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12.2°C-14.6°C
澳元 : 人民币=4.79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时隔16年,布氏鲸再现深圳!官方紧急提醒,记者直击(组图)

2021-07-04 来源: 深圳晚报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快看!在那儿呢!" 6 月 30 日 10 时许,当深晚记者赶到大鹏新区沙鱼涌东纵北撤纪念亭时,正在等候记者的盐田渔政大队大队长田正忽然指着海面叫了一声。

顺着田正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在大约 200 米外的海面上,浮出了一座黑色三角形的"小山","小山"在海面上大约停留了两三秒后,很快消失在大鹏湾的碧波之中。

时隔16年,布氏鲸再现深圳!官方紧急提醒,记者直击(组图) - 1

时隔16年,布氏鲸再现深圳!官方紧急提醒,记者直击(组图) - 2
7 月 1 日中午 12 时 30 分许,在深圳大鹏湾近海区域,一头鲸鱼露出海面捕食鱼群 ,海鸟围着鲸鱼紧贴海面盘旋。

"那是鲸鱼在捕食,露出水面的是它的大嘴,这种捕食行为是布氏鲸独有的。"田正介绍说。

根据文献记载,这是时隔 16 年后,布氏鲸再次现身大鹏湾海域。而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前,大鹏湾和毗邻的大亚湾海域,曾经是鲸豚类海洋生物的乐园。

海上邂逅:渔民把它误认成抹香鲸

布氏鲸在大鹏湾现身的消息,最初是在 6 月 29 日下午传开的。

"我们是在微信群里看到的,当时有渔民用手机拍到了一段鲸鱼浮出水面的视频,他们当时以为是抹香鲸。"深圳海警局大鹏工作站站长屠冉对深晚记者说。

由于目前沙渔涌海域已划归盐田管理,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大鹏大队得知有鲸鱼出现在沙鱼涌海域后,第一时间将情况通报给了盐田大队。盐田大队迅速派出执法人员驾乘执法艇抵达现场查勘,但鲸鱼已不见踪影。根据渔民发布的视频中鲸鱼所在海域有大量水鸟云集的情况,相关负责人分析,应该是有鱼群进入大鹏湾,而鲸鱼也极有可能是尾随鱼群进入。

深晚记者收到由深圳市海洋环保志愿者协会转来的鲸鱼视频后,第一时间在大鹏渔政大队和盐田渔政大队获得了证实。至于鲸鱼的种类,当时专家则未明确给出答案。于是,深晚记者随后辗转向国内著名鲸类研究专家、广西社科院副研究员陈默博士求证,陈默在仔细看完视频后告诉深晚记者:"应该是布氏鲸。"

随后,陈默给记者转来了国内权威的鲸鱼研究资料《中国鲸鱼》。根据这份资料对大鹏湾海域出现鲸鱼的记载,此前这里最近一次发现布氏鲸是在 2005 年,当时曾有一头布氏鲸在香港沙头角海域搁浅。

"视频里的布氏鲸看起来状态良好,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测,如果之后大鹏湾海域发生鲸鱼大规模聚集并持续稳定出现,就可以证明深圳近年来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取得标志性进展,那将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陈默说。

记者直击:布氏鲸频繁捕食引来阵阵惊呼

布氏鲸现身大鹏湾的消息,立即在深圳海洋部门和海洋环保公益机构中引起高度关注。6 月 30 日一早,他们就再次赶赴沙鱼涌海域进行监测。"抓紧时间过来,我们在北撤纪念亭等你们。"田正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今天 8 时许出现了一次。你们刚来它就又露头了,看起来跟你们有缘。"田正笑着打趣说。

话音未落,鲸鱼又在海面上连续两次出现。田正转头对深晚记者说了句:"走,我们开船到海上去观察。"

很快,深晚记者搭乘渔政执法艇来到此前鲸鱼现身的海面。这时深晚记者才注意到,除了两艘渔政部门的执法艇,附近还有一艘大亚湾海事局的执法艇、两艘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潜爱大鹏)租乘的小快艇,还有一位市民划着皮划艇在不远处围观。海岸上,则聚了不少拿着望远镜和相机的市民。"这条鲸鱼的粉丝还真不少。"同行的盐田渔政大队一位执法员笑着说。

虽然近 1 米的涌浪让小艇摇晃得厉害,但大家顾不上担心晕船,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海面,生怕错过观察鲸鱼的机会。10 时 30 分许,鲸鱼突然开始了集中"表演":大约 10 分钟内,在深晚记者所在执法艇的四个方向大约 50~100 米范围内都先后发现了鲸鱼身影,而且连续出现了 5 次!

"它在捕食时,会张开大嘴几乎垂直浮出海面,嘴巴像一个漏斗一样,把兜在嘴里的鱼群一口吞下去。"田正说。

在周围一阵阵惊呼声中,深晚记者一次次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让人激动的时刻。

在看到深晚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后,陈默介绍,布氏鲸几乎垂直露出海面的三角形部分是它巨大的下颚,"它捕食时张开大嘴露出水面朝向天空,张嘴角度最大时接近 90 度。"

时隔16年,布氏鲸再现深圳!官方紧急提醒,记者直击(组图) - 3
7 月 1 日中午 12 时 48 分,在深圳大鹏湾近海区域,游动中的鲸鱼部分背部露出海面。

专家呼吁:继续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

随后,深晚记者跟随盐田渔政大队连续 3 天跟踪拍摄布氏鲸,共记录到鲸鱼捕食行为逾百次,喷水行为 6 次,露出背鳍在海上浮游行为 8 次。

7 月 2 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三位专家团队也加入监测队伍,专家通过分析现场照片、视频,初步确认连续在大鹏湾海域出现的布氏鲸很可能是同一头鲸鱼,体长约 8 米左右,根据体长判断,相信应该是一头未成年鲸鱼。"这头鲸鱼状态活跃,捕食行为频繁,说明是一头健康的鲸鱼。"南京师范大学鲸豚研究组教授陈炳耀说。

