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小小的艾叶,还有这3大作用
一说到端午节,除了美味的粽子,还有好玩的划龙舟,除此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挂艾叶”,在很多地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甚至在民间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这样的一句俗话,能够沿袭至今,依旧在人们口中相传,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端午节前后,正是步入夏季的关键时节,天气也会逐渐炎热,并且还多雨潮湿,蚊虫滋生。
因此在这个时节,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节也是蛇虫繁殖的时期,因此也会有蛇虫咬人的情况,所以艾叶的作用就能够被体现。
在中医里面,艾叶属于温经止血药,最早的入药记载是在《名医别录》里面,这味中药辛苦性温,主要归肝经、脾经和肾经。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艾叶其实有小毒,所以并不适合直接用水泡服,但是艾叶的功效颇多,不仅可以温经止血,还能散寒调经,甚至还能安胎,而且将艾叶制作成艾条,可以温煦气血、透达经络,是温灸的主要材料。
看到这里是不是发现有点自相矛盾?艾叶既然有小毒,又是如何发挥安胎作用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到,女性在用艾叶时,“须以熟艾”,而且剂量宜小;
现代研究发现,大剂量使用艾叶,可导致子宫充血,甚至引发流产。因此,孕妇使用艾叶时,需要慎重。
除了这些作用之外,在端午节使用艾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辟邪”,中医里面有“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将艾草挂于门前或屋内,它散发的草药香除了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醒神、提神的作用外,还可以通心窍,提高人的正气,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来抵御外在的病邪。
而且这邪气不仅是病邪,还有很多的蚊虫,艾叶的刺激气味,可以有效预防这些蚊虫,从而来保护自身的健康。
在古代时候,人们对艾叶也是赋予了很多的美誉,在《诗经》里面就有说过,将保养称为“保艾”,而《史记》里面更是将太平盛世称为“艾安”,由此可见,人们对“艾”是多么的推崇。
其实关于艾叶的功效运用,在很多的医家书籍里面都有记载,并且古人也是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发现艾叶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
总的来说,艾叶的功效除了常规用途外,其他的体现在这3点,具体如下。
1.驱虫辟邪
在古代的时候,卫生条件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尤其是在很多的深野山林,环境都比较的“恶劣”,常常会有毒虫侵犯人类的居住场所,所以人们为了预防这些蛇虫入侵,就会在门口挂上艾叶,用艾叶的清香来驱虫辟邪。
这种方式经历千年,即便是到了现在,一点都不过时,在端午节的时候,依然可以在门口挂上艾草。
宋代的著名诗人陆游也有说过,“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扇子无法将蚊子给彻底的赶走,这时候不妨用艾草来熏走蚊虫。
时至今日,在没有蚊香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点燃艾草驱赶蚊虫。
2.泡脚暖身
泡脚可是一门学问,并且泡脚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在很早之前,人们就有了泡脚的习惯,在泡脚的时候加入艾叶,可以帮助我们将身体里面的寒湿祛除。中医里面素有“病从口入,寒从脚起”的说法,寒邪最容易侵袭人体的脚部,因此很多人就算是在炎热的季节,也会出现手脚冰冷。
艾叶具有温性,可以帮助身体里面的寒邪祛除,具有散寒调经的作用,尤其是因为寒邪引起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病症的女性,不妨用艾叶泡脚,来将身体里面的寒邪祛除,温暖经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端午时节已经是仲夏,天气很热,但用艾草水泡脚,不能用冷水,依然要用温热水。
3.辅助食用
在《食疗本草》里面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用方法和作用,要是身体里面存在寒冷病气,可以将熟和面粉裹在一起,也可以用来制作成点心,能够增进食欲、令人开胃、暖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艾叶有小毒,虽然服用对身体并没有多大的伤害,但是用量过大,可能会引中毒现象,因此,无论是药用还是食用,都需要谨慎。
【本图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