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西北剿匪,歼灭残部时救出21名妇女:我们是西路军女兵
1950年,西北剿匪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国民党和原西北地区的马家军残余势力勾结在一起利用宗教和民族矛盾和解放军展开顽抗。
这一年,解放军在甘肃歼灭了许多土匪武装势力,也摧毁了不少土匪老巢。可是,在一次普通的歼灭战过程中,他们却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
当解放军冲进匪徒巢穴时,他们发现了一间关着许多妇女的屋子。她们穿着当地少数民族的衣服,士兵们本以为是土匪劫掠过来的当地妇女。
可是,当这些妇女看到身穿解放军军服的士兵时却泪流满面地说道:“我们可算等到组织了!”
“我们是西路军妇女团的!”这句话一出口战士们惊呆了。西路军,这支10几年前的军队居然还有这些幸存者。部队的干部和长官半信半疑地核实她们身份。21名妇女,每个人都能够说出自己的部队番号和职务。
随着21个女兵身份被慢慢揭开,一段妇女武装的辛酸史也由此被揭开。她们确实是西路军的妇女团,时称妇女抗日先锋团。而她们被困10几年的悲惨经历更是这支部队的缩影。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这样一支鲜为人知的妇女武装,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她诞生于1933年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支拥有人数最多,斗争历史最长的妇女武装。
1933年以前的四川,军阀连年混战,他们为了聚敛财富,扩充实力,强迫人民种植鸦片。当时大部分的四川男人都吸毒成瘾,完全丧失了劳动力。许多繁重的劳动完全由妇女来承担,许多小姑娘被迫做童养媳。她们饱受着各种剥削与压迫,想要被解放的心情十分迫切。
1932年1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撤离了鄂豫皖根据地,到达了川北,开始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的川陕一带普遍建立了女工农妇协会,会员达到30万人。在各级工农民主政府的成员中,妇女也占到了四分之一。
还有许多贫苦的妇女踊跃地报名参加赤卫军。1933年2月长,赤县首先成立了妇女独立营,大约有250人左右。地方妇女武装的任务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在苏区打土豪,二是在前线配合红军的战斗行动,抬担架、救伤员。
1933年3月,为了加强后方的防卫,川陕省委抽调了各机关女干部百余人和妇女群众中的积极分子200余人,组成了妇女独立营,全称是“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直属妇女独立营”,这是第一个四方面军领导的正规妇女武装。
妇女独立营诞生以后,直属四方面军军委领导,从编制训练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和正规军一样。女战士们身穿灰色的军服,大部分都剃光了头,扎腰带,缠绑腿,赤脚穿草鞋,背着小马枪或者大刀,一个一个英姿勃发。
妇女营成立以后,第1件事情就是进行紧张的军事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这些巾帼英雄的热情很高,不怕吃苦。为了练好手榴弹,即使常常胳膊练到肿,她们也不叫苦。练习射击时因为人多枪少,只好相互轮换。一些妇女就半夜起来练。为了增强实战的能力,她们还要做攻击、防守以及利用地形、地势抢占山头的演习。
妇女独立营原先主要负责后方安全支援,前线辅助作战以及后勤工作。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这群女战士已经成为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部队。在长征过程中,她们又发展成独立团、独立师,逐渐成为川陕妇女参加革命战争的一面旗帜。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这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式结束。没过多久,为了打通国际线路,取得苏联的援助,形成西北持久的抗日局面,红四方面军部分军队奉命渡过黄河,组成了西路军。
1300多名女战士奉命组成了妇女抗日先锋团,从此踏上了孤军奋战的征程。
妇女抗日先锋团,一切都按照正规武装部队配备。团部下面有三个营。团长是王泉媛,政委是吴富莲。
这次,她们要面临的敌人就是盘踞在西北一带的马家军。马家军兴起于民国时期,原本是家族武装势力,因为首领都是回族的马姓,因此被称为马家军。马家军内部的核心权利采取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封建继承方式。经过了数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数一数二的军阀武装。他们的军事实力在当时足以和蒋介石国民政府在西北的中央军相抗衡。
马家军的首领崇尚武力,嗜血好杀,对当地的人民实行残酷的封建统治,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等进步力量极端仇视。
当西路军渡过黄河以后,马家军就立即调兵,围追渡劫。在和西路军作战的4个多月时间里,马家军陆续投入了13万人,兵力是西路军的6倍以上。
1936年11月下旬,西路军攻下了山丹,根据中央的指示,西路军在山丹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创立并巩固根据地。但是由于马家军长期残酷的统治和宣传,当地的群众不了解红军,大多持敌视的态度。