2018 年 4 月,陈炳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广西北海涠洲岛水域发现布氏鲸种群,创造了自 1980 年之后,中国大陆首例发现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鲸类群体的记录。"此次在深圳大鹏湾发现布氏鲸,是 1980 年以来南海近岸海域第二次发现大型鲸类,生态意义非常重大,建议深圳市政府抓住这个契机,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更好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奠定更坚实的基础。"陈炳耀说。

布氏鲸现身大鹏湾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是,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历史上曾是鲸豚类海洋生物的乐园。

陈默告诉深晚记者,近年来,中国沿海的布氏鲸主要集中出现在广西北部湾海域,其他海域的观察记录并没有稳定规律;而从历史记录看,在上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深圳周边特别是大亚湾海域曾广泛分布须鲸类鲸鱼,但 1980 年之后,该区域的鲸鱼出现记录逐渐减少,偶尔出现的鲸鱼要么是搁浅,要么是被发现时已经死亡。

深圳自然大使、深圳大鹏海洋图书馆馆长、潜爱大鹏理事长沈晓鸣对此曾专门进行过考证。"古籍中有很多对深圳周边海域鲸鱼的相关记载,说明早年在深圳近岸海域鲸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海洋生物。"他说。

大亚湾海域自古以来多有鲸鱼出没。晚明时期,"惠州鲸"便已见载典籍而广为人知。及至近现代,大亚湾海域仍常见鲸鱼踪迹。1937 年 7 月,有媒体报道称:惠阳县第十二区稔山石坝头附近海面,迩来每届日光熹微之际,常有鲸鱼出没海面,是以大小渔船咸具戒心 …… 据考证,"石坝头"即今惠东稔山坝仔一带。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盐田港、惠州港等大型港区的建成使用,大亚湾和大鹏湾航道密集,鲸鱼踪迹越来越少见了,所以这次在沙鱼涌出现的健康状态下的布氏鲸,已经是深圳沿海十多年未见的稀客了。

"近年来,深圳大鹏湾海域鲸豚类海洋生物频繁出现,仅今年就已经记录到多次江豚活动,最大的一群至少有数十头,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民间组织的注意,争取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政策,包括论证在大鹏湾海域设立禁渔区的可行性,为创建海洋中心城市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深圳自然大使、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发起人,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执行秘书长马海鹏说。

"这头突然出现的布氏鲸可能就是一位大自然的‘信使’,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正确理解它所传递的信息,并且采取正确的应对行动。如果我们做对了,也许以后每年夏天,或许就会重现大型鲸类动物频繁前来大鹏湾‘打卡’的胜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方亮博士说。

"小布"来访是生动的海洋生态文明教育课

近日,一头布氏鲸在大鹏新区葵涌海域出没,引起了市民及网友的"围观"。频繁出镜的"大场面",让大家对大鹏海域的水质"鲸"叹不已。同时,大鹏新区已发出倡议,希望市民不要打扰它,请大家共同保护这头珍稀的布氏鲸。在此,本报也呼吁广大读者朋友,积极响应倡议内容,关爱海洋,你我共同行动!

"这头鲸鱼是什么品种?""为什么会游到这里?""如何保护好它" …… 随着相关专家的科普及解读,在这些盘旋于脑海中的疑问一个个得以解决的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鲸鱼这一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人类应当做些什么。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涵养海洋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大家的共识。这于无声处彰显城市文明的程度。

对生命的态度是衡量一切文明的最高标尺,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法则。还记得前几年,一头受伤的抹香鲸紧紧牵动着深圳人的心。深圳不遗余力地援救,体现的是一种认知,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今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处理得怎么样?深深标注着一座城市的境界与格局。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其意义往往超出行为本身,可以说更是在表达一群人、一座城市的态度及价值观,那就是生息于自然间的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深圳新时代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从点到面、陆海联动,全面落实海洋生态文明理念。布氏鲸来访大鹏湾,传递出很明显的信号,最基本的一点即证明了大鹏海域海洋保护成效显著、海底生态环境良好。和这次来访的"小布"一样,近年来江豚、白海豚这类平时难得一见的海洋生物开始频繁来到这片海域"打卡",与人类一同分享大鹏的美好自然。而应当明确的是,让鲸鱼及更多海洋生物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遨游,让大鹏半岛海面出现更多的惊喜,这么一个健康美好的海洋生态环境,肯定不是凭空掉下来的,仰赖于你我的齐心协力,大家共同的自我约束。

布氏鲸(学名:Balaenoptera brydei)

背部深灰色,腹面黄白色,平均长度 12 米,雌性比雄性长 0.3 米左右,头顶有两个气孔,气孔与头部尖端之间有三个平行突起,背鳍突出,呈镰刀状。是唯一在赤道附近暖水海域常年生活的须鲸,目前分为远海和近岸两种,是鲸目动物中较为罕见的物种,相关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十分有限。在 2021 年国家林草局颁布的最新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布氏鲸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白纸片儿_
白纸片儿_ 2021-07-04 回复
这是啥
Vickkkkky
Vickkkkky 2021-07-04 回复
很珍贵的物种?
yuenyang
yuenyang 2021-07-04 回复
好可爱的小生命
米纱纱Michella
米纱纱Michella 2021-07-04 回复
你在他嘴里当不了一颗牙
JK想念jessca
JK想念jessca 2021-07-04 回复
烧烤味道不错,红烧看上去也行,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