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吉鸿昌牺牲,妻子装疯保护儿女,隐姓埋名多年后子女皆成才
每一个选择,都是今后重大成就的转折点,所以每一位为之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是幸运的。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装疯卖傻后成功复国;司马懿装病以顺利地游走在权势的漩涡里。国之利器,可以是兵器,冷兵器热兵器;也可以是人,人才强国这个道理同样古今通用。
吉鸿昌,一位抗日名将,“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男儿,舍身报国。”这是吉鸿昌在战前动员讲话里的所赋的一首诗,里面有吉鸿昌的所有壮志和勇气。
虎落平阳尚且被犬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吉鸿昌遇害后,他身后的妻儿更是直面危险,她的妻子为了在那危机四伏的环境里和儿女生存下去,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也正是这个决定,让儿女皆成才。
夫若死
父亲,也是一个社会人,挑着一个家,顶着一个职,心里装着家与国,沉重地行走着。父行子效,一位父亲可以冷漠,但不可以懦弱,因为一旦这个家庭没有了精神支柱,孩子的一生便毁了。
也许有孩子正被父母训诫道:“你一定要为我们争一口气啊!”那是多么大的压力,因为父母在潜意识地告诉孩子:你是大海上的小船,离港湾越来越远,越来越远,而且那个也许是千疮百孔的港湾还等着你去拯救修葺。
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一定有着伟大的父母,父亲是家里最重要的支柱,母亲是家里最温暖的光,吉鸿昌便是一位给自己家庭撑起精神支柱的存在。
他的事迹让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的血在五星红旗上,他的铁骨在历史上刻了字,他的成长也是一部佳作,是妻儿的精神食粮。
小小少年志向远,一身硬骨头致使其挨了不少打,偏偏还发扬着越挫越勇的精神,练就一身铁骨。
1913年,不满十八岁的吉鸿昌瞒着家里人跑到冯玉祥的部下投军。在得知招兵消息的那个夜晚,窗内多了一个辗转反侧的身影,他的脑海里闪过自己前生所经历的一切,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坚定。
他爱国,成为了一个军人,也正因为爱国,他成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积极抵抗日军的他最后却遭到军统特务的暗杀和逮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吉鸿昌也并未透露自己坚守的机密。吉鸿昌的生命停留在了1934年11月24日,而他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
妇何求
幸运并不只是光顾那些天选之子,还会降临在努力生存下去的人身上。所以,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会是幸运的。
吉鸿昌的的去世,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但最悲伤的莫过于他的妻子和子女,最难熬的也是他们。
吉鸿昌的妻子胡洪霞在骤然听到丈夫死讯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我要带他回家。当然,胡洪霞也这样做了,她赶到丈夫去世的地方,几经诉说都无法带走丈夫的遗体,她不愿放弃,在这时,有人告诉她只要缴纳巨款,便可以如愿,胡洪霞就这样答应了。
在那一刻,胡洪霞完美地诠释了自己对丈夫的爱,她接下来的种种选择,也展示了她的智慧与坚韧。
军统特务的任务并没有结束,蒋介石的命令层层下达压迫下,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吉鸿昌的家眷,而且“斩草不除根,春飞吹又生”的道理是不得不注意的,胡洪霞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她先发制人,掌握先机,在军统特务和蒋介石行动前便做好了所有的规划。
胡洪霞一切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一双儿女和她丈夫的希望,她要做这个家庭坚强的后盾。胡洪霞和吉鸿昌的两个孩子吉兰泰和吉瑞芝被她分开秘密送走,然后,街头巷尾出现了神志不清,时哭时笑,胡言乱语的胡洪霞,邻居们从观察中得知,是孩子走丢了!
纷纷投以怜悯的目光,毕竟她刚失去丈夫不久就失去了两个孩子,但在那个人人生活艰难的时候,大家都只是纷纷走开,而军统特务的目光却并未因此离开。
他们监视着这一切,看着胡洪霞的喜怒哀乐,听着她的傻言傻语,渐渐地,他们开始放松了警惕,监视的时间慢慢缩短,胡洪霞成功了。
后来,街头巷尾再也没有出现胡洪霞的身影,没有几个人会在意,偶尔回想,便觉得应是去世了。
愿子安
逃之夭夭的胡洪霞变成了傅博英,她开始了自己的一段新征程,为了丈夫,为了子女,她始终屹立不倒在这漩涡中。
作为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胡洪霞,开始认真教育子女,她把他们父亲的故事告诉他们,并让他们时刻记住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最艰难的时刻都挺过来了,伟大的父亲告诉吉兰泰和吉瑞芝不能软弱和退缩,要坚强地前进。
43岁的胡洪霞等来了新中国成立,1949年举国欢庆,她作为吉鸿昌将军的遗孀,参加了开国大典,看着这样盛况,胡洪霞不禁泪目,看着自己心中的那个影子道:你看到了吗?成功了!
在胡洪霞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下,吉兰泰和吉瑞芝最后都成才了。其子吉兰泰和他的母亲一样,成为了一所高校的老师。其女吉瑞芝则凭借自己优秀的文学天赋,成为了一名作家,并通过多年来母亲对父亲的描述和自己对父亲的了解撰写了《吉鸿昌传记》,令许多人泪目。
小结:
吉鸿昌遇害后:妻子为保护儿女装疯,后隐姓埋名多年,儿女皆成才。
1971年,胡洪霞没有任何遗憾地逝世了,在她的追悼会上,有这样一幅挽联:驱敌寇护同志机智勇敢,为革命育后代呕心沥血。
这是对胡洪霞的肯定,也是她伟大一生的写照,她始终与自己的丈夫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