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0日 9.0°C-13.6°C
澳元 : 人民币=4.65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市场为什么 | 为什么又是中概股暴跌,国内股市大涨?

2021-11-21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2011年10月,陈天桥宣布将以7亿美金的价格私有化盛大网络,而这也拉开了曾经轰轰烈烈的中概股最不愿提及的至暗时刻。同期,中小板为首的公司享受着牛市红利,突破了2008年A股6124以来的高点。

没想到,中概股又经历了一轮暴跌的轮回,而中小公司再现融资盛世。

本周,随着中概股纷纷披露最新一季财报后,开始进入了杀业绩的阶段,国内方面则在因北交所的开市和地产融资再放松,体验了久违的指数大涨,并且呈现出突破下降通道的趋势。

那是什么造成国内外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呢?

杀完估值杀业绩,中概股暴跌潮

随着新一季的财报陆续披露,市场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一份份求生欲满满的财报面前,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哔哩哔哩、爱奇艺、唯品会纷纷暴跌17%,阿里巴巴大跌11%。

回顾近期密集披露的互联网公司三季报可以看出,整个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腾讯近十年来首次利润停滞,阿里巴巴近5年来首次下调利润指引,所有的迹象都指出,自反垄断和共同富裕提出后,互联网大厂们的利润受到了极大地挤压,就算市场早有预期,但现实的残酷依旧击穿了投资者的心理防线。

自上半年反垄断以来,国内互联网巨头们跌幅都在30%以上,市场已经给予了充分的预期,将未来的业绩下滑充分体现在了估值的下跌,也就是俗称的杀估值过程。可没想到,第一个收到反垄断处罚的阿里巴巴,业绩如此不及预期,甚至继续调低指引下限后,资金发现,整个互联网行业不仅仅是受到了政策的打压,就连经济基本面也难以支撑。

一轮小周期的终结

从基本面来看,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短暂周期可能行将终结。不仅仅是阿里的业绩增速下滑,还有抖音电商的收入停滞,更是印证了经济周期下行的红利期结束。在经济下行初期,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也就是俗称的“口红经济”,可短暂的红利期结束后,疲态尽显。

表面看,大部分投资者把互联网公司的窘境归结于获客成本的上升。本质上,则是居民收入的增速下滑,以及上游成本上升,对零售端利润的挤压后,利润中枢从下游转为上游的过程。

在2017年-2018年的主线行情中,市场一直在炒作的逻辑就是所谓的“消费 降级”,主线行情就是以榨菜为首的低客单价消费品的大牛市。在宏观背景下,就是出口重新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马车,国内的货币政策从宽松走向边际收紧的过程,从而导致金融去杠杆,使得下游消费不振,消费主力开始下沉,从而有了拼多多的崛起。

同理,自2020年疫情后,居民消费再次一蹶不振,全球供应链的重塑,让国内出口企业再次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角,这让央行有底气开始在今年边际收紧货币,整顿地产和地方债务就是最好的例子。可随着出口在下半年的趋弱,整体利润开始转移至上游产业链,下游只能靠提价来消化成本端压力,最终造成了居民消费的再一次走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连直播间的红利都不在了。

所以,年初对互联网巨头的估值杀更多体现了政策担忧,而如今的杀业绩,则更多是对基本面担忧。

为什么国内涨?

如今,中概股和A股的基本面和2011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互联网受到政策打压,而A股则享受着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的红利。

2011年,陈天桥在海外投资者看空中概股的折价潮中将盛大网络私有化,彻底摘下了中概股最后一块遮羞布。国内监管部门开始针对支付牌照进行整顿,阿里“被迫”拆分支付业务成立蚂蚁,并在港交所摘牌私有化。

同期,国内4万亿的刺激政策进入尾声,以钢铁为首的上游产业链涨至历史最高,并且突破6124的高点,中小板则进入一波牛市,也同样突破6124的高点。

如果把国内经济简单分成制造业和服务业,那么中概股就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而国内上市公司则是实体经济代表。当时,4万亿的政策主要投向了基建和地产,刺激了实体需求,带动利润往中游集中,但这并没有有效的拉动居民消费,因为居民消费的主力人群更多还是第三产业。

但是,随着基建刺激进入尾声后,互联网开始享受基建红利,健全的交通网络有效的降低了物流成本,加上科技要素的红利,有效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让中概股重回增长渠道,服务业重新成为经济的主力军。

现在的情况就跟2011年前后很像,国内货币政策重新通过交易制度改革的方式,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在基建端开始大力刺激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通过能源转型的方式,降低全要素生产成本。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产业链的需求开始逐渐放量,而成本则逐渐走低,这将有效提高能源转型的速度,为日后服务业的崛起提供政策红利。

只不过,在交易的策略端,投资者可能会需要对政策方向更加敏感。毕竟,只要货币政策继续对特定行业的定向宽松,例如央行最新的碳中和绿色工具,那资金势必会追逐盈利能力更强的领域。

同时,在国内重新开始放松地产融资后,国内的整体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后,中概股的大跌和国内股市大涨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