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0.0°C-12.1°C
澳元 : 人民币=4.79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2023-09-0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9月4日下午,#杨迪信息泄露#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1

男艺人杨迪发文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由于被频繁打骚扰电话,迫不得已换了手机号码。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2

其中未接电话一页密密麻麻的红色,不到1小时的时间被拨打10多条电话,被骚扰频率非常高。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3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4

此外,从杨迪晒出的截图也能看到,其身份证信息等个人私密信息都被公开,对此他求助网友:“大家看得出我这被泄露的信息是出自什么网站什么平台吗?这样做真的不好!”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5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6

网友评论:无法无天

得知杨迪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消息后,网友纷纷表示惊吓和愤怒。

“好吓人,怎么泄露的啊!”

“现在都无法无天,太恐怖!”

还有网友留言称:“好无语,那这样的话之前那个手机号绑定了好多东西都要一一解绑,好麻烦哦”,对此,杨迪无奈回复:“巨巨巨巨巨麻烦”!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7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8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9

“合规难用、黑灰产偏爱”

个人信息正在面临一种“合规难用、黑灰产偏爱”的两难局面:由于个人信息合规的复杂性,商业化开发对此颇为谨慎甚至“望而却步”;但同时,猖獗的数据黑市交易与始终在法律边缘试探的个人信息灰色产业,又似乎暗示了个人数据蕴藏着巨大价值。

手握67万亿条数据,“全广州家长都能找到”

“全广州的家长都能找到的。”一家“大数据营销”公司徐姓工作人员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口头承诺,可以通过分析母婴、亲子类的软件,得到宝爸宝妈的手机号码,然后逐一打电话向他们推销一款有接种年龄限制、需要自费的疫苗。获取一条手机电话需付1元,拨打电话需再付2元。

据介绍,该公司手握67万亿条数据,涵盖通信娱乐、位置轨迹、合作银行信贷、身份证、教育学历、邮政投递、驾驶证等,可以“全面覆盖To C销售机会”。

67万亿条数据来自哪里?该公司的介绍材料里,“SDK埋点数据、互联网数据、运营商数据、电商数据”为其主要的数据来源。

恶意爬虫或未经许可买卖

事实上,从事上述“大数据营销”的机构不在少数。

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礼杰推测,“大数据营销”的数据来源可能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网络爬虫,但由于包括手机号在内的用户注册信息等属于个人敏感信息,爬取这些数据很可能并未经过原网站或App的允许。这种情况则属于“恶意爬虫”,已经涉嫌触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第二种是购买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包,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购买、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同样涉嫌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按照规定非法获取普通身份信息达5000条以上的即可构罪。

警惕“大数据变黑灰产”

一些曾经的黑灰产公司具备大量用户数据后,会“摇身一变”成大数据公司,包装出信贷风控、催收数据支撑、企业咨询等业务,向下游提供服务延伸“产业链”。

2021年,安徽警方查明,犯罪嫌疑人吴某等非法获取老年人个人信息200余万条,并成立健康咨询公司,定向骗取6万余名老年人1500余万元。

2022年,四川警方破获“8.10”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嫌疑人组建技术团伙利用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200万余条,以此开展助贷催收业务。

同年,甘肃警方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赖某等利用非法软件非法“爬取”手机用户通话记录、支付记录、通讯录等数据,综合形成用户风控报告,提供给“套路贷”机构。

大批量个人信息泄露后,已经基本可以从生活方方面面刻画一个人的身份画像,使不法分子得以更为精准地筛选出受害者,获取大量资金,进而反哺数据泄露者,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产业链。

大企业边界感正在被新业务蚕食

威胁猎人发布的《2022年数据资产泄露分析报告》中,当年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中,“运营商通道泄露”占比第一,达到28%;其次分别为安全意识问题(23%)、内鬼泄露(18%)、黑客攻击泄露(18%)、第三方泄露(13%)。

金融、物流、电商是泄露事件频发的三大行业;其中,信贷又因用户数据价值高、靠近交易环节,成为数据泄露的重灾区。这些数据通常会被用于精准营销或电信诈骗。

男艺人紧急发声!网友:无法无天(组图) - 10

威胁猎人发布的《2022年数据资产泄露分析报告》

运营商通道泄露、内鬼泄露和金融行业的泄露通常交织发生。“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不少用户反映自己的个人信息被运营商的“内鬼”泄露,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宽带、手机卡或增值业务;或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给信贷营销或催债机构,骚扰电话短信不断。

也有从“合法”渠道进行的失联修复。记者查询到,多家通信运营商及大数据公司都在其官网宣传失联修复业务,并承诺通过加密传输、虚拟号、第三方外呼等方式“保护客户隐私”。

不过,张礼杰指出,这种所谓“合法”渠道,目前仍处在“灰色地带”。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除基于公共利益或履行法定职责之外,平台处理个人信息均应以取得个人同意为原则,否则即可能涉嫌违规。

正规渠道交易遇冷

个人信息并不等同于个人隐私,也并非完全不能流通。理论上,在数据分级分类管理的机制下,通过创新技术、管理手段开发出的个人信息数据产品,可以合法合规地在数据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然而,在实际流通中,个人信息数据产品却面临着遇冷的尴尬。在数据交易所等平台上,相比于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基于个人数据的数据产品种类和交易额均十分有限,多集中在身份验证领域。

“如何合规使用”是一大难题。为了达到合规要求,开发一款个人信息数据产品首先需要获得用户授权,其次要通过匿名、去标识化等处理或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人身权益不受侵犯。但多位业内人士反映,由于用户群体庞大,获取每位用户的授权同意成本巨大;匿名化、去标识化处理仍有争议,可能会使信息减损进而使数据价值大打折扣;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同样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蟑螂喷雾
蟑螂喷雾 2023-09-05 回复
别说他一个公众人物,我一个普通角色每天都要接好多!!!
wtf都不给注册
wtf都不给注册 2023-09-05 回复
大数据营销公司都敢这么肆无忌惮地买卖个人信息,就是因为法律的制约不够严厉!
Cindy要按时吃饭
Cindy要按时吃饭 2023-09-05 回复
一家手握67万亿条数据的公司,这个量也太大了吧!
姜韻儿
姜韻儿 2023-09-05 回复
这种合规难用、黑灰产偏爱的局面,简直让人崩溃!
Parnassus
Parnassus 2023-09-05 回复
私密信息都被公开了,这泄露信息的人真是太不要脸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