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5.0°C-9.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2022-06-18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智谷趋势(ID:zgtrend) |  王战新

中国第一大民企,完全经不了深扒。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说:

一支队伍的传统是由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

企业也是这样。出生在 " 霸王故里 "、" 白酒之都 " 宿迁的大强子,从小就喜欢搞局。作为市高考状元,他在庆功饭局上收到了乡亲们送的 76 个鸡蛋和 500 元赞助费。

为了当官,他放弃了清华最好的物理系专业,勾选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

是不是很有眼光?

社会学,本质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嘛。

大二的时候,刘强东就已经是系学生会副主席,并计划向校学生会副主席的铁王座进军。

不过,受神秘因素刺激,他体会到了社会学的 " 复杂 ",放弃当官,开始拼命搞钱。

在学校里他同时打好几份工,攒到钱之后就开了一家饭店,想要承包老师和同学们的饭局。

后来饭店倒闭了,大强子就去中关村摆摊卖光盘,这就有了京东公司。为了加强组织力,大强子经常拉着员工喝酒、撸串、画大饼。

酒喝得越嗨,团队凝聚力越强。

2010 年京东年会,一共 200 桌,大强子给每桌都敬酒。京东高管劝他少喝一点,说可以把这个酒换成水。大强子说

你放心,我跟弟兄们在一起喝酒一定不会喝水。

为了搞钱,他还在新疆宴请著名投资人尤里米尔纳,两人在酒局上差点结拜把兄弟。那一场酒,给他带来 7 亿美元的融资。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1

拿了投资后,京东越做越大,大强子的饭局也越来越高端。

2017 年年底,大强子和美团王兴拉来了 14 位互联网大佬,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 东兴局 "。

在这个小江湖里,每个人的座位顺序都是很讲究的。腾讯因为是京东和美团公司的主要投资人,马化腾直接坐到了 C 位。

大强子当时直接放出狠话:

5 年内,京东会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第一。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2

当然,对大强子来说,饭局不单单是生意场。

2018 年 8 月,脸盲的大强子刚刚把自己的太太送上飞机,就在一场小酒局上认识一位美女。

不知妻美的大强子,跟着来到了公寓。

那一夜,他差点把自己搞到局子里去了。

如果说大强子的人生节点都和局有关,自信心爆棚的马云则更偏爱台,讲台的台,舞台的台,戏台的台,擂台的台 ……

作为浙江曲协主席的儿子,马云从小就喜欢登台表演,而且一定要站在 C 位。

1980 年,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马云就意识到了学外语的重要性。他经常独自一人跑到西湖边上去寻找外国游客练口语。

天生 " 社牛 " 的他,把西湖当成了自己的展示平台。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3

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后,马云成了一名非常优秀的英语老师。

站在三尺讲台上,他妙语连珠、口若悬河,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虽然身高只有一米六,但气场足有两米八。

后来,他创办了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身价高达几千亿元。他却不屑于谈钱,而是跑到全球各地舞台去演讲,成了举世公认的商业导师。

有时候,主持人还会引导其他嘉宾和马云进行辩论。在这些 " 商业擂台赛 " 中,机智雄辩的马云鲜有败局。

不过,马云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在 2020 年外滩金融峰会风云后,他就淡出了公众视线,离开了舞台中央位置,成为了一位沉默的观众。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4

与大强子和马云不同,马化腾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小时候喜欢听课,长大了喜欢开会,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大会、产品峰会、深商大会、博览会、员工大会 ……

1999 年,刚刚创办的 QQ 一直处于亏损中,差点就要当掉了。

得知深圳要举办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马化腾急忙带着改了 66 版的商业计划书,跑遍了高交会各展馆去推销,最终拿到了 IDG 和盈科数码给的救命钱,220 万美元。

当腾讯长成参天大树后,马化腾的身份则发生了逆转,由融资方变成了投资方。

在腾讯的闭门会议上,马化腾做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投资决策,从而构建了包揽衣食住行全方位需求的腾讯帝国。

