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8.4°C-11.4°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2017-06-05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评论0条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

朝鲜战争中美军利用其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线发动了“绞杀战”

本文首发于《世界军事》2017年第3期(2月上),经公众号“深度军事"(微信ID:shendujunshi)授权转载。

美军为什么要发动“绞杀战”


在1951年夏季的朝鲜战场上,地面战线已经逐渐趋于稳定,7月10日,美方开始同中朝方面举行停战谈判。但是美国并不想就此彻底放弃战争,他们希望在战场给中朝方面施加压力,从而在谈判中赢得主动,迫使中朝方接受其停战条件。


 7月13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要求空军“在此谈判期间,应采取行动以充分发挥空军威力的全部能力”。8月初,“联合国军”空军制定了“空中绞杀战”的计划,也就是从空中封锁朝鲜北部铁路交通运输线的计划,切断前线志愿军的补给,削弱志愿军的战斗力,从而使战局向有利于美军的方向转变。这种以空中力量集中轰炸对方的交通线以切断对方的补给和阻绝部队的调动,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曾经多次采用,如1944年4月在意大利战场,盟军进攻德军据守的“古斯塔夫防线”接连受阻,英美空军便对德军铁路运输线进行了为期54天的空中封锁作战,总共出动飞机5万架次,总投弹量为12372吨。基本切断了从意大利北部通向罗马的3条铁路线和东海岸铁路线,炸毁桥梁48座,摧毁德军卡车1.8万辆。5月21日,德军被迫从“古斯塔夫防线”撤退,空中封锁对破坏德军交通运输、削弱后勤补给和限制德军机动等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


到了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时,对法国西北部地区的铁路、公路交通进行了持续五个月的空中封锁战役,出动飞机约7万架次,投弹约13.6万吨,炸毁重要铁路枢纽50余处、桥梁80座、火车头近2000个、火车车厢约3万节,给德军的交通运输和部队调动造成了极大困难,对于登陆作战的成功作用非常巨大。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2

诺曼底登陆行动中美军对法国西北部铁路交通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空中封锁


美军对这种以铁路线为主要目标的空中封锁战役,形象地称之为“绞杀战”,或者叫“窒息战”。正是基于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因素,美军才决定在朝鲜战场上发起“绞杀战”。


在1951年上半年,“联合国军”空军总兵力为19个大队,各型作战飞机约1100余,连同海军的作战飞机共计1400余架。为了发动“绞杀战”,美军增加了飞机数量,总兵力增至24个大队又10个中队,各型作战飞机达到约1700架,而且用最先进的F-86E型全面替换了F-65A型。


1951年8月18日,也就是美军地面部队发起夏季攻势的同一天,美军包括空军、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在内的所有空中力量,除了少部分直接支援地面部队外,几乎将80%以上的力量全部投入到了以铁路线为目标的“绞杀战”中。在兵力分工上:美空军第五航空队负责切断朝鲜北部的铁路线,集中轰炸宜川至肃川、熙川至顺川之间的铁路干线;美军轰炸机指挥部的B-29轰炸机主要轰炸宜川、新安州、顺川和平壤等地的重要铁路桥梁;美海军航空兵负责封锁朝鲜沿海地区的铁路线。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3

美军从1951年8月开始对朝鲜北部交通新发起“绞杀战”


为什么“绞杀战”的重点在“三角地区”

战役开始前,美军对朝鲜战场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前线约有60个师,每个师每天最少需要40吨的补给物资,总共2400吨。如果以汽车运输的话,算上往返时间,至少需要6000辆卡车。如果采用铁路运输的话,只需要120节车皮就够了。可见铁路运输远比汽车运输要来的经济和有效率,所以美军将“绞杀战”的重点确定为铁路线。


在朝鲜北部共有7条铁路干线,其中南北走向4条,东西走向3条,总长约1200公里。在平壤以北清川江以南地区,是朝鲜北部铁路交通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交汇地区,尤其是新安州、西浦和价川为三个端点的“三角地区”汇集了南北走向的京义线、满浦线和东西走向的平元线、价新线,特别是平元线是连接东西海岸的唯一一条东西走向铁路干线。因此,这个“三角地区”就成了朝鲜北部铁路运输最为关键的咽喉所在。自然也毫无悬念地成了美军“绞杀战”的重中之重,美军每天对这一重点地区的空袭都在200架次以上,并且在“绞杀战”开始后逐步压缩重点攻击的范围,在京义线最后就压缩到317公里到318公里的1公里地段,在满浦线最后压缩到龙源里至泉洞间29公里地段,就在这样短短1公里的地段上,每天轰炸都在五次以上,每次轰炸都在50架次以上,反复猛烈轰炸,以达到彻底中断铁路线的目的。


小小的“三角地区”铁路线总长还不到80公里,只占朝鲜北部铁路总长的6%,但在整个“绞杀战”期间遭到空袭破坏就达2000处次,占到全部被破坏铁路处次的45%。在四个月中,美军就在“三角地区”投下3.8万枚炸弹,平均每半米铁路线上就落弹1枚!


