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要见司令员遭秘书奚落,留下张便条就走,司令员看后派车紧追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不可貌相,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都只是单单通过外表来判断对方的人格,而正是因为以貌取人也闹出了许多乌龙事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很低调的泰国将军,都喜欢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并没有像那些光鲜亮丽的人一样打扮自己,这也是他们引来了其他人质疑的目光。
而在我国成立后有一位老人家想要见司令员,却遭到了司令员秘书的漠视,于是无奈之下他留下了一张便条,而司令员看了这张信条之后,立马派车就去追他,这其中是怎么回事,接下来笔者为您解析。
开国元勋孙毅
这位被漠视的老人就是我们的开国中将孙毅。孙毅可以说是我党最早一批的元老人物,早在红军土地革命期间孙毅就成为了共产党员,而且在此之后他还经历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
在战斗当中,孙毅总是能够勇往直前。经历了种种磨难,孙毅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性格。毛主席曾亲自说他就是一个现实版的孙行者,因为孙悟空就是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所以毛主席这么说,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孙毅经历的磨难。
而且孙毅是一个极具性格的人,在我党八路军时期,我军部队的纪律就已经非常严明了,那个时候的八路军不允许将士们留长胡须,因为长胡须不仅显得整个人很杂而且还和悍匪一样,所以我党部队一再命令不允许将是留胡子,可那个时候的孙毅就留着长胡须。
为了替自己的胡须辩解,他还专门找到了朱德说明事情缘由,原来在早期的孙毅他们家乡曾发生过一次大旱,那个时候人们都吃不上饭,所以他也是饿得皮包骨头瘦,就剩下了胡子。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孙毅才对自己的这个胡子一直有独特的感情,他认为胡子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就像自己一样顽强,这也是他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的信念。
在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朱老总特批让孙毅留下了胡子。
除了在战场上勇于冲锋陷阵以及独特的个性,孙毅还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在我国1955年的授衔大典上,他被授予了中将的职衔,可是他觉得自己的资历根本就不配当中将,当一个少将就算抬举他了。
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提交给了党中央,可是中央给他驳回了,就这样孙毅在当上中将之后继续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着自己的贡献。
秘书以貌取人
1970年4月,孙毅在司机小刘的陪同下乘坐火车南下去体验生活。他们来到华北的一座省城,在极其简陋的工农兵旅馆住下以后,孙毅对小刘说:该省军区司令员原来是自己的一个老部下,现在我穿着这身衣服去见他,看看他到底怎样来接待我,有什么不愉快的地方你不许多说话。
小刘知道孙毅的脾气,于是他很是积极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我绝不多说话。就这样孙毅一大早就赶往到了省军区司令部的门口。
孙毅刚到省军区大门口就被哨兵盘问,在说明了来意之后,传达室值班员又逐级汇报,最后才看见有一位秘书走了过来。
秘书用拉家常的声音问道孙毅:你从哪里来呀?他看孙毅身着一件打补丁的工作服紧接着又问:看样子是从干休所来的吧,你是不是因为生活困难才来找首长到补助的呢?
孙毅回复他说:我现在生活上并不困难,我是专门来看望你们司令员的。秘书一听眼前的这位老汉是来看自己的司令员,于是他就又对这位老汉打量了一番。
在思索过后他对孙毅说:司令员现在公务非常繁忙,一大早他就跑去省里开会了。孙毅又问秘书说:那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面对孙毅的这次提问,秘书好像失去了耐心只是搪塞他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你先到一旁等等吧。其实司令员并不在什么省里开会,而就在军区里面。
而此时的孙毅也看明白了秘书的意思,他根本就不想理睬自己,于是叹了一口气,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孙老汉今日特来拜访恰逢你外出,改日再来拜访至此孙毅即。
下令追回孙毅
秘书在军区里转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门口,他发现孙毅已经走了,于是便松下了一口气,当他看到桌上的纸条之后,秘书心想不如把这张便条给司令员看,这样可以体现自己做事一丝不苟。
于是秘书拿着这张纸条,送到了司令员手中。司令员一看这张纸条就立马问道秘书:孙先生去了哪里?秘书一看司令员如此激动,便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他支支吾吾地说:孙毅已经走了。
司令员听后连连叹气,自言自语道:怎么能让他走呢,赶紧去备车。就这样司令员连鞋都没穿就冲了出去,一路狂追之后终于在军区不远处的马路上看到了孙毅。
司令员连忙下车抓着孙毅的手说:老首长,今日不知你来到我这里了,实在是对不住,而孙毅并没有生气,他只是开玩笑说道:你是忙人,我就是一个糟老头子,闲云野鹤一般。
在一旁的秘书也是连连向孙毅道歉,而孙毅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抚他的情绪,正让秘书大为感动,就这样孙毅跟随着司令员回到了军区当中叙旧。
小结: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孙毅的品性,身为中将的他还是像以往那样朴素,穿着缝补丁的衣服走在大街之上,甚至他低调得让秘书都琢磨不透这位老者的身份。
而面对着秘书的冷漠,孙毅却选择了原谅他,由此可见,孙毅不仅是一个生活极为朴素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善于宽容心态良好的人。
在孙毅的一生当中,经历了各种磨难,孙毅也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而正是因为他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才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