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3.9°C-10.9°C
澳元 : 人民币=4.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2022-03-14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如果说《甄嬛传》用10年见证了一部当年饱受争议的清宫剧在同行衬托下封神,那么《橘子红了》则用20年见证了影视剧和明星是如何影响一代年轻人对婚礼服饰的偏好。

没错,我们这次要聊的就是以《橘子红了》女主角名字命名的“秀禾服”,以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式婚服。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2

图片来源:《橘子红了》

与《甄嬛传》相似,《橘子红了》在播出时也受到了不少抨击,不过批评主要集中在影视剧的文化格调上。

有人觉得,《橘子红了》是一首关于被压迫的传统女性的哀歌;也有人认为,这是用诗意唯美的视觉包装了一个内核苍白的悲剧。但从后者的观点也不难看出,叶锦添 的服装造型设计获得的还是正面评论。

尽管这部剧里已经出现了“贴片子”发型设计,而他后来在2010版《红楼梦》里大量使用,造成观众不适。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3

图片来源:《橘子红了》

叶锦添在和柏邦妮访谈时说:“我想要的是穿越时空的古典。非常的古典,但是这个古典其实是非常现代的。我做古代的东西,但是其实是非常非常未来的。”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叶锦添的理念倒是一直没变,只是交出来的作品褒贬不一。在《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播出的年代,他的设计广受好评,并且制造出了不少“爆款”。那些符合古意但又并非历史的设计,被后来一批又一批的设计师所继承、所发展。

如“秀禾服”,脱离了影视剧的束缚,以“中式”之名义、“古风”之旗帜沉淀下来。

《橘子红了》的故事背景设定大约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剧中的服化道都在刻意模糊年代感。从服装造型设计来看,如果非要定位一个时期的话,角色秀禾的服装繁复臃肿,更偏向晚清而非民国时期。

并且,这部剧里还有一个很多人忽略了的设定——秀禾这个角色是一个小脚。当时,周迅很多场需要脚部特写的戏都是踩着小鞋拍的,类似戏曲里的“跷功”(网传的部分小女孩“缠脚”照片,其实是在练跷功)。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4

图片来源:《橘子红了》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5

1934年,北京一所戏曲学校的女生正在练习跷功丨Ellen Catleen, Peking Studies

这些都加重了角色上的封建陈旧气息。可以说,当时的叶锦添虽然不做还原,但他抓气韵精髓的能力的确突出。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6

现在,如果你用“秀禾服”在网络上搜索,已经无法确定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款式,脑内只剩下红彤彤里点缀着金灿灿的中式喜庆影像。

秀禾服的设计细节,每一家店铺似乎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唯一达成共识的恐怕只有“秀禾服”这个名字。20年间,秀禾服没有局限在《橘子红了》里叶锦添的戏服设计,而是几乎晋升成为了“中式婚服”的别称。

我们如今所见的“秀禾服”(本文讨论的是如今常见的一般“秀禾服”,特例不作讨论)与剧中戏服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剧中角色秀禾穿的婚服,基本廓形和层次还是和上面说的相仿。只是平日里角色穿的一般是大襟上衣,搭配裙子或者阔腿裤;婚服则是对襟的,突出装饰了一对花扣,加上一些金色刺绣。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7

图片来源:《橘子红了》

而现在的秀禾服,除了依然主要选用红色搭配金色以外,廓形受到了广东地区裙褂的影响,收腰修身。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8

图片来源:淘宝

但“秀禾服”就等于“裙褂”的另一个名字么?也不是,因为裙褂与秀禾服的区别也很明显。

裙褂不会像秀禾服这样做多层袖口,也不是大裙摆,更不会在裙子外做多片分离的刺绣装饰。在穿着秀禾服的婚礼照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那种铺满床的大红裙子,裙褂是没有的。

更重要是,裙褂的价值取向并不在于红色与金色搭配,而是追求“重手工”——用密实的绣线将底布颜色更大程度地覆盖住。并且,裙褂流行地区的地方刺绣风格偏好立体造型,所以看起来会格外闪耀。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9

裙褂的绣线密度丨ESD life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0

裙褂的刺绣细节

从这些不同之处可以看出,秀禾服更像是没有裙褂传承习惯的地区对于中式婚服的另一种形式的演绎,受到了影视剧的影响,也受到了现代审美的冲击。

比如,裙褂里备受推崇的“褂皇”(一般解释为绣线密度100%),挂在笔者所在地区的中式婚服店里,可能都租不出去;反而是那些将金银绣线与红色底部搭配出明显图案的,类似于裙褂中的大/中/小五福(一般解释为绣线密度60%-80%),最常挂在橱窗里。这类裙褂就已经接近了流行的“秀禾服”。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1

