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8日 8.4°C-12.6°C
澳元 : 人民币=4.76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2022-03-26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

这两年啥事没干,光见证历史了。这不,我们又见证了一个历史:21年后,全球录制音乐产业总收入首次超过了1999年的巅峰期。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2

IFPI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球音乐产业总收入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超过了1999年的241亿美元。

1999年是音乐产业的历史巅峰,尽管未计算通货膨胀,但从数据上看,音乐产业已经彻底走出低谷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划出了新的成长曲线。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哪怕你再年轻,大概也会记得,仅仅在六年前,谈到音乐产业,舆论场里哀鸿遍野。“音乐已死”、“唱片已死”、“音乐产业已死”等字眼反复出现在媒体上。

音乐产业是怎么熬出头的?让我们来重新回顾一下。

A低谷

2014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四届年会”上,当当网董事长俞渝在演讲中表示,音乐行业受到互联网的严重冲击,已经死去,图书行业不能重蹈覆辙。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3

由此可见,音乐产业留给外界的印象何其悲催。

实际上,IFPI的数据显示,2014年正是全球音乐产业的低谷,那一年,全球音乐产业总收入是142亿美元,比1999年下跌了41%,实体唱片收入更是下跌了74%。

1999年,音乐产业总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实体唱片收入,站在唱片公司的角度看,音乐产业的滑坡确实挺可怕的。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4

IF PF《 全球音乐报告2022 》

音乐产业是怎么跌到低谷的?起点是2000年。2000年,NSYNC的专辑《No Strings Attached》还创造了一个新纪录,正当业内欢欣鼓舞的时候,崩盘随之而来。

原因大家可能都知道,“都TM赖互联网。”传统唱片业不但低估了新媒介的冲击,也不知道如何利用新媒介重构商业模式,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产业一点点垮掉。

这个趋势,国内外是一样的,但中国市场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一方面,中国是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国家,另一方面,相比欧美,中国的唱片业起步较晚,根基不牢,更容易受到新媒介的侵蚀。

这一点在彩铃上表现得格外明显。2005年,“彩铃一响,黄金万两”,随后,媒体上便有报道,“唱片消逝”。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5

现在回顾那段时间的媒体报道,关于音乐音乐产业,只能读出一个字,丧。

歌手张信哲说:“我非常灰心的是2000年那段时间。我还在索尼,两年换了4个team,一首歌都没录出来。公司也在不断合并、重组。整个产业乱了,原来有规律的世界崩塌了。(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媒体人马世芳说法:“台湾唱片工业的毁灭大概是2001、2002年,MP3是一个事,但是唱片工业本来体质的弱点,因为MP3也就浮现出来。”(摘自《青年BLEU & BOOK》

曾任滚石唱片CEO的陈勇志说:“大概这五年来,整个唱片市场营业额是跌了四成到五成,本来我自己觉得03年是谷底,可是04还是掉了10-15%。”(摘自《滚石访谈录》,陈勇志后来离开滚石创办了“相信音乐”)

歌手游鸿明说:“早在2004年的时候,我就曾说过唱片业迟早会崩盘,当时很多人还很惊讶。然而两年后的2006年,唱片行业的越发萧条,大家似乎才第一次意识到唱片业发展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摘自《成都晚报》)

2009年,老牌歌手黄舒骏在上海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说:“唱片业已死,现在每一首歌都让我听不懂。”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6

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音乐产业仍然举步维艰。2011年,宋柯转行卖烤鸭的事件闹得坊间沸沸扬扬,媒体免不了又喊出了“音乐已死”。

不过,IFPI的数据上看,从2011年开始,中国音乐产业开始恢复增长。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7

B复苏

从IFPI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产业发展的变迁。

IFPI现在发布的年度报告叫《全球音乐报告》(Global Music Report),但在2016年之前,IFPI主推的年度报告是《数字音乐报告》(Digital Music Report)。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8

《数字音乐报告2015》封面

这份报告从21世纪初开始发布,由此可以看出IFPI已经意识到产业的巨变——数字经济成为复苏的驱动力。

2015年,IFPI最后一次发布《数字音乐报告》,从2016年开始,《全球音乐报告》上线。

2015年正是全球音乐产业的转折点,在连跌了十多年之后,2015年,全球音乐产业出现小幅回升。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9

IF PF《 全球音乐报告2022 》

而复苏的趋势其实在2014年就已经初显端倪,IFPI的《数字音乐报告2014》提到,当前各大唱片公司都在积极借助科技来摸索音乐营销的新模式,相比前几年唱片公司对互联网采取“围堵”策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更积极的信号则是流媒体收入的快速增长。2015年,音乐的流媒体收入同比增长了47.3%,随后进入了一个爆发期。2016年,流媒体收入增长率高达67.9%,2017年,流媒体收入增长率也达到40.4%,并且首次取代实体唱片成为全球音乐产业的支柱。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0

