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4.5°C-10.4°C
澳元 : 人民币=4.79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2021-10-0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21世纪大部分国家处于和平之中,但也有部分国家仍然处于着战争的硝烟中。战争带来的阴云是巨大的,家园毁坏,人民流离失所,大批大批的难民涌入。不少国家都出台了《难民法》,哪怕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也不例外。

但是中国却始终都不愿意收留难民,也许会有些人指责中国不讲人情,不接受难民违背了中国一直以来的和平原则,但是中国之所以不接受难民,真的是因为历史上的教训太过于惨重了。

中国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难民潮:分别是东汉时期、唐朝安史之乱、女真覆明。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 1

东汉匈奴隐患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收受难民是在东汉时期,那时候匈奴王庭混乱,内部争斗不断,匈奴被分裂成了南北匈奴两支,南匈奴归顺东汉光武帝寻求庇佑,被安置在了河套地区,中央王朝还派遣官兵对其进行管理。

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和南匈奴合作,联合制服北匈奴,只是不知道东汉王朝是出于何种考虑,也许是觉得已经分裂的匈奴不足为惧,也许是当时的东汉也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

反正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光武帝并没有采纳大臣上交的联合南匈奴剿灭北匈奴并控制南匈奴发展的建议,而自光武帝之后的几代汉朝皇帝,都没有对于匈奴的事情上心,这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 2

南匈奴因为没有了中原王朝的严格监管,所以他们在暗中偷偷壮大自己的势力,甚至扩张到了洛阳附近,洛阳是东汉当时的都城。

到了东汉晚期的时候,各地方势力割据混战,北边有匈奴,西南边境有蛮族羌族,造成了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纷纷流散寻找新的庇护之所。最初在光武帝时期便迁入中原的南匈奴可以说是最早的难民群,只是他们后期不断发展壮大,反而成为了威胁中原的力量。

东汉末期,曹操将威胁深重的匈奴分裂成多个部分,以期削弱匈奴对中原地区的危险,初时却有一定成效,可是到了后面,分散的各部族实力又不断增长,而且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又给了匈奴、鲜卑、羌、羯、氐这些部落可乘之机,造成了霍乱中原三百年的“五胡乱华”之局。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 3

那三百年间,民不聊生,险些造成中原汉族的毁灭。

安史之乱后患无穷

在唐朝打败突厥后,不少突厥人在唐朝的境域内生活,甚至有一些胡人在官场上担任要职,比如造成安史之乱的两位叛军首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突厥血统。

所以当初大唐击败东突厥以后将大量突厥难民安置在大唐边境之上,就已经为后期唐朝局势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 4

唐玄宗时期,东突厥的势力不断崛起,尤其是在安禄山成为范阳节度使,掌管了边境军事权之后。安禄山的野心日益增长,他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地加剧,他渴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权力。

安史之乱的爆发,严重地挫伤了唐朝的实力,虽然后期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安史之乱过程中对大唐所造成的影响是无法挽回的。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迅速衰弱,虽然中间经历了几代中兴之主,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的道路。可以说安史之乱间接导致了唐朝加速走向灭亡。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 5

这也是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告诉我们收受难民对国家所造成的影响是深远而又持久的。

女真灭大明

时间一直走到明朝。在这一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王朝的威胁依然非常深重,特别是在东北的女真部落。

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繁华不断吸引着北方游牧民族,他们不断接受这一个被汉化的过程,不断学习汉人的知识。他们看到中原人生活的安逸、平稳,他们也会想要获得一种像中原人一样安逸、平稳的生活,所以他们会选择迁入中原生活。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 6

其实在宋朝时候,就有大量的女真部落与南宋朝廷对抗,比如金朝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但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女真人,应该是清朝人的祖先,例如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父辈曾经受到过明朝的招揽,但是后来又与明朝分裂。他的祖父与父亲在与明军交战过程中,去世了。到了公元16世纪,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接纳吸收其他民族,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建立后金然后开始向明朝发动进攻。

虽然在努尔哈赤的有生之年,他并没有看到明朝的覆灭,但是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改国号为“清”,继续攻打明朝,直到顺治入关正式占领中原,明朝覆灭,中国开启了一个新的王朝——大清帝国。

中国为何始终不愿接收难民?历史上3次难民潮,给的教训太深刻 - 7

小结: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来看,中国不愿意接受难民,是有着它本身的一个考量,在接受难民之后,为自己招来的祸患和战争是很难避免的。所以与其接受难民而导致国内内部环境变化,不如从一开始就拒绝接受难民。

虽然中国历史上这几次难民大潮所造成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难民的原因,而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导致的。

但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社会性质的特殊性,从民生的角度来看,接受难民可能会导致中国人民民生问题的复杂化,所以综合各种现实原因,中国是不愿意接受难民的。

中国始终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虽然我们不接受难民,但是我们愿意去帮助那些处于战乱中的国家和他们的民众。战争会摧毁一个社会,所以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人民,都希望战争的阴云能够早日过去,希望那些陷入战乱的国家和人民能够重新获得和平。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Junning
Junning 2021-11-02 回复
接收难民多好啊 不用催着国人生三胎 中东人表示愿意超额完成任务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