了重男轻女的观念,是如何将陋俗和贫穷代代传播的,这才萌生了要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3

拿她缅怀亡夫的人生片段,拍成贯穿终身的爱情高光,就是一种以偏概全。

若真要回放支撑她迎难而上的精彩高光,也该用乡民为她凑医药费慷慨捐助,身无分文徒步回家的片段,更合情合理。

评价一个女性 " 巾帼不让须眉 ",夸的不是女性本身,而是通过一位优秀女性衬托整个男性群体。

艺术作品的三观,不可能反超创作者本人的三观。

如同一个热评说的那样:

" 他们非要在一个纯粹伟大的女战士的故事里塞进很多男人的影子,他们想让她做事的动机是因为男人的思想、成功是因为男人的帮助,他们不信一个女人能有很高的觉悟和成就。"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4

从创作技法和后期营销的角度推测:

片中许多爱情戏份、内部撕 X、情侣闹掰等争议片段,大概率来源于主创团队为了商业上的好卖,将大女主搞事业 + 爱情感情线 + 正反派配角等多个卖点糅杂。

提前将可能会引发热议的桥段生硬嵌套进去,预埋冲突矛盾,方便后面热搜营销。

结果热度是真的有了,但不是全网爆红的 " 爆 ",而是引火烧身的 " 焚 "。

艺术创作应该拔高和升华,而不该是篡改、栽赃、歪曲事实、制造矛盾。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对于一部原型尚在,网友对细节记忆犹新的真实故事,大家并不需要多么花哨的叙事手法和炫技特效,仅仅最平实朴素的纪录片就已经足够令人落泪了。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5

图源:张桂梅相关纪录片

不过,表示失望,说明曾经有过期待;提出问题,不意味着全盘否定。

即便《我本是高山》在没正式上映之前,骂战已经激烈至此,但在这仍然不支持喊打喊杀,要挟下架。

正如媒体人 @萝贝贝 所说:" 虽然有失望,但我们是需要越来越多的探索,而不是‘看吧这题材不好弄以后别弄了’。"

电影里的功过,交由大家去讨论和辨析。

我始终相信:真实自有万均力量。

争议发生后,我花了一整晚时间重看张桂梅女校长大部分的纪录片和采访内容。

比起通过浓厚的影视滤镜去了解被加工过的张桂梅校长,在这里更想给大家分享我在纪录片中印象深刻的:《关于张桂梅,我们可能忽略的几件小事》

她的铁腕和柔情

无需否认:近乎开天辟地一般,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张桂梅女校长,性格里一定包含了强势和执着属性的。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6

没有强大的意志,不敢做这种 " 前无古人 " 的创举;不够坚韧,熬不过女校初创时承受的口水和唾骂。

爱之深责之切,她不允许任何人在女高随随便便混 3 年。

她足够严厉,甚至列出的个别规定显得专横,说一不二,休想讨价还价。

因为华坪女高招手女孩不设分数线,所以收进来的女孩成绩天差地别。但张桂梅女士要求老师得严抓教学,哪怕从小学、初中的课程开始补,填鸭教育也得把水准不一的女学生送进一本。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7

这需要教育者又当老师又当爹妈,有放弃个人时间和生活的觉悟,全天候陪护在女高,随时给予课程辅导,包揽晚上巡逻,突发就医时守夜等监护职责。

也要求所有姑娘拼尽全力,早 5 晚 12 地苦学,三年如一日军训一般,10 分钟吃饭洗碗,午休时加塞一堂课,下晚自习后走廊继续学到宿舍熄灯。

是很苦,但奋斗的苦必须要吃。

张桂梅女士和她的老师们,是在和女孩的父母抢人,和女孩未来的丈夫抢人,和大山的命运抢人,如若不够强势彪悍,就扳不过传统的手腕。

但她的强势背后,也饱含着太多的深情:

她以身作则,严于律人,也严于律己。要求别人的,都是自己要先做到的;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8

明明是在做扶贫救弱的事业,但她坚决强调,不让大家把华坪女高的学生称作 " 贫困女孩 ",而应该叫 " 山区女孩 ";

前两年曾为华坪女高捐款过, ( 依稀记得 ) 某位接洽人提及,张桂梅女士不接收 " 二手衣物 " 捐助,不愿让姑娘们留下低人一等的意识,以此来捍卫她们的尊严。

之前 " 秋天第一杯奶茶 " 走红,平日颇为节俭的她掏腰包给每个女高学生买奶茶,颇有一种 " 别人女孩有的,我的女孩也不能输 " 的严母的宠溺。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19

她的神性和孤独

张桂梅女士曾在采访中说,她不是从开始就奔着奋斗终身去的。但办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让她深陷在这个事业中,不知不觉就坚持了数十年。

这种坦白和转变不会折损她的光辉,反而让她更贴地有真实感。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0

最刚强的女战士如她,也有孤独脆弱的时候。

为了女高的募捐奔忙,而没能见哥哥姐姐最后一面,遭到最亲近的家人误解,以为她被名利迷了眼,被荣誉熏了心。

夜深时看着学生夜读,恍惚间回顾这一世:远离故土、亲人离散、孑孓一身,在使命和责任的嫌隙,孤寂寥落情绪也是难免。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1

张桂梅女士吃肉容易吐。

本来是有肉食习惯的她,因为长期的家访散尽工资奖金补贴女孩家庭,而常年捉襟见肘,为了省钱习惯了吃素。若偶尔吃太多荤腥,反倒肠胃不适。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2

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女高,罹患二十多种疾病的张桂梅女士,常年靠贴膏药吃止疼药度日。

有次突发晕倒,被送去医院抢救。以为自己活不了的她,清醒过来的第一句话问能不能预支自己的殉葬费,想亲眼看着花到孩子们身上。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3

华坪女高创办十余年,从来都没有 " 毕业典礼 " 和告别仪式。

张桂梅女校长千辛万苦踩把超过 2000 位女孩从贫瘠的大山深处拉出来,不愿成为妨碍她们远行的那根线。

所以敦促考出华坪的女孩不要回校,不要询问她的病情,工作后收到薪水不要捐款而应用来改善家人生活;她勉励女孩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身上阵,希望她们能像雌鹰一样飞往她们的广阔天地。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4

因辛劳和病痛枯瘦,但精神烁矍的张桂梅女士,常年过得如同苦行僧一般。而对信仰的坚守,对女孩的关爱就是她的修行的 " 道 "。

她是真正的战士。

只要一息尚存,她就永远不会离开她的战场。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5

点击 " 一键三连 "

明辨真伪,向张校长致敬!

惊天大翻车,​是它自作自受? - 26

蝉创意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

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播报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