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3日 13.9°C-16.6°C
澳元 : 人民币=4.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

2022-04-15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人纵使无恶不作,可他们依旧活得很好,难不成这句话是假的?

其实,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

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过去曾有一项心理学的调查研究,在美国的Yale University内,一群学者对人类死亡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他们找到了不同国家,种族,身份和背景的人,并整理了他们的生前经历,学者们发现,乐于助人并且心地善良的人,其健康状况和寿命时间显然高于无恶不作的人群,二者的死亡率更是相差4~5倍。

什么叫做恶人呢?什么是做坏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一些坏人大奸大恶,他们的内心毫无人性的善良和道德,还有一类人则是阴险狡诈的小人,他们的私心较重,更贪图私利。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 - 1

大奸大恶的属于少数,大多数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恶人属于后者,也就是作恶的小人,他们的手段常常很阴险,总是让人防不胜防,一旦这类人的真实嘴脸暴露出来,他们便会遭到众人的唾弃,而这也正是恶因出恶果的典型例子。

当面一套,背面一套,阳奉阴违

那些阳奉阴违的小人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面对领导或是顶头上司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十分敬重真诚,看上去掏心掏肺,对于领导交代下的任务,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满口答应。

然而这类人事后并不会主动完成任务,而是把重活累活都推脱给其他人,甚至用别人的劳动成果向领导邀功。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 - 2

这类小人心里只有利益,察觉到有利可图时,他们的态度便十分恭敬,然而在面对毫无利用价值的同事时,他们又格外的高傲自负,丝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如果你长期和这种人打交道,他们的行为举止很有可能影响到你,尽管刚开始的你无欲无求,品行纯善,可在浑浊的环境之中,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要么别人伤害你,要么你伤害别人。

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其深重,那些阳奉阴违的小人也许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只可惜他们未能坚守住本心,最后成为了两面三刀的人。

善恶,因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阳奉阴违的行为又是如何通过后天塑造而成的?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 - 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性格一部分来自于遗传的基因,一部分来自于环境的塑造,大部分阳奉阴违的小人特别喜欢嫉妒他人,一旦他人得到了他未曾拥有过的东西,他便使出浑身解数去陷害对方。

这类人很容易被看透,只要你和他们相处一段时间,便能对他们的为人一目了然。这类人朋友很少,毕竟大部分人在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之后都会主动的远离。

忘恩负义

这类人就如同农夫与蛇中的蛇,明明别人帮了他,可他却反咬一口。

忘恩负义的人通常觉得别人帮助他是理所应当,完全不曾想到别人释放出的善意源自于对方善良的内心。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 - 4

不仅如此,就算别人对他提供了帮助,他们还是坚持认为对方想要害自己,属于典型的被迫害妄想症和偏执型人格障碍。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是多面体,都有善良和阴暗的一面。就以欲望为例,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如何追求欲望,每个人却都有着不同的抉择。

有的人可以超越本我,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他们压制住欲望之后,便可以成为符合社会期待的人。

而在追逐欲望的过程当中,有些人不懂得适可而止,他们只会顺从自己的本心,一味的追逐着俗世的浮华。

忘恩负义的人由于不懂得感恩,他们在社会上永远走不长远,纵使眼下的他混的风生水起,但总有一天,其真实面目会暴露在所有人的眼前,届时无人再去相信他,也无人再去帮助他。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 - 5

佛家思想提出有因必有果,这不仅仅是传说,如果你坚持行善,你的磁场和运气都能得到相应的改善,也许还能像实验中所表明的那样获得更长的寿命,可若你经常做恶,早晚有一天会恶报缠身。

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因果报应这一概念的呢,如果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内容,不妨在评论区下方共同探讨一下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