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4日 7.5°C-9.8°C
澳元 : 人民币=4.8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2017-03-20 来源: 时拾史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上回我们说到,自从你穿越到唐朝,因为投了好胎,出身于关中的世家大族,和贫寒家庭的草根相比,赢在了起跑线上。父亲、爷爷,都是朝廷大员,身居要职,非常显赫。做为官宦人家的大小姐,你自己也很争气,不光拥有林志玲那样的颜值,还炼就了韩寒那样的才华。就这样,贞观年间,你被选入了李世民的后宫。

可是自古以来,后宫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嫔妃们、哪怕是底层的宫女,都争着抢着得到皇帝的宠幸。要是能生下皇子,不仅能提升地位、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后半生也有个指望,毕竟颜值这种东西,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可是,皇帝只有一个,宫廷里的女人却高达上万、甚至数万人之多,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自然会有激烈的竞争。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 1

后宫的等级、编制

竞争的结果,往往以职位的高低体现出来。在清宫剧、辫子戏泛滥的年代里,许多人对清朝后宫的等级顺序十分熟悉,什么贵人、答应、常在……脱口而出。在李世民的后宫,当然也是有等级顺序的:

最高:皇后

正一品: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1人)

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1人)

正三品:婕妤(9人)

正四品:美人(9人)

正五品:才人(9人)

正六品:宝林(27人)

正七品:御女(27人)

正八品:采女(27人)

由此可见,后宫的上层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越往上,职位越高,人数越少;而且每一个品级都有编制,不是皇帝想让多少人当就让多少人当。比如武则天刚入宫,是一个正五品的才人,地位不算高。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十四岁、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没有资历、没有给皇帝生过孩子,怎么可能一进去就身居高位呢?后宫又不是她们家开的。十几年后,唐高宗把她从感业寺接回来,立为正二品的昭仪,和之前的才人比,相当于连升三级了。过了一段时间,又想提拔武媚娘为正一品,可一品的四妃已经满员,没有空缺,李治就想破个例,新设个宸妃,让武则天当当,但宰相们不同意。

假如你年纪轻轻,被选入后宫,别指望自己地位有多高,一般也就是从才人、美人当起。而你的竞争对手,真是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不一定是有封号的,也不一定是你这样的良家女子。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初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是否杀人夺妻?

有一天,黄门侍郎王珪受邀与李世民吃饭,吃着吃着,发现皇帝身边,有一位美女陪侍,这位美女本是庐江王李瑗的姬妾。那李瑗又是何许人也?原来,他是李渊的堂兄之子,武德年间与隐太子李建成多有交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召李瑗入京,李瑗心里清楚,这一去,“中纪委”肯定不会放过自己,横竖是个死,干脆造反吧。结果失败,被部下所杀。家里的女人都被送入宫中为奴。

李世民指着美女对王珪说:“庐江王无道,杀死别人的丈夫,夺占人家的妻子。真是暴虐到了极点,哪有不灭亡的道理!”王珪一听,老脸一红,起身离开座位,对李世民说:“那么陛下您认为庐江王夺取这个美女,是对的呢?还是错的呢?”听完王珪的话,李世民完全没懂言下之意,纳闷地问:“人怎么可以做出杀人夺妻的事情呢?你还问我对不对,这是为什么啊?”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 2

(刘晓庆版《武则天》中的徐惠)

王珪又说:“我记得《管子》这本书讲过,当年齐桓公姜小白跑到郭国,问当地的父老乡亲,郭国为什么灭亡,乡亲们回答说:‘因为国君喜爱善良而憎恨丑恶’。一听是这个原因,小白大为不解,善恶分明,贤君啊!怎么会是亡国之君?对此,乡亲们又做解释了:‘郭国国君,喜欢善良却不能采用,痛恨丑恶却不能摒弃,所以灭亡’。如今这位美女在陛下身边侍奉,臣私下认为,在陛下的心目中,这种行为肯定是正确的,如果您认为是错的,那可就是明知丑恶,却不能远离丑恶了。”听王珪这么说,李世民非常高兴,称为至善之言,是啊,我怎么能说一套、做一套呢,杀人夺妻的事情,我不干,来人啊!放美女回家和亲人团聚。

《贞观政要》记录这么一件事情,主要是为了体现太宗皇帝善于纳谏、从善如流,要是碰到某位脾气不好的领导,没准就把王珪臭骂一顿了:老子泡妞,想泡谁泡谁,关你屁事!用心听取他人意见,不因手上有权就为所欲为,这样的品质的确值得后人学习。但这件事情,客观上也暴露了李世民曾有杀人夺妻的“光辉事迹”。王珪的一席话,引经据典,改变了美人的命运,那么李世民真的就痛改前非了吗?然而并没有,数年后,他又对弟媳下手了,这一回,女主角是巢王妃,也就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

有没有霸占弟媳?

