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5.0°C-9.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2022-03-1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1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493,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对于许多喜欢中世纪战争题材游戏的玩家来说,中世纪战争中各国类型不一、效用不同的兵种,绝对是支持他们一直玩下去的原因和动力之一。在历史上,中世纪时代欧洲各国的军队组成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千差万别,因为经济水平、地形环境乃至文化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各国之间的兵种差别极大,尤其是步兵们,双手长矛、双手剑、矛盾、剑盾、锤斧、弓弩、投石索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但到了近代,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却被打破了,近代步兵方阵中,基本上只剩下长矛兵和火枪兵两种兵种存在,而等到军用刺刀发明后,长矛这种兵器也被淘汰,各国的步兵兵种变得更加单调和一致。那么,近代步兵方阵的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2

就像许多人讲的那样,中世纪时期的战争中,骑兵经常是决定胜负的兵种。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倒塌,传统罗马军团式的重步兵体系在欧洲开始衰落,而这又“使骑兵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效能相对提高了”。这就致使中世纪战争经常被称为“骑士的战争”,缺乏训练、装备的步兵们很难抵抗由贵族、扈从组建的骑兵部队的冲击。这种情况直到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才有所改变,克雷西会战、普瓦提会战的胜利表明,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步兵在相互配合下足以战胜那些看似不可匹敌的法兰西骑士老爷。虽然这时的英格兰并没有建立我们后来所见的长矛方阵,但依靠重步兵、投射步兵配合作战的战术,已经开始对原有的骑兵地位产生冲击。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3

而近代方阵的产生则与瑞士有关。欧洲近代方阵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瑞士长枪方阵。瑞士为多山国家,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当地人常常会以雇佣兵的身份谋生。早期的瑞士步兵使用2.4米左右的长柄钩斧作战,这种后来演化为瑞士长戟的武器并不适合集团作战,因此十四世纪初期,瑞士佣兵们的作战方式与后来的瑞士长枪兵们迥然不同,他们习惯于隐藏在山坡、丛林中,只预留少数部队吸引敌人,莫尔加腾会战中,奥地利重骑兵们就吃过这种战术的大亏。而到了后来,为了适应正面作战,他们才开始大规模使用长枪。山地民兵的特性赋予了瑞士人更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同一村镇或者部落,彼此熟悉并一同参与训练,因此,他们拥有同时期正规军们所没有的凝聚力和训练水平。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4

与当时步兵惯用的阵型不同,瑞士士兵能够组成人数多达2500人的瑞士步兵方阵,为了便于机动,他们以列为编队,各队队长站在第一排,作战时士兵们只需要跟随队长的行动即可保持队形的严整性。不过,和希腊、马其顿将大方阵直线排布的方式不同,瑞士枪兵们的排阵方式更加简单、粗犷,他们不追求完全平直的阵线,因此也无需让己方部队的横向宽度与敌人保持一致。他们通常以三个方阵单元编队,一旦遭遇敌人的袭击就会选择停止行进,方阵里的士兵则按照自己的位置向四面八方放平长枪。如此一来,就不会像希腊、马其顿方阵那样,让侧翼成为致命的罩门。

依靠这种新式方阵,瑞士人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让整个欧洲都感到骇然。1444年的圣雅各布·安德比尔斯之战中,1300名瑞士士兵对战法国王太子率领的3万阿尔马尼亚士兵。结果,在敌我军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瑞士部队在经历法军十字弩手的远程攻击后,依旧消灭了2千阿尔马尼亚人,虽然最后瑞士军队全军覆没,但此战中瑞士人所展现的勇气和战斗力,让王太子路易不得不黯然罢兵。之后的瑞士军队更是如同开挂一般,连续在三次大规模会战中击败了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并在第三次战斗中杀死了这位天选之子(碎颅者成就达成)。这让瑞士长枪兵在欧洲声名大振。在这之后,瑞士长枪兵成为欧洲各国最抢手的雇佣兵战士。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5

不过,瑞士雇佣兵虽然战斗力惹眼,但由于瑞士与法兰西交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瑞士向外输出的佣兵几乎被法兰西所把持。其他国家即使愿意出钱雇佣,也很难获得这些优质士兵的合同。英法百年战争中训练出的精锐炮兵,训练有素的传统重装骑兵,十字弓弩兵,再搭配上机动和冲击力极强的瑞士长枪兵,这一时期,法兰西军队几乎是整个欧洲的顶配。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6

瑞士方阵中,除了我们前面说的长枪兵外,还保留了部分长戟兵,这可能是历史惯性造成的结果,这些长戟兵往往是雇佣兵中的精锐,在有敌人突入方阵后会用长戟劈砍这些闯阵者,凶悍异常。直到刺刀发明之后,瑞士长戟才最终从军队序列中退出。