不巧的是从7月下旬开始,朝鲜北部又爆发了4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公路、铁路和桥梁受到很大破坏。美军几乎同时发起的“绞杀战”,对志愿江来说,真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美军每天出动多批次的数十架次大编队,集中轰炸铁路、公路、桥梁、物资、车辆和人员,不但使用高爆弹,还使用了“蝴蝶弹”和定时炸弹。“蝴蝶弹”其实就是子母弹,每枚母弹在空中就释放出数十乃至数百枚小炸弹,小炸弹在空中自动打开折叠的弹翼,随风飘落,酷似蝴蝶翻飞故此得名,落地后只要旁边有人员或车辆经过就会感应起爆。而定时炸弹的起爆时间大多是随机的,有的20分钟后爆炸,有的半小时爆炸,有的一小时爆炸,对于在轰炸后进行抢修的危险性更大。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4

美军的“蝴蝶弹”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5

志愿军在拆卸美军投下的定时炸弹


双管齐下的防空作战

在洪水和美军“绞杀战”的双重影响下,朝鲜北部铁路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在“三角地区”从9月到12月,四个月时间里总共只有28天是通车的,直接导致志愿军一线各军一度存粮不足一周,二线各军存粮也不足半月。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中央军委迅速指示全面展开反“绞杀战”斗争。


当时志愿军空军共有12个装备米格-15的歼击机团(旧称驱逐机团),共约300架,不过其中只有4个团训练比较充分,之前也曾参加过空战锻炼。其余8个团训练时间就相对更少,在米格-15上的飞行时间平均还不到20小时。从9月开始志愿军空军在苏联空军的带领下,采取以师为单位轮番入朝,由少到多,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办法,投入到反“绞杀战”作战。苏联第64航空军下辖歼击机3个师7个团,共约200架,也参加到了防空作战中。在9月25日就爆发了双方总共有250架飞机参战的大空战,在接下来的26日、27日又连续发生了大规模空战,在这三天里,美军就被击落26架击伤7架。正是由于志愿军和苏联空军的并肩作战,在四个月里总共击落美军飞机72架,沉重打击了美军,对美军的空中优势造成了巨大挑战,“米格走廊”的说法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渐叫开来。美国空军的战史这样描述:“共军米格机由于数量上的优势,所以11月份在平壤以北取得了主动,而联合国军的飞行员只能对共军飞行员的进攻进行抵抗而已。”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6

志愿军的米格-15战斗机全力投入反“绞杀战”


“绞杀战”开始时,志愿军总共有高炮部队4个师又3个团和50个独立高炮营,共装备大口径高炮72门,小口径高炮733门。9月,志愿军将朝鲜北部铁路划分为四个防空区,并将原来用来掩护修建机场的高炮部队也大部分转用于掩护铁路线,使掩护铁路线的高炮部队达到了11个团和11个独立高炮营,占全部高炮兵力的70%。根据以集中对集中的原则,掩护铁路的高炮部队中有三分之二部署到了“三角地区”。另外又调来2个高炮团和6个独立高炮营负责掩护“三角地区”的桥梁。随着在“三角地区”高炮部队实力的增长,美军在这一地区进行轰炸时的损失急剧增加,12月就被志愿军高炮部队击落38架,击伤68架。因此美军被迫从12月底开始放弃了对“三角地区”的集中轰炸,改为对其他地区进行机动重点攻击。敌变我变,志愿军的高炮部队也改变了部署,开始以“重点保卫高度机动”的方式,兵分两路一部分负责掩护重点目标,一部分进行机动作战,以此来弥补掩护范围大高炮数量不足的缺口,负责重点保卫的高炮部队以保卫目标的安全为第一目标,负责机动作战的高炮部队则以击落敌机为第一目标。在整个反“绞杀战”期间,志愿军高炮部队总共击落敌机200余架,击伤1000余架。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7

志愿军高射炮的主要力量都用来掩护铁路线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8

志愿军反“绞杀战”的防空部署


双管齐下的防空作战

在防空作战有了成效之后,志愿军随即投入铁道兵部队抢修被炸坏的铁路。首先给在朝鲜的铁道兵部队补充了9000人和5个成建制的新兵团,使铁道兵总兵力增至6.5万人,其中在“三角地区”就投入了志愿军铁道兵1个师和人民军1个铁道联队,采取分班轮换昼夜不停地抢修,于10月7日恢复了“三角地区”的全面通车,在10月16日到22日的一周中,就通行列车1947列,超过了9月下半月和10月上半月的总和。此后,由于美军加强了空袭力度和强度,“三角地区”的铁路运输再度中断。11月,志愿军向“三角地区”增调铁道兵1个团、工程总队1个大队和人民军1个铁道联队,加强抢修力量。同时采取了很多应急抢修方法,比如以枕木排架代替大弹坑填土,再比如在抢修桥梁时采取了“爬行桥”、“水下桥”,甚至在夜间修复通车后天亮前主动拆除工字钢梁等重要部件,造成没有修复的假象,美军自然也就不会再来轰炸没有修复的桥梁,避免了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到第二天夜间再重新装上,又可以迅速通车。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9

