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岸英返乡,为什么长跪在杨开慧坟前,痛哭许久不起?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无论时代背景如何,父母与子女直接的情感都是最为诚挚动人的。或许身处和平年代,孩子们的生活富足,不必为生存担忧,因此对于父母之爱的体会不够深刻。
今日我们分享毛岸英同志的一些故事,体会毛主席对他博大而深沉、浓烈而醇厚的父爱智慧,以及他与母亲之间不可多得的珍贵情感。
难掩思念之情,毛岸英哭倒在母亲坟前
1950年春节期间,毛主席得知家乡湖南韶山地区发生严重灾害,焦急之下却无法抽身回乡探望,恰好毛岸英提出回去板仓,此举一来为父分忧,再来可以回到老屋,为已然生死分离二十多年的母亲扫墓祭奠。
得知父亲也赞同他的想法之后,毛岸英喜出望外,思乡之情可见一斑。
然而此次出行却波折不断,从准备回乡到正式出发期间波折丛生,一方面是自己的原因,新婚且刚刚调入北京机器总厂,新的工作岗位繁忙异常,等到可以请假已然几个月过去。
就在腾出时间准备出发时,同行的弟弟毛岸青却因为与人合作翻译书稿的后续事宜产生矛盾,从而被关禁闭,又因被误会委屈头撞禁闭室昏厥。
毛岸英无法放心弟弟,照顾陪伴直至出院,因此回乡事宜一再耽搁,直到1950年5月中旬才正式成行。
临行前,毛主席多番向毛岸英交代,回到故乡要多走动和乡亲们多学习,为乡亲们宣传党的政策。
带着父亲的嘱托,踏上南下的列车,回到故乡老屋,在老屋旁莲花坡母亲的坟前他长跪痛哭,连声说到:“亲爱的妈妈,儿回来给您扫墓了。”
想念着埋在棉花山的妈妈
离开故乡时,毛岸英还是孩童,再次归来已过去25年之久。临行前,主席还特意交代他回去可以骑马,但到离家30里的银田寺必须走路回去。
然而他却误在云湖桥提前下马,一路走山路直到中午才到银田寺区政府,当他拿出介绍信时,旁边人都不敢相信,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居然回来了。
毛岸英主动和大家握手寒暄,讲起自己小时候离开韶山时,是一位乡亲用箩筐挑着他们兄弟几十里路才安全离开,对韶山的乡亲们满是感激和亲切。
因为此行还要路程要干,简单了解了韶山冲情况后,就踏上了前往的小路,直到黄昏时分才走到韶山冲。此刻,他回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韶山冲,乡亲们都在毛鉴公祠聚集等候。
看着一批又一批来看望他的乡亲,顾不上劳累,对每一批人都亲切地问候:“我爸爸派我来看望大家,向你们问好!”在送走所有乡亲后,晚上还受邀参与了村里的干部会议,他关心的家乡生产、受灾情况都做了详细记录,并且谦和地分析了家乡情况,还向大家宣传了土地改革和政策。
会议开到深夜,人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村干部都争着要请毛岸英到自己家里休息,他却全部拒绝了,只见他熟练的取下一扇门板打在板凳上,笑道:“就地解决,方便得很咯。毛岸英回到家乡,没有因为身份搞任何特殊,粗茶淡饭,门板睡觉,一时被当地乡亲们热议。
回乡后,毛岸英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走访了许多农民家庭,完成父亲嘱托后才在乡亲们不舍的道别声中离开韶山,来到长沙,见到了分别多年的外婆和舅舅。
一见亲人再也控制不住内心情感,扑到外婆怀里痛哭起来,母亲牺牲时自己才8岁,依靠外婆和舅舅的保护,兄弟三人才得以生存下来。还在舅舅陪同下为母亲扫墓,跌倒在墓前不停说道:“妈妈,妈妈,儿子回来看您啦!”。
板仓当地的百姓听闻毛岸英回来,汇聚上千人来看望,毛岸英强忍泪水说到:“二十年前我三兄弟被迫离开,今天,我又回来了,二十年里,我时刻想念着板仓,想念着埋在棉花山的妈妈!”
回忆母亲,满是不舍与敬佩
童年的毛岸英一直是在杨开慧身边长大的,虽然父母都投身革命,无法将全部精力都付出给孩子,但是母亲却也尽力培养兄弟二人。
在岸英6岁、岸青4岁的时候,同龄孩子已经踏入学堂,他们虽然入学却在母亲的教导下已经能够背诵《三字经》,还学习了一些小学语文和算术课程,一家人其乐融融。
变故却突然发生,1930年杨开慧带孩子回到板仓看望母亲,被特务发现被捕入狱,有着坚定革命信念的杨开慧拒绝了敌人一个又一个要求,最终被残忍杀害。这一年,她仅仅29岁,三个年幼的孩子得知母亲英勇就义的消息后受到巨大打击,多亏了当地党组织想尽办法将他们送到上海,得以生存下来。
这段悲惨的经历磨砺了毛岸英的心,童年往事涌上心头,想起当年在狱中母亲教导他,永远要学会坚强,跟随党干好革命,也要记住妈妈永远都爱着爸爸,要心疼他、要孝顺他,你是哥哥,也要学会照顾弟弟。
这段往事不仅存于毛岸英的记忆中,就连板仓人也永远不会忘记,在他们眼中,杨开慧永远是板仓人民的骄傲。连同毛岸英也一样深受影响,在板仓这个有归属感的家乡里,不仅留着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也是他童年不可或缺的底气。
小结:
良好的家风传承,不仅是留给后世学习的精神财物,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力量。
毛岸英同志自己坚韧的一生,也验证了父母教育和影响的重要性。幼时流落街头,度过苦难的童年,主动请战参加抗美援朝,成为“志愿军第一人”,仅仅在出国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年仅28岁的毛岸英便牺牲在了朝鲜土地上。
毛岸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和朝鲜人民的优秀儿子,是一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