不管走到哪里,马化腾的着装风格从来没变过,白衬衣 + 黑西服 + 黑皮鞋 + 黑皮带。但在会场之外,马化腾的轨迹几乎是一片空白。

除了 " 东兴局 " 等商业场合,你几乎很难把握马化腾的轨迹。

各种各样的 " 会 ",构建起了马化腾身上浓浓的工程师文化。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5

在中国企业家中,李彦宏是第一批接触国际互联网的人,他的人生也与 " 网 " 密切相关。

他创造了国内最大的搜索网络——百度,转身还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引领者。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6

四位互联网大佬里,李彦宏写代码的技术最好,马化腾做产品的能力最强,他们都把技术基因和产品基因分别植入百度和腾讯。

但在中国,任你技术再牛、产品再牛也很难摆脱局。

善于搞局的大强哥,就把京东一路带到了中国最大民营企业的宝座。根据 2021 年财报,京东集团 2021 年的营业收入高达 9516 亿元,员工总数超过了 42 万人。

京东虽然是中国营收最高、员工最多的民营企业,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值远不如同行。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中心推出《2021 年民营企业发明专利百强》,华为第一,腾讯第二,百度第四、阿里巴巴排名第十,HBAT 都在前十名。

那京东呢?

不好意思,第 23 名,发明专利居然不如一度濒临破产的苏宁。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7

如果你质疑这个民间榜单的权威性。那好,我们就来看看官方认可的科研成果。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 听说过吗?

这可是中国科学界一年一度的盛典,站在 C 位的一般是著名大学或大型国企。

但华为偏不信邪,连续 14 年获得国家科技奖,这辉煌战绩甚至超越了不少央企。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主导的科研项目,也得到过大会的表彰。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8

我们可敬可爱的京东呢?

从来没得过,想都没想过。

不久前,京东拿了一个 "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就已经乐坏了。

除了全国性的科学大奖,互联网行业也有自己的 " 奥斯卡之夜 ",那就是每年在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从第三届(2016 年)开始,主办方每年都会评选出全球互联网科技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即 " 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奖 "。

据统计,华为公司共有 6 项成果获奖,阿里 6 项,腾讯 5 项,百度 4 项。

京东只在 2018 年 11 月拿过一回。而且代表京东上台领奖的不是大强子。

去哪了?

别问,问就是 " 人在美国 "。

国难思良将,板荡识诚臣。新冠疫情发生后,所有的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来参加防疫工作。

腾讯公司和阿里公司,用最短的时间研发出了微信健康码和支付宝健康码,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广到了全国。如今,健康码已经成了 14 亿中国人的第二张身份证,不管去哪里都少不了。

京东在上海疫情期间搞 " 自杀式防疫 ",关键时刻,几千名京东小哥的壮举令人感动。

不过,这样的人海战术,是不是也从侧面反映京东缺乏 " 黑科技 "?

30 多年前,华为刚创立的时候,任总给自己名片上印了三个字:工程师。这几十年来,他一直把技术创新当成华为公司的最高战略。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9

反观京东,虽然嘴上叫着要搞技术,但身体却很诚实。

2021 年京东集团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 163 亿元,看起来挺多的,可你不要忘了它的营收是 9516 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只有 1.7%。

哪里像个科技公司的样子!

与之相比,腾讯 9.26%,阿里巴巴 14.07%,百度 23%。华为在营业收入减少了 2500 亿元的不利状况下,还增加了 168 亿研发投入。

除了研发投入外,员工平均薪酬也能反映一家公司的科技成色。

根据公开数据,腾讯员工 2021 年人均薪酬为 84.7 万元,华为员工人均年入 70 万元。而京东多少呢?京东集团的年报没有显示,但京东物流的数据,人均年入 13 万元。

互联网人谈论跳槽话题时,总会自动忽略京东。

笔者询问原因时,有个年薪百万的码农反问我:" 京东不是一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吗?"

为什么 BAT 可以狠狠地砸钱研发、开出令人羡慕的高工资,而京东不行呢?

