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1日 13.2°C-15.3°C
澳元 : 人民币=4.6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财新周刊》最新封面推荐:项俊波何以被俘获

2017-10-10 来源: 财新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财新网】“金融监管第一案”: 一位监管当局最高领导人的腐败竟然导致了一个行业的乱象。《财新周刊》最新封面文章讲述了保监会原主席项俊波被“监管俘获”的案例。

项俊波是近五年内第28位被调查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成员,是首位在任上被审查的一行三会“一把手”,更是保监会成立19年以来首位被调查的主席。

2017年4月9日,在项俊波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审查的消息传来时,不无惋惜之声。惜之者认为他对保险业管制大松绑、大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准入的放开后,监管却没有跟上,资金饥渴型的地产大亨和资本大鳄由此鱼贯而入,一股独大,实施家族式控制,借由理财型保险产品融资,作激进投资,(参见《财新周刊》2016年第48期“管住野蛮人”),长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处置等,这最终引发最高层决策,强化监管终于成为一年来金融业的主旋律。

财新报道回顾了过去数年来,保险监管面相大变的过程,如何从原来的“保险业总公司”变成监管、被监管角色不分,如何从“监管俘获”到监管机关主要负责人出现严重腐败,表现为对问题公司束手无策,陷入口头监管的尴尬处境。

9月23日,在中央纪委公布项俊波存在的问题中,首提滥用审批权和监管权。财新引述批评者的尖锐意见:既然确定保监会“一把手”存在滥用审批权和监管权问题,造成整个保险行业风气败坏,迅即累积上万亿元风险资产,那么错误如何纠正、责任如何追究?是否应该责成保监会收回或撤销项俊波滥用职权批准的保险公司牌照,查处受贿和行贿的责任人,纠正之前的监管错误?

财新记者对项俊波的个人履历做了一定考证,回顾了项俊波怎样成为“组织上重点培养干部”的过程,并指出其履历中有的两个重要时间点,是日后其仕途和最终腐败发生的重要结点,以及他日后被查处的征兆显现的重要时期,串联起了近年来的诸多重要政经事件和几位知名的资本大鳄。

这篇报道回顾了项俊波上任后批复的各类机构名单,以及通过股权转让、增资的公司名单,并指出了一大怪象:在保险公司牌照准入放开的同时,保险公司牌照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而资本大鳄们全面控股保险公司的目的,是利用银保渠道作为低成本融资工具,海内外大肆收购资产、股权。财新较早指出了此类国内外市场的收购事件背后,险企不正常的资金来源和杠杆行为,扭曲了此类股权战的力量对比,也易引发金融风险(参见《财新周刊》2015年第50期“万科险中求”、2016年第26期“亮牌万科”)。

财新的报道描述了资本大佬们是如何跑会并得到“赞美“,又是怎样获得诸多政策便利的,列举了生命人寿、安邦集团等具体案例。(背景可参见《财新周刊》2015年第5期“安邦大冒险”、2017年第17期“穿透安邦魔术”)。

财新的报道更点出了项俊波频频为一些资本大佬放行,与比他更高层的官员有关。

这篇报道也提出了外界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监管监管者?一位金融监管专家称,监管真空和监管俘获恰是造成金融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财新首次提出了三会各自成立的保障基金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保险保障基金要救助机构流动性的说法提出质疑。

如何防止从监管俘获到监管腐败,以及其必然导致的监管失效,这是金融监管部门十几年前陆续从央行独立出来后的今天,要面临的疑问。■

详见《财新周刊》2017年第39期“俘获项俊波”(2017年10月9日出版,电子版在10月7日18:00上线)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