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5.0°C-9.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2022-04-27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前几日,一条人物采访登上了热搜:" 反诈老陈 " 被网暴逼着辞职。

因为穿着制服直播,和其他搞笑博主连麦宣传国家反诈 APP 而出圈的反诈警官老陈,在被捧上了云端 7 个月后,陷入非议的泥沼。

老陈在百口莫辩中宣布辞职,又一个 " 红人 " 在全网瞩目中,由夸赞的高台中走下。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1

" 反诈老陈 " 当过兵,缉过毒,是反诈大队中的一员。

为了提高大家对网络诈骗的警惕,防止个人财产失守,老陈想过很多办法,最后尝试进入视频直播领域。

去年 9 月 2 日,老陈无意中连麦到了穿着古装的搞笑博主 " 西厂公公 "。" 西厂公公 " 乍一看对面穿着制服的老陈,吓得心慌腿软口吃,卯足劲儿解释自己没做坏事。

一个正气凛然,一个邪气四溢,产生了奇妙的戏剧效应,加上连麦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重视网络诈骗,更让整场连麦的调性直接 " 升华 "。

大家看直播回放,被逗得哈哈大笑。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2

在火上热搜之后,流量随之而来,老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扶持和展示机会,便于反诈事业的宣传之余,也把自己暴露在了越来越多人的审视中。

后面的一系列事件:和明星夫妇连麦;公益直播没关打赏;把打赏所得全部捐赠;" 劝降 " 柬埔寨主播……

不论做得妥与不妥,初衷到底是什么:同一件事千人眼里有千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解读,非议随之而来,老陈再怎么解释也堵不住网友的挑刺:

他飘了、变了、红了就赚钱去了、脱了这身制服他什么也不是……

源源不断的投诉和举报涌向老陈和他所在机构,压力之下,老陈辞职。

但——蝉主这一次要说的,不是网暴。

网络暴力,不过是这个时代群体情绪的其中一个切面。

我们借由老陈或者随意一起 " 网暴 " 事件,来谈谈沸腾的舆论场背后的,焦灼。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3

表达的 " 尺度 ":

质疑,批评,网暴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被愈发频繁地提起,这个现象被普及并得到重视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逆反。

" 当代网民看到网暴就 high。"

" 网暴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 网暴已经沦为了某些人的挡箭牌。"

更多人是真切地感到困惑:难道但凡开口评价,表示异议就等于参与网暴吗?

合理质疑,提出批评,网络暴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界限在哪里?

合理质疑,重点在于 " 合理 "。

比如怀疑学术造假,产品伪劣,那就 po 论文查重,甩质检报告。一旦得到证实,见好就收,绝不撒泼纠缠;

提出批评,是就事论事,不迁怒。

比如某某技艺超强,实力斐然,但言行举止上略有瑕疵。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批评是为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对其一棍子打死,把过往的成就全盘抹杀;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4

而网络暴力,从骨子里就自带偏见和恶意。

常见的话术有:

看到女孩不穿内衣,穿吊带衫,发性感自拍,就造谣别人出来 " 卖 ";

女孩升职加薪 / 开奔驰住豪宅,不经考证就指认对方 " 靠男人上位 ";

看到科研学者买奢侈品开豪车,就是贪慕虚荣,生活腐化;医学专家提的主张不合心意,就是沽名钓誉,崇洋媚外……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5

在这类人眼里,脑海中对一切都抱有浅薄的认知:

女人应该这样,公众人物应该这样,媒体人应该这样……但凡你和我认知里的刻板印象有一丁点出入,那就是你有错。

蝉主的后台,也常常会发生戏剧的一幕:

写某些话题的时候,有人欢欣鼓舞,将我引以为知己;哪天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和态度,会收到类似的威胁:" 你居然写了这个 XX?恰烂钱!取关了!"

判断一件事一个人的标准不是客观的对错,而是自己的好恶。

他们学不会平和对话,也不懂兼容并包的重要。

脑海里溢满了党同伐异的戾气,和以偏概全的恶意揣测,为了发泄而攻击。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6

在网络暴力这个议题上,我们有过太多惨痛的记忆。

崔雪莉,具荷拉,乔任梁;

德阳安医生,寻亲刘学州,200 元上海女孩……

而有一些非议虽然不至于造成死亡,但语言背后裹挟的情绪也的确如同刀片一样,令当事人心寒,也让整个舆论场加速恶化。

在社交平台上," 造神毁神 " 事件正在无止境地循环。

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个体都有以往不敢想象的被关注的机会,但这种 " 瞩目 " 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一个被镁光灯短暂照耀的人,都像是在走钢丝。

在所有非议的旋涡里,被评价的当事人觉得委屈:" 他为什么不能理解我?"