唐太宗一生有十四个儿子,最小的一个是曹王李明,对于他的母亲,《新唐书》如是记载:“母本巢王妃,帝宠之”。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死,他们的儿子们亦受牵连,被李世民屠戮殆尽,但他们的女儿、妻妾,李世民手下留情,没有赶尽杀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继位多年后,李世民喜欢上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两人生下孩子,李世民甚至想立她为皇后。

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母仪天下,非同小可。听说唐太宗竟有此意。直言敢谏的魏征反对道:“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辰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先嫁晋怀公,后嫁晋文公,名声不好;且在晋文公的妻妾中,排名不高、地位低下。赵盾曾言:“辰赢贱,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且为二君嬖,淫也。”魏征的意思是,杨氏为罪人之妻,又嫁过人,你何必立她呢?要是真做了皇后,依据嫡长子继承制,你是立李明为太子?还是立李承乾?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 3

(《男装女仕图》:韦贵妃墓壁画,一位女扮男装的拱手侍女)

听完老魏的话,李世民竟无言以对,他没有坚持立杨氏为皇后,甚至都没有替情人辩解,哪怕是一句。而且这番话似乎点醒了李世民,是呀,这样的女人,真的值得把皇后的桂冠双手奉上吗?《新唐书》中,介绍李世民儿子的传记是这样写的:“文德皇后生承乾…阴妃生祐…韦妃生慎…杨氏生明”。人家都是皇后啊,妃啊,轮到李明的母亲,变成了“杨氏”,说明什么?说明巢王妃始终就是巢王妃,李元吉的妻子,没有获得过后宫的封号,在外界看来,杨氏只是李世民的地下情人,一个转正失败的临时工。

按理来说,既然当不了皇后,封个正一品、正二品的妃嫔总可以吧,但李世民没有给她名分,可见立皇后的提议只是一时冲动,等缓过神来,兴致没了,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事实,名义上,李明应该叫杨氏婶婶,可实际上,却是他的生母。贞观之后,李治巧妙化解了矛盾,他下旨把李明过继给李元吉,如此一来,叔叔有了后代,李明也不用叫亲生母亲婶婶了。

除了兄弟的妻妾,在李世民的后宫,竞争对手还可能是个有孩子的寡妇。看到这两个字,你是不是觉得一脸懵逼,不知所指?以李世民的权势、地位,要找一群年轻漂亮的、适龄的,岂不是易如反掌?怎么还会找有孩子的寡妇?这个寡妇是谁呢?其实我们上周提到过,就是韦贵妃。

不能说的秘密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发掘了昭陵韦贵妃墓。据墓志铭记载,韦贵妃姓韦名珪,出身于世家大族京兆韦氏,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既受教于公宫,亦遵训于师氏。飞彩笔于花旦,则鹤峙猿惊;披绣册于娥宵,则敦诗悦礼。”后来又说她“以良家入选”,进入秦王府,贞观元年册拜贵妃,地位仅此于皇后,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十分正常。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 4

(《备马图》:韦贵妃墓壁画)

可看到年龄,便觉得此事大有蹊跷,韦贵妃病逝于麟德二年,享年六十九岁,换算过来,韦贵妃出生的年份应该是开皇十七年,比李世民还大。参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十五岁。唐朝建立时,二十多岁的韦氏应该已经嫁人了,怎么还会以良家入选呢?以她的家庭背景,还会嫁不出去?对此,墓志只字不提,恐怕有难言之隐。

大起大落的人生

有意思的是:韦贵妃墓志不好意思披露的内容,在昭陵的另一块墓志铭上出现了。阿史那忠,少数民族将领,曾任左骁卫大将军,薛国公。在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夫人渤海李氏,隋户部尚书雄之孙,齐王友珉之女。母京兆韦氏,勋国公孝宽之孙,陈州刺史圆成之女。夫人又纪王慎之同母姊也。椒庭藉宠,□封定襄县主,诏以妻公焉。”阿史那忠的夫人渤海李氏,系隋朝户部尚书李雄孙女,李珉的女儿,母亲也是韦贵妃,贞观年间封为定襄县主,嫁给阿史那忠为妻。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 5

