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5.5°C-9.4°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2022-08-11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孝”是一个在中国十分重要的概念,“忠孝仁义”作为传统儒家文化当中的经典美德,数千年以来都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对人们形成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约束。

诚然,作为一个社会当中的个体,想要维系自己与不同集体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受到不同群体当中存在的这种集体意识影响。

所以在中国,或者说是在东亚,“孝”就成为了一个维系代际关系的重要集体意识。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1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孝”的内涵基本上会呈现出一种以和谐相处为基础表象、以物质关爱和精神关照为内核、以抚育和赡养的交换关系为核心的复合现象。

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似乎“孝”就仅仅意味着经济上的满足,尤其是在许多人的生活当中,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和满足自己基本的需求,并不能腾出太多时间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只能通过经济上补偿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赡养”义务。当然,当义务和责任涉及到经济,那么社会矛盾往往也就会因此而产生。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2

现如今,一种名为“假孝顺”的行为正在出现在社会当中,有些老年人会发现,在自己辛辛苦苦将子女抚养长大之后,自己到了老年却有可能会面临无人赡养,甚至是有人赡养还不如孤独终老的窘境。

虚假的孝顺让老人难以接受

宋大妈今年已经六十五岁高龄,她五十岁的时候就从单位提前退休,原本其实并不想这么早就离开工作岗位,一是想着多工作几年,不至于离开工作之后不知道做些什么;二是多攒一些工资,为之后的生活做一些准备。

然而,就在宋阿姨48岁那年,夫妻两人为了帮老伴凑一个整周的假期,去大城市的儿子家中,不得已让老伴和帮工友换班。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3

当时老伴身体本来是不错的,之前也有过换班的情况,但是都没什么问题。但那次替了两个夜班之后,第三天晚上老伴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这次意外让宋阿姨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同时生活也失去了支柱,再不能集中精力去工作,加上工作上的一些不合心意的调动,导致宋阿姨下定决心提前退休。

就在此时,宋阿姨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就此走向孤单,谁知儿子告诉她,儿媳怀孕了,要回老家养胎生育。

等到见面之后,宋阿姨才发现儿子也一起回来了,因为大城市压力大、房价高,所以辞了工作打算回家找工作。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4

大喜过望的宋阿姨绝对想不到,这会是她“噩梦”的开始。

返乡:赡养父母还是自己享受?

宋阿姨发现,儿子回家之后,说的是重新找工作,但是三年下来,就是在家里吃喝玩乐,一分钱都没挣,没钱了就找她要。

宋阿姨手中其实留有几十万的存款,但这是自己和丈夫半辈子的存款以及丈夫去世之后的保险金,但是也经不住儿子儿媳整天这样花销。

尽管儿子儿媳曾经也在儿子稍微年龄大一些之后,尝试过创业,并且一度有着可观的收入,但是“当老板”的心态让他们大手大脚,背上了车贷和信用卡债务,这些也都需要宋阿姨帮忙偿还。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5

然而,在儿子儿媳回家之后,在外人看来,宋阿姨这是“享清福”了:原本经济条件不差,儿子又回家守着老母亲,又添人进口,可谓是“三喜临门”。

不像其他许多亲戚朋友,家中子女尽数往大城市跑,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代际关系也比较冷漠。

然而外人却看不到,儿子儿媳从宋阿姨处要了许多钱,平时开销也很大,“尽孝”更是谈不上——孩子宋阿姨带,家务宋阿姨自己做,还要自掏腰包帮助两口子生活。

这便是一种只是看上去晚辈在陪伴的“假孝顺”。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6

这是一个社会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之中,许多年轻人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不得已去到远离家乡的大城市打拼,如果能够有机会留下,那便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了。

然而,在这背后,除了他们付出的艰辛之外,就是整个家庭甚至是家族,为了帮助他们在大城市寻得一个立锥之地而付出的努力,包括但不限于父母的积蓄、家人的关系、亲戚的经历……而这一切又是为什么?

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差序格局的,关系的中心是自我,之后再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往外扩散而去。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7

正是由于关系,代际的血缘关系可以说是决定了这种联系的根本,所以对于宋大妈而言,即便是知道了儿子儿媳很久没有工作,也不会主动向外人说出真相;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去做家务、带孙子,也不会让儿子儿媳做这些事,就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

然而,宋大妈的儿子儿媳,或者说绝大多数类似情况当中的晚辈,在这种亲密关系的影响之下,又付出了什么呢?

是否对于一些在外打拼久了的年轻人而言,仅仅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在空间范畴上能够与父母在一起,就算得上是“孝敬”了。

这是合理的吗?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8

也许这些年轻人在外奔波也确实累了,想要在一段时间内暂时休息一下,这也许可以理解。

但是当年轻人们享受自己的生活时,也不得不去考虑自己的小家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既然难以适应大城市的压力,那么回到家乡的这种安逸会不会突然让人失去了斗志?

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考虑的,并不是只要回到家中,就算是尽孝。

假孝顺正流行,65岁大妈哭诉:儿子的陪伴式孝顺,让我苦不堪言 - 9

对于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群体而言,生活固然很艰难,但是难的不仅仅是怎样满足自己基本的需求,还有社会关系的处理和维系,尤其是在认识“孝”的问题上。“孝”是切实的陪伴,而非“虚假陪伴”。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