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6.0°C-10.9°C
澳元 : 人民币=4.82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此相士怎么会看出班超会万里封侯的呢?

2021-12-30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此相士怎么会看出班超会万里封侯的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到班超,马上让人想起来几个成语,比如:“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玉关人老”、“代马依风”等等。

这几个成语引发了笔者的联想:一个人拜将封侯然后被光荣地写进史书还不能算是成功人士,要能留下几个成语或者典故,让后世人用起来琅琅上口,那才真正称得是名垂青史了。

班超被人提起最多的是“投笔从戎”。有人说这则典故有点轻视贬低文人的意思,应了唐初大诗人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过一书生”。后世,杨炯的这句诗倒是让文人最耿耿于怀的一句狠话。当然还有写得偏激的,比如李贺的“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到了清代更有人写得自嘲甚至近于戏谑,比如黄景仁写的《杂感》:“百无一用是书生”。

仔细看了看《后汉书》里《班超传》,他并没有任何轻视文人的初衷,他的父亲史学家班彪和他的哥哥《汉书》的编撰者班固都是名重一时的大文人,他有什么理由贬低他们呢?

班超当时的处境可不是每天酒足饭饱之后,与一帮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他只是政府机关里的一名笔吏,靠抄抄写写过日子。时间是在汉永平五年,哥哥班固刚担任了校书郎,也就是个管理书籍的官儿,估计也是薪资微薄,所以班超经常得加班加点,“久劳苦”以此来奉养母亲。直到有一天,他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把手中的笔扔到了地上,大发感叹:“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和张骞一样,哪能这样在笔砚之间熬死熬活呢!”

于是,呵呵呵……“左右皆笑之”,班超回怼了一句:“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这句话很长志气,跟当年的反秦英雄陈胜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样可以气壮山河。

此相士怎么会看出班超会万里封侯的呢? - 1

所以,班超看不起的是衙门里的刀笔吏,每天唯唯诺诺,为了挣一点糊口银子,在长官面前大气也不敢出。这个可以在唐代诗人祖咏的《望蓟门》里得到印证,“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那些在班超左右嘲笑他的人为数应该也不少,大家在一起混饭吃,那凭什么你班超就敢口出狂言呢?

因为班超的家门可不单是靠诗书继世,他的祖父班稚就一身硬骨头,时王莽当政,班稚任广平相,本来跟王莽关系处得还不错的他却并不巴结歌颂,结果“以不颂莽德被劾不道”,好在有太后仗义执言才得免祸。

往前推,祖上更不乏马背上的英雄豪杰。曾祖班况,汉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秩比二千石,能骑善射者为越骑,可见统领越骑的班况正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再往上,五世祖班长,善骑射,汉廷用之为将,官至上谷郡守。而六世祖班孺,竟然是一位大侠,为人拥戴,为郡歌颂。

就连他的哥哥班固也并非文弱书生,他曾经担任大将军窦宪的中护军,参与军中谋议,大破匈奴三千里,刻石勒功,班固作《封燕然山铭》。

祖上曾经如此荣光,怎能让班超心甘情愿地当一个默默无闻的笔吏?

当时,大话也说了,职也辞了,但班超心里并不踏实。三十开外的人了,虽然有雄心壮志,但还有机会建功立业吗?

于是他悄悄去拜访了一位高人,就是一位相面先生。

先生很认真地看了看班超的相,说了一句话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应该是万里封侯的相啊!”

班超当然想知道是怎么看出来的,自己哪里长得这么特别?先生说:“您生得燕颔虎颈,难道还不是万里封侯的相吗?”

在这儿得重点解读一下“燕颔虎颈”。

从字面来看,是说武将的威武之相:下巴像燕子,脖子如猛虎。

脖子如虎这好理解,颔说的就是下巴颏,相家认为“颏为地阁,见末岁之规模。”地阁位处讼堂之下,亦即下巴的末端,为人生的最后一个大关。地阁一定要饱满有肉,晚年方能行大运。

此相士怎么会看出班超会万里封侯的呢? - 2

古人观察得很细,燕子的下巴正是骨肉丰满圆润,像是隆起的样子,所以说:“丰厚者富饶,尖削者贫薄。”这里也得郑重提示一下那些爱美的女士,一定为老年想想,千万别去整容削尖自己的下巴。

麻衣相法里也说:“重颐丰颔,北方之人贵且强。”“燕颔虎头,男子必登将相。”

如果依此来看,“重颐丰颔”似乎是双下巴的样子,那瘦人肯定不行,所以笔者推测班超应该是膀大腰圆,那这样一个壮汉每天侍弄一杆纤细的毛笔,抄写那些枯燥无聊的官场文字,时间长了怎么能不觉得窝火?

也是机缘凑巧,班超想创业,朝廷要用兵。奉车都尉窦固奉命攻打匈奴,班超于是随军北征,开始了他最传奇的一生,此时,他已经40岁。

此后,班超在西域苦守三十一年,他发挥了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因战功显赫,永元七年,即公元95年,班超被朝廷封为镇抚万里疆域的“定远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