这主要跟京东的战略选择有关。从一开始,京东就走了重资产运营路线,营业成本居高不下。

2007 年,刘强东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震惊所有股东的计划,他要创立一个专属于京东的物流体系,名字想好了,就叫京东物流。

从此," 京东物流 " 成了刘强东的护城河和杀手锏。

中国网民都是急性子,巴不得前一秒下单、下一秒快递就到家。当时马云没有自建物流,只能让三通一达去送货,物流的效率和快递员的服务就拉跨。以快周转、高效率、好服务为特色的京东物流,快速地俘获了网民的心智。

2017 年,刘强东把京东物流业务单列出来,成立了一家独角兽公司。2021 年,京东物流成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了 2800 亿港元,风光一时无两。

但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变,京东物流的缺陷也被逐渐放大。

刘强东没有想到,打败京东物流的不是三通一达,也不是马云的菜鸟驿站,而是王兴的美团。

美团有闪购,有买菜,有社区电商,它的产品矩阵里面,涵盖了几乎所有物流产品类型,尤其在在电子产品领域,已经和京东产生了很大重合。京东能买到的,美团上也能买到。

虽然在即时零售领域,京东也有布局。京东到家的小时购,也是布局即时零售重要的一步。但是在配送速度上不及美团,京东的口号是当日达、半日达,美团直接来个 " 半小时送达 "。

美团要抄京东的 " 老家 "。

更重要的是,在用户体量上,美团已经超越了京东。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美团交易用户数达 6.9 亿,京东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12 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约 5.7 亿。

为了阻击美团,京东不得不把全副身家投入到扩建物流、完善供应链、打营销战、卷入社区团购大战等项目上。

这些都是烧钱的主,还有资金和精力去搞基础研究和尖端科技吗?

最近,京东零售 CEO 辛利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京东正在研究进军外卖领域的可能性。

" 至于何时开始做,这将取决于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何时能建立起人才团队。"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10

以前的坑都没填上,京东又给自己挖了一个新的。要知道,王兴为了打败几百个外卖平台,前前后后花了上千亿。

从创业开始,刘强东就喜欢跟员工称兄道弟。后来他成了亿万富豪,依然会主动跟普通员工敬酒聊天,还承诺要让几十万 " 京东兄弟 " 买得起房、看得起病、读得起书。

2018 年 5 月,当有人质疑京东是不是要搞大裁员时,刘强东信誓旦旦地表示:" 京东还在不断高速发展,我们还需要人,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位兄弟。"

然而一年之后,刘强东就重新定义了 " 京东兄弟 "。

2019 年,在京东物流连续出现 12 年亏损之后,刘强东发文表示要淘汰三类员工,即 " 公司里不能拼搏的员工、不能干的员工、性价比低的员工 "。

一句话," 混日子的都不是我兄弟!"

大伙们幡然醒悟,东哥不裁兄弟,裁的都不是兄弟。

京东不仅是几十万兄弟的 " 好大哥 ",还是中国大善人,哭着喊着要把钱借给你。

2020 年,京东连续投放了 " 毁三观 " 的广告。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11

权威媒体新华网直接给出了八个字的评价:

三观不正,低劣奸诈!

在舆论压力下,京东集团撤掉了相关广告,并发了道歉声明,还交了 30 万罚款。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最近京东又在抖音上投放了三条金融类广告。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12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13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14

里头一直在强调年化利率最低 9.1%,新用户借 5 万以内最长 15 天免息,却没有告诉你最高年化利率 23.7%。

这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你从京东借 10000 元,每年要给它还 2370 元利息。如果不能按时还钱,你的违约记录会被上传到人民银行的征信平台。

2020 年,深圳一女子在自家洗手间烧炭自杀。其丈夫整理遗物时发现,死者手机上有多条京东金融的催款短信。

最近,我有个朋友刚从京东 " 毕业 "。

中国第一大民企,原来这么不争气 - 15

我给他留言:

京东兄弟,你还好吗?

不到一秒钟后就收到了回复:你才是 * 东的兄弟,你们全家都是。

参考资料:

1、《京东长枪,美团短刀》,钛媒体,2022.03.28

2、《亏损 36 亿," 优等生 " 京东 2021 年为什么考砸了》,凤凰 WEEKLY,2022.03.12

3、《京东金条广告又在抖音刷屏,82 家合作金融机构曝光》,  开甲财经,2022.03.28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