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3日 12.3°C-14.1°C
澳元 : 人民币=4.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2017-07-01 来源: 环球军事 评论0条

线收听本节目,请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  

 ↓↓↓

 阅读原文

近日,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发生爆炸。在世界各国派驻他国的使领馆中,美国驻外使馆貌似是最危险的使领馆之一。1979年11月4日,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德黑兰民众占领,66名美国使馆人员被扣押,举世震惊。经过周密策划和准备后,美军精英中的精英——“三角洲”特种部队随即展开营救行动。但行动还没有正式开始,就诡异的以惨败结束。

那么,伊朗民众为何要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人质?世界上第一档每日追踪报道怎么会缘于这次危机?伊朗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遭到美方拒绝?为了解救人质,美军制定了怎样周密的营救计划?第一次出现在实战中的美军三角洲部队是一支怎样的部队?营救行动为何还没开始就以惨败结束?究竟是什么力量打败了强悍的三角洲部队?德黑兰人质危机最终又是如何解决的?本期军史解密,李涵为您讲述: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 1


 

1979年11月4日上午10时,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四千多名伊朗民众在美国大使馆附近的一条大街上游行示威,以抗议美国接受巴列维国王的避难。愤怒的民众一路高呼“引渡巴列维”、“打倒美国”等口号,潮水般涌向美国大使馆门前。守卫大使馆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见势不妙,立即以防暴催泪弹驱赶民众,并把大门牢牢锁死。但民众毫不示弱,有几位身手敏捷的民众翻越高墙,从里面打开使馆大门。外面的人蜂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大使馆,并把66名美国使馆人员扣作人质,义正词严地要求美国交出前国王巴列维。他们扯下美国国旗,挂上写着“真主伟大”字样的白旗,并在使馆内进行慷慨激昂的煽动演说,气势咄咄逼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朗“11·4”人质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呢?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全球霸权,谋求在中东的利益,不惜利用一切手段,渐渐将势力渗透到伊朗。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暗中策划,在伊朗搞了一场军事政变,把摩萨台领导的民族主义政府赶下了台,而让流亡国外的巴列维国王复位。巴列维国王上台后自然感激涕零,从此,便唯美国马首是瞻,与美国结成了盟友。此后的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国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以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

在美国的帮助下,巴列维扩军备战,设立秘密警察机构——国家安全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在其当政期间,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特务肆意横行,逮捕政治上的反对派和宗教人士,监狱人满为患。一切言论、集会和组织政党的自由都被取消。严格限制宗教界的权力,以世俗法律代替伊斯兰教法,接管宗教基金,关闭宗教学校代以世俗教育,实行“自由化”和“世俗化”的政策,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涌入,使伊朗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受到极大地冲击。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中饱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这些都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 2


1963年1月,巴列维提出“六点社会改革方案”。虽然此后伊朗的经济很有起色,但其带来的社会弊端和矛盾也是十分明显的。因其片面追求高速度,大跃进,加之石油价格下跌,军费开支过大,结果造成经济严重失调,失业人数速增,物价飞涨,贫富差距加大,民众怨声载道,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各阶层人民及社会集团走到了一起,而什叶派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成为反国王独裁统治的一面旗帜。从1977年起,伊朗各地爆发了大规模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到1978年,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巴列维王朝岌岌可危。美国见大势已去,急忙帮助巴列维离开伊朗,以图东山再起。1979年2月,流亡国外的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成立了“伊斯兰共和国”。巴列维王朝被彻底推翻。

巴列维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对伊斯兰教十分虔诚的伊朗人,原本对巴列维大搞西化那一套就十分反感,再加上其大搞独裁统治,迫害宗教人士,把国家搞得一团糟。这时霍梅尼提出“唯有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教义,才能建成一个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谐的伟大社会”。在这一口号的感召下,反对力量一呼百应,巴列维王朝很快就灰飞烟灭了。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 3


伊斯兰革命”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美国曾想减少伊斯兰革命对自身的影响,并也曾尝试与伊朗的新政权建立关系。但是霍梅尼对美国帮助巴列维国王逃离伊朗一直耿耿于怀,担心巴列维王朝死灰复燃。1979年10月,美国又不顾伊朗当局的抗议,准许巴列维赴美国治病,这更激起了伊朗人对美国政府的不满。于是,霍梅尼把矛头指向了美国,宣称:“美国对伊朗的统治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伊朗人民必将予以回击。”这一讲话把本已激荡的仇美情绪,一下子推向了高潮。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 4