(阿史那忠墓,位于陕西礼泉县仙霞乡,西北距昭陵约7公里,1972年发掘)

这段史料不仅证明韦贵妃有前任,还告诉了人们前任是谁。韦贵妃的公公当到了户部尚书这样的高官,在《隋书》中应该有记载吧。果然,还真有,不幸的是:他与杨玄感同传。据《隋书》记载,李雄在汉王杨谅叛乱后,得到杨素推荐,率领幽州部队攻打叛军,并立下战功。“迁幽州总管,寻征拜民部尚书”。“户部尚书”当时叫“民部尚书”,后因避李世民的讳,改“户部尚书”。杨玄感叛乱后,李雄李珉父子投靠杨玄感,失败被杀,“籍没其家”。

按照法律,犯有谋逆大罪的官员家属,包括母亲、妻妾、未嫁之女,皆籍没为官奴婢。这些女人就像牲畜一样,要被官府登记在册,每天从事煮饭、打扫、做衣服等劳动,地位低贱,没有人身自由,有时候,还会被皇帝作为礼品赏赐功臣。武德年间,李大亮参与平定辅公佑,立下战功,被赏赐奴婢百人,这些人原本都是些良家女子,因各种原因,不幸沦落为奴,李大亮见她们楚楚可怜,动了恻隐之心,悉数放走。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 6

(《牛车图》:阿史那忠墓壁画,反映墓主人生前出行情况)

韦贵妃曾经有过十几年的奴婢生涯,她带着几岁的女儿,在宫里做牛做马,饱尝辛酸苦楚。一般来说,罪没的宫婢想摆脱贱民的身份,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时间,对于韦氏来说,这辈子几乎没有出头之日,女儿也不一定有,人生,也许就这样了。王朝更替后,李唐入主长安,不知什么原因,李世民看中了韦氏,宠信后,韦氏生下一女,即后来的临川公主。过了几年,李世民登基,韦氏因为原来的家庭背景好,年长,生过孩子,性格“以满盈为诫,谦揖居心”,经历过大起大落,变得谦虚谨慎,懂得进退,于是被封为贵妃。数年后,生下纪王李慎。虽然韦贵妃最终大富大贵,但奴婢生涯实在是太丢人了,故麟德二年病故后,负责撰写墓志的令狐德棻为尊者讳,将此事予以淡化。

齐王李元吉死于宫廷政变,庐江王李瑗造反被杀,这些上层内部的权力斗争,在此不做评判。但李世民手足相残后,夺占兄弟的妻妾,在道德上当然是站不住脚的,对此,他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王珪劝谏后,李世民立马表态,要改正错误。至于娶韦珪这样的寡妇,倒也没什么,本来唐朝对寡妇再嫁看的就比较开,不会说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像新城公主、太平公主,都有再嫁的经历。对于韦贵妃来说,嫁给李世民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她借此摆脱了奴婢的身份,生活在后宫,虽然谈不上幸福,但物质优越,女儿也能够封县主,嫁给大将军:无论是韦贵妃还是李世民,都能从婚姻中受益,各取所需。

看来呀,在李世民的后宫也不好混,说不定哪天,莫名其妙冒出一个竞争对手,威胁你的地位。好了,本周就讲到这里,下周我们说一说其他的妃嫔\(^o^)/

杀人夺妻、霸占弟媳、迎娶寡妇:李世民真的做过吗? - 7

(《侍奉男主图》:韦贵妃墓壁画。根据昭陵博物馆出版的相关书籍介绍,韦贵妃墓中的男主应该就是李世民本人,可惜千年以后,侍女还在,男主没了…….)

这是#梦回初唐#系列第39期

【参考文献】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全唐文补遗》、《隋书》、《贞观政要》、《唐会要》

令狐德棻:《大唐太宗文皇帝故贵妃纪国太妃韦氏墓志铭并序》

崔行功:《阿史那忠墓志铭》

部分配图来源:《昭陵唐墓壁画》

【可爱的作者】

作者新浪微博/博客昵称:“高胜寒1995”,里面有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骚扰^_^

往期热文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我们读史不为装逼

严肃八卦才是目的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欢迎你成为其中一员

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读者群号 53585837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