从此,趋势已经显而易见,流媒体成为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而过去几年来,这个“新引擎”也确实带动了音乐产业收入快速回升,并最终在2021年创造了新历史。

中国音乐产业的事情也不外乎于此,而且,更加引人瞩目。在全球音乐产业复苏的场景中,在IFPI的数据里,中国成为发展最快的音乐市场之一。

2015年,中国录音音乐产业的增长率高达63.8%,世界排名也上升到第14位。2017年,中国首次进入世界前10,增长率高达50%,2018年,中国升到了世界第7, 2021年又升到第6位。

中国音乐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因,新观已经分析过很多次,一是正版化,二是流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帮助音乐连接到了更多用户,而正版化则为付费率的不断提高提供了保证。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1

相关阅读:超越韩国,中国做对了什么?

IFPI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录制音乐产业收入89.2%来自流媒体,这个数字在去年超过90%,由此可见数字音乐发展给中国音乐产业带来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IPFI的报告显示,音乐产业的复苏已经不仅局限于流媒体增长,2021年,全球实体唱片收入也出现了增长,这是21世纪以来的首次,而且还是黑胶唱片和CD收入双增长,这在IFPI的报告中是前所未有的,毕竟,黑胶在1990年代中后期便逐渐退出市场。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2

2021年内全球黑胶和CD销量数据(IFPF《全球音乐报告2022》)

数字音乐和实体唱片的全面增长,这对于全球音乐产业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如果这个趋势能持续下去,音乐产业无疑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C未来

对于音乐产业的未来,业内人士比较乐观。一位业内人士对新观表示,传统唱片业过于依赖热门艺人的唱片销售,相比之下,订阅模式带来的收入更加稳定和可控。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3

IF PF《 全球音乐报告2022 》

想想也是,包月才十来块钱,一般也不会有人取消,相反,包月用户量还在快速增长中。IFPI报告称,中国的订阅(包月)用户已经破亿了。

只要流媒体订阅用户持续增长,音乐产业就不用担心收入来源。尽管在流媒体平台上,流量仍然向少数人倾斜,但对于手里掌握海量优质版权的音乐公司来说,“躺赚”已经成为可能。

据音乐产业媒体MBW的计算,2021年,“音乐三巨头”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和华纳音乐每一小时的收入高达260万美元,每天的收入高达6330万美元,这无疑得益于流媒体。

不只是收入可控,“造星”也越来越可控。传统唱片业时代,市场全靠猜,发行十张专辑,通常只有一张能盈利,如今,借助大数据分析,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艺人有流量能赚钱,唱片公司用人工智能算一算就知道了。

近年来,借助大数据分析来挖掘新人新作,已经在音乐产业里被普遍使用。据外媒报道,2020年,华纳音乐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数据签下的艺人是2019年的两倍。

收入模式和造星的可控性,让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稳定,社交短视频这样的新媒介又充当了流量的加速器,流媒体的前景也被普遍看好,高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音乐流媒体用户将超过12亿,收入翻一番。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4

更大的增量可能来自外部,首当其冲的是游戏公司。

去年,拳头游戏(Riot Games)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厂牌,不久前,Epic Games收购了Bandcamp。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选择在游戏里举办演唱会。看起来,游戏和音乐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融合。对于音乐来说,能够融入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的游戏市场,无疑等于抱上一条大腿。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5

相关阅读:游戏公司收购Bandcamp,有钱途

不仅如此,“三巨头”都在布局NFT、元宇宙、web3,都在想方设法地进入虚拟娱乐领域。音乐公司已经吸取了当年围堵互联网的教训,开始主动拥抱新媒介和新技术,这当时是好事。

另一个不用忽视的市场是“创作者经济”,其实就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升级版。如今的创作者,对工具的要求和创作能力,比当年UGC里的U高多了,对于行业来说,为这些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工具,将为音乐拓展出更大的市场空间。

终于,音乐产业熬出头了 - 16

相关阅读:一年新增300 万创作者,Spotify的未来是“创作者经济”?

当然,物联网和虚拟人也是可以想象的市场空间,特斯拉正在变成移动的KTV,虚拟艺人正在社交网络里圈粉。

发展到今天,版权的数字化,让音乐成为了一把能打开各行各业的外能钥匙。过去,音乐只存在于电台或唱片店里,如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插上音乐的翅膀,发挥更大的更大的想象力去畅想音乐产业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音乐产业观察”(ID:takoff),作者:亿谦,36氪经授权发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