有时候评价他人的旁观者也觉得委屈:" 我就是觉得有问题,为什么不能说?"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7

每一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都认为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正当性:自由表达而免于恐惧的权利,和提出异议致人受伤的事实,似乎是不可调和的。

但很多人都忘了:

质疑的目的是确认真伪,批评的目的是敦促改进,网暴的目的是:破坏和毁灭。

而有一些评价,它的发心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我捍卫每个人发声的权利,但也想给大家摁下刹车:

请多表达。

但每次表达,也请慎重。

泥沙俱下的舆论场,

所有人都被裹挟。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在重塑所有人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从图文过度到视频,音像内容比以前那种经过二手处理加工过的文字冲击性更大。

即时信息透过屏幕扑面而来,不论是远方的哭声还是笑声,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临场感。

这种短平快的冲击也在提高我们的情绪阈值:刺激,更刺激;狗血,更狗血。情绪接收的沸点越来越高,发泄出去的情绪也越来越浓烈。

作为资深互联网冲浪 er,时常感受到焦灼感正在弥漫。

被裹挟,被席卷,个体的真实声音被时代统一的声浪没顶而过。

声浪从何处来?

来自其他汇集而成的无数个个体。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8

来看看当下标志性的网络热词 ——

人设,立场,对立;挖坟,收钱,洗白……

泥沙俱下的舆论场,大家好像随时能为任何一件事情吵起来,对立和撕裂的情绪愈演愈烈。

有人享受其中,并乐于加入这场狂欢,趁乱发泄自己的暴戾;有人主动闭麦,卸载 APP,人为构筑一道防御的墙。

近两年在互联网上,有这样一个趋势:

公众人物越来越 " 假 ",普通人也不太说话了。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把自己的社交账号设置为三天可见、半年可读。大众的表达欲从克制到消失,仅仅不过数年光景。

为什么?为了自保。

你 16 岁的时候年幼无知在朋友圈 / 微博 /QQ 空间说过的混账话,可能会在 10 年 20 年后变成攻击你的靶子——

以凡胎肉身去抵御无死角的审视和攻击,几乎很难从严苛的网络环境中 " 幸存 "。

没有人能经受得住这样的 " 挖坟 ",说多错多,所以只好不说。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9

更别提如今网络暴力的升级,跨越了网线从三次元到现实生活。成为 " 人肉搜索 ",狂热举报爱好者的自以为拥有权力的虚幻权杖。

当 " 人肉 " 和 " 举报 " 被滥用的时候,狭隘,专横,反智,非理性的黑色情绪,也一定会如同病毒一样蔓延:吞没他人,反噬自身。

一部分网友的狂热,让另一部分网友滋生人人自危的恐惧。

曾经那些把社交媒体当日记本在写的公众人物 " 消失了 ",如今主页上只剩下大段营业广告,冠冕堂皇的溢美词,和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大家很喜欢翻出十几年前明星发的那条微博:" 妈的,最烦装逼的人 ",怀念那个辛辣恣意的、畅所欲言的年代。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10

以前的艳压都明目张胆,爱憎都写在脸上——欲望不美,但欲望真实。

越来越多人不敢说 " 人话 ",因为人是欲望的集合体,必然包含:贪、嗔、痴、爱、恨、恶、欲的私欲和动物本能。

可是这个时代不欢迎 " 真实 ",只要 " 完美 "。

而对正确三观的过分追求,必然会带来伪善。

世界上没有 100% 完美不出差错的人,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他装出来的。

“全网刷屏后,他这就飘了?” - 11

虚 vs 实,对 vs 错,发声 vs 自保,理智 vs 感性,每一个区间都不是泾渭分明的,存在大量模糊晦暗的真空地带。

在网络被普遍使用,大众对网络依赖性极高的当下,开通一门《互联网生存指南》教程的必要性,正在从笑话变成课题。

泥沙俱下的舆论场,我们就像在驾船行驶在一条看似平静实质充满暗礁旋涡的河流中,稍不留神就会翻船。

而我们能做的也唯有:保持警惕和自省,小心驾驶。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