志愿军正在抢修被炸毁的桥梁


铁道兵部队在抢修中创造和完善了一整套的战时抢修方法,确定了先通车后加固,先简单后复杂,确保重点等原则。抢修的便桥、便线都只要达到最简单的修复标准,能维持三到五天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就在和美军轰炸-修复-再轰炸-再修复的反复斗争中赢得了胜利。


铁路抢修通车后,立即就是更为紧张的抢运了。铁路运输部门创造了很多非常有效的抢运措施,如“片面运输”,就是在某个时间段里实行全部向一个方向的单向运输,这样前后两列列车的间隔被缩短到5分钟,使发车数几乎达到正常情况的一到两倍。如果在“片面运输”的基础上再进行“合并运转”,也就是将两三列列车合并为一列列车,用两三个火车头拖挂,就可以发挥出最大的突击抢运效率。


 而“顶牛过江”更是极具智慧,由于铁路抢修特别是桥梁的抢修,只要求达到最低的通行标准,通常只能通过比较轻的车厢,所以就发明出在只能最低限度通行的桥梁上,将火车头改到整列火车的最后,将列车顶推——而不是正常情况下在最前面的拖拉——到对岸,然后对岸的另一个火车头就在岸边等着,直接挂上列车的最前面,再将整列车就像正常那样拖拉走。这种方法就是火车头根本不用上桥,就能将列车后顶前拖地过桥,在桥梁抢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得到了苏联专家的高度评价。


此外,还组织了“当当队”,在夜间无灯光情况下引导列车通行,一举解决了夜间无灯光运输的难题。当时美军飞机都没有装备夜视设备,夜航飞行员数量也不多,所以夜间无灯光通车就可以在美军飞机难以发现的情况下保证了夜间运输。


公路运输也是美军“绞杀战”仅次于铁路运输的重要目标,而且朝鲜公路整体路况较差,除大城市附近是柏油公路外,绝大多数公路为碎石和泥土路面,很难进行大规模公路运输。因此,从1951年9月开始,志愿军司令部命令全军除直接担任作战任务的部队,其余部队在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统一组织下,全部投入护路抢修。至12月底,志愿军和人民军共计投入157万个人工日,整修公路31条,新辟公路7条,总长度达2450公里(其中新修290公里),修建桥梁、涵洞1206座。经过整修,公路路况普遍得到较大改善,同时在公路两旁修建了8000余个汽车掩蔽部,便于汽车在遭遇美军飞机轰炸时就近隐蔽。


另外,为保证公路运输的安全畅通,志愿军在主要公路干线上设置了对空监视哨,平均2000米就设立一处哨位。对空哨除了负责在美机临空时鸣枪报警,同时也担负防范敌特、引导汽车隐蔽、维持交通秩序以及清扫美机投下的定时炸弹、蝴蝶弹、三角钉、四角钉等。1951年下半年担任防空哨的兵力达到12600余人,设哨里程由2100公里增至2500公里,总共设置1308个哨位。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0

在保障公路交通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对空监视哨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1

专门用于破坏汽车轮胎的四角钉


采取这些措施后大大减少了汽车损失,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率。汽车每季度损失率由入朝初期的近50%,降到1952年第一季度的6%;公路运输能力,1951年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提高了95%。


正是由于防空、抢修、抢运三位一体的措施全面落实,到1952年初,美军原计划90天的“绞杀战”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只得延长到了1952年7月,几乎持续了将近一年,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联合国军对铁路线进行空中封锁的成效从1952年1月以后就越来越少了,事实证明历时十个月的空中封锁,并没有达到将龚军挫败到足以迫使其接受联合国军停战条件的地步。尽管实施了绞杀战,共军的地面部队依然稳步地得到了补给。”


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格里特在1952年5月31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尽管联合国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军的供应,但共军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完全毅力,把物资送到了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在整个绞杀战期间,美国空军的飞机(不计海军的作战飞机机)平均每天出的300余架次,但这样大强度的轰炸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李奇微都认为,“第8集团军正面的敌军具有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大得多的、发动攻势的潜力。”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2

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从1952年5月起,美国空军将轰炸重点转到了北方的工厂、矿区,基本停止了对朝鲜北方铁路的空中封锁行动,也就是说志愿军最终赢得了反“绞杀战”的胜利。


好 文 推 荐


如果穿越回1937年,小人物的你该如何安排人生?

我们假设你今晚昏昏睡去,第二天一早突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80年前的1937年。你具有这80年来的所有信息和见识,你的人生路会变怎样呢?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3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考中状元、迎娶公主,登上人生巅峰?醒醒吧,我要告诉你一点真相

从唐代武德元年孙伏伽成为唐代第一科状元开始,到清末1904年最后一次殿试刘春霖成为末代状元为止,根据现存史料统计,一共出现过591名状元。但绝大多数状元都籍籍无名。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4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Q&A | 为什么青岛啤酒那么有名?

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一次省港两地交流会上说了一句话“外国人认识中国通常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另一个途径就是通过青岛啤酒。”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5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绞杀战:志愿军如何粉碎美军屡试不爽的杀手锏? - 16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ID:gjrwls

长按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