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0日 19.4°C-21.2°C
澳元 : 人民币=4.79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边短缺、一边暴跌,全球芯片行业迎来“太阳雨”?

2022-08-16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一边短缺、一边暴跌,全球芯片行业迎来“太阳雨”? - 1

芯片短缺折磨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涉芯产业已有两年之久,但近期部分芯片价格暴跌 90%、芯片库存增加、交货期缩短。部分涉芯企业刚想藉此喘息,汽车制造商和工业设备制造商等所需的芯片却仍然紧张。

全球芯片行业出现了产品短缺与价格暴跌共存的 " 出着太阳下雨 " 的罕见情形。

哪些芯片 " 暴跌 "?

据了解,意法半导体 L9369-TR 型芯片作为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是 2021 年最紧俏的芯片产品之一。在去年三、四季度,这款芯片的报价一度上涨了 100 倍、市场报价高达 3500 元一个,2022 年从高位下滑至 671 元,降价幅度超 80%。

ST 意法半导体旗下型号为 STM32F103C8T6 的芯片在 2021 年价格维持在 200 元左右一个,目前售价仅为每个 20 元左右,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LED 照明产品经常会使用到发光芯片和驱动芯片,这两类芯片的价格在今年也开始出现回落。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的市场价格在今年持续走低,从百元高位跌至两位数。

中国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引用公开数据表示,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拟芯片等众多大类芯片中,价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两月内跌价超过 20%,部分芯片降价超 80%。

据公开数据,在驱动 IC、被动元件、GPU、模拟芯片等八大类芯片中,价格跳水几乎成为趋势。

驱动 IC 今年初以来已经逐步调降价格,第二季降幅约 10% 至 15%,据国际研究机构 Omdia 显示器研究总监谢勤益表示,晶圆产能已经没那么紧缺,而且面板厂减产、造成需求大减,预期第三季驱动 IC 价格降幅将扩大到 20%以上。

此前,通用型模拟 IC 当中占比最大的电源管理芯片严重供不应求。然而,今年随着新产能快速开出和下游需求暂缓,模拟 IC 涨价潮即将结束,部分芯片价格在最近两个月 " 跌价 " 达八成。以型号为 TPS61021 的通用消费类电源管理芯片为例,该芯片价格已从去年 45 元的最高点跌至目前的 3 元左右。

2022 年全球手机销量下滑,导致手机用电子芯片供大于求,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调低出货量目标,并向上游芯片厂商 " 砍单 "。

高通也正在经历芯片需求方 " 砍单 ",目前已经削减骁龙 8 系列订单约 15%,并将在年底将两款旗舰移动芯片降价 40% 左右。三星电子则表示,手机存储芯片库存较高,未来的销售可能会进一步走弱,公司正在努力去库存。

" 暴跌 " 背后的真相

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端芯片产品的技术迭代升级速度很快,通常也就几个月时间。芯片生产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去库存,将面临因产品落后而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当前的降价 " 促销 " 也在情理之中。

同时,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需求下降,特别手机是最大的芯片市场,对整个产业影响非常大;在供给方面,为了应付之前的 " 缺芯 " 现象,很多芯片制造商加大生产。供应增加、需求降低,导致了当前芯片降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茉楠认为,过去两年,芯片大厂疯狂扩产。但现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弱,因此出现了一种结构性的供给过剩的现象。

而海纳国际集团分析师 Chris Rolland 表示,半导体业某些领域的需求下滑,尤其是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中使用的组件,但尚未转化为 " 芯片荒 " 的全面终结。他在报告中指出,整体芯片交货周期仍然是健康市场的两倍多。

张扬称,之前芯片价格虚高、已经远远超过其作为产品的实际价值。疫情之后,市场有大批资金炒作芯片、拉高价格,小到电阻大到军工级芯片,少的涨了 1 倍、多的涨了数千倍。此类炒作结局注定崩盘,当前芯片价格暴跌也有理性回归成分。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电源管理部件和微控制器的供应,尤其是汽车制造商和工业设备制造商所需的芯片仍然紧张。例如,电源管理芯片的交货时间从 6 月份的 31.3 周增加到 7 月的 32 周。此外,部分芯片产品价格仍在上涨。

中国芯片须谨慎对待

分析认为,在中国大力发展 " 中国芯 " 之际,部分芯片价格暴跌,带来的影响可能并不亚于 " 芯片荒 "。

中国芯片产业大多数资金投入集中在前端的研发、设计上,在初步实现量产的关键时期,尚未充分实现资金回流,进口芯片迎来价格暴跌,所带来的影响需要谨慎对待。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兼职教授张捷表示:" 中国要想把芯片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足够的保障是不够的,要避免企业一投入就被收割的局面。"

首先,可以考虑通过税收杠杆,减少进口芯片价格波动对中国芯片企业的冲击,给国产芯片提供一定缓冲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先有荷兰 ASML 加速 DUV 光刻机出货,后有低端芯片价格普遍下跌。通过低价来抢占中国芯片市场、打压中国 " 羽翼未丰 " 的芯片企业同时,待中国芯片厂商承压能力达到极限,再拉高芯片价格实现收割。

目前,包括光刻机、蚀刻机等芯片制造设备的国产化也在不断推进。在芯片代工领域,中芯国际更是在摸索 N+1、N+2 工艺,在不使用 EUV 光刻机的情况之下,为外界提供更加先进的芯片代工服务。

芯片设计领域,华为海思、紫光等芯片设计公司,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芯片设计能力。在芯片代工技术进一步提升之后,中国将不仅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取得成就,也能在高端芯片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在全球芯片价格下滑风暴之际,从国家层面合理布局,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最大化避免外部冲击和市场风险,是早日摆脱 " 芯片制约 "、崛起 " 中国芯 " 的关键。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