和瑞士长枪方阵类似,它的两个效仿者西班牙方阵、德意志长矛方阵不约而同的在方阵中保留了其他武器作为辅助。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7

西班牙方阵是第一个完成近战、远程配合的近代方阵系统,瑞士人在布设方阵时,往往只有安排少数十字弩兵作为散兵作为掩护,而西班牙人在复刻瑞士方阵的基础上,还在方阵四角部署了规模可观的火枪手。虽然15世纪前半叶火枪的制作工艺和杀伤力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但帕维亚会战中,西班牙火枪手们就曾经利用战场上的丛林、沟壑地形,将突入战场的法兰西骑士击溃,这也证明了火器对于骑兵铠甲的巨大杀伤力,至此,十字弩、标枪、弓箭这类传统远程武器日渐式微。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8

凭借着火枪手和长矛兵间的配合,西班牙方阵在当时几乎已经成了大杀四方的存在。而除了长枪兵和火枪手外,西班牙人在进行方阵改革之前还大规模使用过剑盾手,这些剑盾手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西班牙驱逐摩尔人的“光复运动”时期,总而言之,崎岖的地形和突袭作战的特点,曾经导致西班牙军队中有将近三分之二都是类似于剑盾手、火枪兵、十字弩手之类的轻装步兵。而这些在光复运动中拼杀的剑盾兵,自然也不会被西班牙人所无视。在意大利战争中,这些经验丰富的剑盾手们会趁对手陷入混乱时突击,以盾牌阻挡长矛的戳刺,突入对手方阵中肆意砍杀敌人。不过,1534年方阵改革后,西班牙方阵中就已不见了剑盾手的身影。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9

德意志雇佣兵的情况和西班牙方阵有些许类似之处,他们同样是依托于长矛和火枪的彼此配合作战,得益于德意志双手剑发展的红利,德意志雇佣兵中存在不少精锐双手剑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少人认为,德意志双手剑士即是“都卜勒剑士”(都卜勒Dopplesoldners为音译,意思是“双倍薪酬”)。但实际上,在早期的德意志雇佣军中,是根据雇佣兵本人提供的装备、武器条件,来确定薪酬。当时一个雇佣长矛兵的装备价格在12 至 14 基尔德左右,而全套甲胄则是16基尔德。按照惯例,能置办起全套装备的长矛兵或者自己购置包含火枪在内的全套火枪手装备的士兵,都可以按月领取8基尔德的佣金。而普通佣兵则是4基尔德,这才是双酬佣兵的由来,因此,除了双手剑外,许多都卜勒剑士也会使用长戟、长柄战斧之类的双手武器。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10

回归正题,在作战时,双手剑士往往会被部署在方阵的两端。他们使用双手剑等武器斩断敌人的矛,在敌人的阵线中打开缺口,并带领后面的士兵将之扩大。

可见,无论是瑞士人还是德意志人,在组建军队时都没有放弃除长矛、火枪之外的其他步战兵种,这是因为,在当时的作战环境下,火枪的威力虽大,但填装困难,射速缓慢,因此双方的交战往往还是以近身战的冲击决定胜负,正因如此,瑞士戟兵、德意志双手剑士,这些经过严苛训练并富有宝贵战争经验的精锐战士,才能在短兵相接中发挥重要的战术作用。随着火枪威力的提升,步兵近身冲击战术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低。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11

按照《西方战争艺术》的统计,三十年战争开始前,长矛兵的薪酬要略高于火枪手或者滑膛枪手,但是等到战争结束,火枪手的工资就已经接近长矛兵的两倍——三十年战争前后,莫里斯火枪轮射战术日渐成熟,古斯塔夫方阵中的火枪兵们从原先的六排压缩为更为密集的三横排,但单位纵列的火力却有增无减。这时的人们已然发现,一群装填熟练、配合默契的火枪手可以极大的提高方阵的火力密度,但长矛兵的作用却相对弱化,他们成了保护火枪兵的配角,只在敌人的骑兵或者长矛兵接近时才能起到作用。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12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对于骑兵部队进行了改良,新式骑兵不再依靠手枪进行半回旋射击,重新拾起旧式骑兵的冲击战术,以浅纵深的列队方式攻击火枪部队的薄弱环节。面对这些战场幽灵,指挥官们往往只能一面进一步强化己方骑兵,以魔法打败魔法,一面训练长矛兵和火枪兵的配合,缩短方阵对骑兵突袭的反应时间,如此一来,许多需要协调配合的兵种,地位就更加尴尬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类型各异、作战方式千差万别的步兵自然也就很难再重归战场,毕竟“时代不同”了。

参考文献:

1.许二斌《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的德意志长矛兵》

2.杨震《14世纪西欧的步兵革命》

3.《西方战争艺术》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披澜读史,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古代方阵步兵的十八般兵器,为何到了近代,只剩下长矛和火绳枪? - 13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