 

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领导人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霍梅尼将美国政府称作“魔鬼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

这一反美言论极富号召力,很快便有千余人聚集在美国大使馆周围进行抗议活动。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学生4000余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美国国旗撕下来,代之而挂上了写着“真主伟大”字样的白旗,最后将52名美国外交官扣押起来,作为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的人质。

在此前的伊斯兰革命期间,大使馆曾被占领,且围墙外的示威活动也已经是家常便饭。在不断聚集的示威人群面前,美国使馆人员显得愈来愈无助。11月4日,大约500名自称“伊玛目的门徒”的伊朗学生,在又一次的骚动中占领了使馆的主体建筑。负责使馆安全的美军陆战队只进行了象征性抵抗,而使馆职员不得不破坏通讯设备并将敏感的文件予以销毁。在90名使馆人员中,有66名被扣,其中有3人是在伊朗外交部被俘的。

对于将美国人扣为人质的行动,革命者宣称这是完全正当的,是对美国多年来对于前国王的极权主义统治进行支持并允许巴列维国王前往美国治病的报复。他们还要求美国将巴列维送回伊朗接受审判。

虽然人质的处境还算不错,但他们时常会被蒙上眼睛带到当地人和电视镜头前。这一人质危机导致了每天连续的新闻追踪报道的出现。由泰德·科贝尔主持的美国广播公司的深夜新闻节目《美国被俘人质》最终变成了风格严肃的《夜间新闻》节目。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 5

 

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朝野哗然。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决定先给伊朗一个“下马威”,以孤立和制裁伊朗,企图迫使其就范。11月10日,美国决定中止向伊朗提供武器。12日,美国又停止了同伊朗的石油贸易,禁止在华盛顿的伊朗学生举行示威,并将一些伊朗人驱逐出境,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与人质危机或伊朗新政权没有任何关系;同时,大约价值80亿美元的伊朗人的在美资产自14日起被冻结。美国的这些措施,不仅没有使伊朗屈服,反而更加激起了伊朗人的仇美情绪。伊朗革命委员会于13日决定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禁止在全国各地放映美国影片,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进入伊朗领空和领海。

美国总统卡特发誓他将保护人质的生命,但是他能做的却很少。起初,伊朗政府否认占领大使馆的行动是政府的官方行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声明逐渐消失。1980年2月,伊朗向美国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作为释放人质的条件,其中包括:遣返被废黜的国王,向伊朗做出一些外交姿态包括为此前美国在伊朗的一系列行为,特别是美国在1953年支持反对摩萨台的政变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干涉伊朗。卡特知道他不可能满足伊朗人的要求,便决定通过诸如瑞士等第三国政府的途径,公开寻求与伊朗谈判。

别看美伊双方当面锣对面鼓干得挺欢,其实他们都不希望闹到兵戈相见的地步。双方代表进行了多次谈判,经过努力伊朗释放了13名妇女和黑人,但剩下的53名人质伊朗无论如何也不肯释放。条件是,用正在美国治病的巴列维国王来交换。卡特总统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如果交出巴列维将会严重破坏美国所谓“民主政治”的国际形象;如果人质问题不解决,夜长梦多,学生可能加害人质。卡特总统经过与幕僚多次密谋,决定既不交出巴列维,也必须尽快把人质救出来。于是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决定对伊朗来个霸王硬上弓,以武力施压迫其屈服。

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与伊朗断交,对伊朗进一步实行经济制裁,并增派“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开赴阿拉伯海,与停泊在那里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会合,造成大兵压境之势。面对威胁,伊朗根本不吃那一套。伊朗革命委员会号召伊朗人民保家卫国,准备应付敌人的入侵。还组织了德黑兰100多万人到美国大使馆前游行示威。期间,学生发表声明,如果美国胆敢入侵,就杀死全部人质,炸毁大使馆。在这种情况下,美方决定铤而走险,以武力方式秘密营救被扣押的人质。一项代号为“鹰爪行动的跨军种联合秘密营救行动计划出台了。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 6