明星们的不同裙褂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裙褂只是特定地区里传承的婚礼服饰,而“秀禾服”更接近婚礼服饰个性化表达的产物。此时,机绣已经很普遍了,“重手工”的意义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和《橘子红了》这类影视剧一样,个性化的婚礼服饰也是通过镜头留存和传播的。视觉上对比不强烈的部分,如果还需要花很高的代价去获得的话,就会被视为不值。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2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3

刺绣工艺对比丨淘宝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4

婚礼服饰的流变与社会风气、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有很大程度的关联。

《奇葩说》的某位选手曾经说,“我觉得婚礼是一个大型尴尬荒谬自相矛盾自嗨的私人举办的庙会”,底下的年轻观众掌声雷动。这其实可以看出一代年轻人对于婚礼的理解:很多人甚至不想为了自己的婚姻去操办一个婚礼,而将它视作父母交付的家族任务。

的确,传统的婚姻模式是无关个人的,它属于家族。第一个广泛拍摄中国的西方摄影家约翰·汤姆逊在1873年出版的《中国与中国人影像》里提到:“在婚礼举行前,真正的双方当事人对婚姻的安排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发言权。……没有那种让人心神荡漾的恋爱过程。……中国人的婚礼从头到尾都沉闷无趣,很多时候它往往是一场充满失落和眼泪的人生的开端。”

他的照片记录下的新人,穿着类似官员命妇才匹配的礼服,这是传统上为平民所开的僭越之窗。新人的家族可以借由婚礼服饰短暂地跨越自己原本的阶层,为婚礼所追求的家族荣光添上一些色彩。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5

图片来源:《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摄,1873年

清末时期,有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所谓的“文明结婚”,就是不再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决定婚姻的结合,而将婚姻的话语权释放给真正的当事人。

为了体现这类婚姻的进步性,服饰也多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有的甚至是西式服装或中西结合。在民国时期的老照片里,我们就已经很难看到约翰·汤姆逊镜头中那样穿着的新人了,取而代之的是旗袍、袄裙与头纱、胸花的搭配,男性则洋装或长袍,服饰更接近生活便服。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6

民国集体婚礼丨杭稚英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施行,宣传画里出现的服饰进一步日常化,与一般人追求“婚礼服饰一定要是礼服”大相径庭。

当时的婚姻法,将“文明结婚”里一般存在的证婚人等角色进一步删去,甚至于都不需要举办婚礼,只需登记即可。所以,当时的新人有的穿着军装,有的穿着工作服,有的穿着便装,服饰更在意表达个人身份和个人追求,就如同此时的婚姻更在意个人的自由。这个时期,婚礼服饰一度将男女性别都抹平了,女性服饰与男性几乎没有差别。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7

婚姻法宣传画丨俞云阶作,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8

1968年,黑龙江的一场婚礼丨见水印

传统婚姻模式被抛弃的同时,传统婚礼服饰也随之消失了。甚至可以说,新中国建立后,旧阶级结构被打破,很多“礼服”也根本不复存在了。

改革开放后,社会服饰进入现代化进程,努力与国际社会接轨。80年代的新人们几乎都会在照相馆拍一张女性穿着白色婚纱、男性穿着西装的结婚照。这些照片甚至惊人地举国相似,包括手中的捧花样式。服饰转变了,但还未到个性化表达的程度。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19

70、80年代婚纱照丨《花开并蒂 结婚老照片欣赏》

直到时间来到新世纪前后,充沛的物质和多元的信息,让普通人有眼界也有能力为自己的婚礼选择更符合心意的服饰。而影视剧等基于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成为了影响婚礼服饰的重要因素。

比如,2000年的电影《花样年华》带来了旗袍的又一次潮流,2002年的《橘子红了》的“秀禾服”则可以视作改良裙褂的推广,2005年的《汉武大帝》中卫青与平阳公主的婚礼服饰,至今也仍然在影响汉服领域的中式婚服。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20

图片来源:《汉武大帝》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21

汉服婚服丨中国婚博会官网

而后还有来自于明星阵营的影响,比如2008年胡静、2010年陈小春应采儿、2013年张雨绮婚礼上的中式服装,都冠以“凤仙装”之类的名称成了一时潮流。2015年黄晓明AB、2016年陈晓陈妍希婚礼后,中式婚礼服饰中男性着装也有了很多变化。

周迅都没想到,20年前穿的戏服火遍了千万场婚礼 - 22

明星婚服和淘宝商品

人们似乎总是在看似新颖个性的表达里落入窠臼,毕竟一代人总有一个时代的印记。

就像叶锦添的作品,曾经也是惹人喜爱,如今却争议连连。不过我依然很喜欢他的理念:所有古典的表达,其实都是面向未来。

一个AI

你现在还有在婚礼上见到秀禾服吗?

如有需要请联系ao.chai@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