 

实际上,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就考虑了使用武力营救人质的方案。在政治解决和武力威胁无望的情况下,该方案才被重视起来。根据卡特总统的密令,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被授权拟定了武力营救人质的鹰爪行动”。

准确的情报是制定正确计划的基础。为此,美中央情报局开动了神通广大的情报机器,秘密地搜集到所需情报:人质被分别关押在使馆的两栋楼房里。其中,大使馆办公楼里有31名人质,大使住宅里有19名人质。另外3名人质事发当天正在外交部办事,被关押在外交部大楼内。负责看押人质的主要是警察和学生,戒备程度不高。大使馆外面是伊朗的革命卫队,战斗力较强。德黑兰市还驻有一支高速机动的武装部队,但它远离市区,最快也只能在1个半小时后赶来增援。另外,德黑兰东南部的沙漠地区有两处便于部队隐蔽的地点,那儿土质坚硬,可以承受大型运输机迫降……

根据以上情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琼斯多次召集中央情报局官员,陆、海、空三军首脑以及特种部队高官等研究营救人质的具体行动计划。对突击部队人员的组成编组、营救人质的方式、路线、行动方法、训练准备、行动预案等细节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军史解密)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上) - 7

 

这次营救行动的具体方案分三步:第一步,使用空军的6架C-130运输机,3架为加油机,3架为人员运输机,每架可运载12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装载“三角洲”突击队队员和所需的燃料、设备,从美国本土的波普机场起飞,直飞埃及,在基纳机场加油后,穿越红海,南下进入曼德海峡,绕过哈德角,从查赫巴尔插入伊朗领空,然后直飞德黑兰东南约320公里处的卡维尔沙漠一块盐碱地上。那个地方的代号为“沙漠1号”。与此同时,抽调8架“海上种马”直升机,从停泊在阿拉伯海上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赶往“沙漠1号”会合。

第二步,加油机给直升机加油后,“三角洲”突击队乘直升机,直奔德黑兰东北部山岳地带的另一个隐蔽地——“沙漠2号”。到达后,直升机和突击队员进行伪装,在那里潜伏1个白天。

第三步,C-130运输机于第2天夜间飞往“沙漠2号”。与此同时,突击队员在特工小组接应下,乘预先购置的汽车,秘密潜入德黑兰。到达罗斯福大街后,突击队兵分三路,第1队从大门突入使馆,直奔大使馆办公楼,营救那里的31名人质;第2队从大使馆东侧翻墙而过,直扑大使住宅,营救那里的19名人质;第3队冲向伊朗外交部大楼,营救被关在地下室里的3名人质。人质救出后,各队到使馆附近的体育场会合,在那里登上接应的直升机,撤回到“沙漠2号”。尔后,直升机返回航母,人质和突击队员换乘C-130运输机,撤离伊朗。

届时,卫星和高空侦察机将为突击队提供情报和通信保障。从航母上起飞的F-1A“熊猫”战斗机群沿伊朗边境上空巡逻,如有意外,它们将对伊朗空军实施压制和对其战略目标进行攻击,以掩护突击部队。此计划可谓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计划有了,由哪支部队来执行呢?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确定,由新组建的“三角洲”突击部队担任此次营救任务。



特种部队素以 "美军的精英"这一美誉自居,而"三角洲"突击队则以"特种部队的精英"自居。这是由于"三角洲"部队的所有队员,都是在美军两支最大的特种部队——"游骑兵 "和"绿色贝雷帽"中挑选出来的。 "三角洲"部队规定,符合以下条件者才能提出申请加入该部队: 年龄在22周岁以上,服役满两年的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军人;除精通自己的军事专业外,一般军事技能必须达到110分或者更高;具有空降能力或者曾经接受过空降训练;个人经历清白,服役期间未受过两次以上的纪律处分。

这些只是申请加入三角洲部队的前提条件。那么,想要加入三角洲部队,还要经历哪些魔鬼式的测试?三角洲部队成立的第一次实战——拯救德黑兰人质行动,为何还没正式开始,就以惨败结束?军史解密,明天李涵继续为您讲述:第一次行动就折戟沉沙的三角洲部队(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