因为没有任何的群众基础,军队面临着粮草断绝的局面。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妇女团担负了艰巨的宣传动员任务。有时挨家挨户动员妇女,有时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有时为群众治病干活,照顾小孩,她们用实际行动慢慢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军队后勤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1936年12月12日,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爆发,国共两党谈判后决定一致抗日。但西路军的处境并没有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所改变,相反却越来越凶险。
12月底西路军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不得不在马家军的围剿中继续西进。隆冬时节,冰天雪地,许多战士的皮肤都冻裂了。战士们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酷寒气候,长夜行军,真可谓艰苦至极。
到1937年,马家军对逐渐势弱的西路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许多驻地都被攻占,随后马家军集结主力围攻临泽县城。当时驻守临泽县的是总部的直属队,除了少数的男同志,大部分都是妇女团以及医院的女同志,战斗力比较薄弱。
于是,在这场战斗中不论男女,所有的战士全部投入了守城的战斗。几百名女战士既是战斗队,又是运输队也是救护队。
1月正是河西的隆冬季节,气温经常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简直是滴水成冰。可战士们都还穿着单衣,从嘴里呼出的气,瞬间就能凝结成冰茬茬,粘在嘴边和下巴上就像是长了一层白胡子。他们的手抓在冰冷的枪管上,时间一长,手的表皮就会粘在上面。
妇女团的女战士都守在了最前线,有武器的用武器,没有武器的就用石头、瓦片向敌人狠狠的打去,打的敌人血肉横飞。一天之内战士们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在战斗的空隙,女战士们一部分人担任护士抢救伤员,一部分寻找石头,补充弹药。
战斗到第3天,东城墙上被敌人的大炮炸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如果不立即的修补。临泽城随时都会面临被敌人攻破的危险。
妇女团的一个班担任了修补城墙的任务。她们趁着夜色,冲到了城墙之下,却发现上城的梯子早已经被炸坏。等她们好不容易爬上城墙,又发现因为天太冷,根本无法用水和泥。女战士们灵机一动,将石头砖块垒在缺口处,再往上泼水。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泼上去的水一会就会被冻成坚冰,这样一来缺口处就会被冻得非常牢固,敌人的炮火打在上面,冰渣四溅。破坏力也会大大的减轻。
敌人围攻临泽县已经十几天了。虽然还没攻破,可城里的部队伤亡也很大。眼看等待支援没有希望,再守下去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总部决定突围。由妇女团的一个连留下做掩护。
大约100多名女战士和其他的掩护部队在城内吸引了敌人的主要兵力使得大部队安全的转移。不幸的是,这些英勇的战士大部分都没有突围出来,最后,她们退守城内,在敌人制造的大火中壮烈牺牲。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仅剩的3000多人撤到了肃南县的石窝山。
当天晚上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这里紧急召开会议,这也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的最后一次会议。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会议最后决定将剩余的部队编为三个支队分散活动。剩下的大概300多名女战士已被集中起来,重新组成了妇女团,由陶万荣担任团长。妇女团领导的任务是牵制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进山。
会议结束之后,陶万荣带领着妇女团准备行动。她们把剩余的好枪和子弹交给了主力部队。
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她们从石窝山的悬崖峭壁上爬下去,然后沿着河流往下游走。这些行动果然吸引了敌人的主力部队,马家军将妇女团分割包围。女战士们用冰块、石头做武器和敌人进行搏斗。一场激战下来,团长陶万荣身边只剩下了几十个人。
敌人还在疯狂的搜山。陶万荣和几个党员商量之后,决定继续向东走完成部队交给她们的掩护任务。她们等到天黑,然后踏着积雪顶着寒风,翻山越岭。
此时,经过连续几天的苦战,寒冷和饥饿相互叠加,许多人已经支撑不住了。陶万荣看着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决定让大家就地休息。
已经是3月份了,但西北风还是呼呼的刮着,午夜时分气温下降到了零下30度,寒冷的气温折磨着衣衫单薄的姑娘们。为了不冻死,陶万荣团长决定冒险生火。没想到马匪随着烟火找到了她们的行踪,将她们团团包围。
眼看着突围已经不可能了。在团长的指挥下,大家吞掉党证、毁掉仅有的枪支和敌人做最后的拼搏。女性的力量相对来说较小,有时需要几个女战士对付一个敌人。有些女战士死死地抱着敌人滚下悬崖和敌人同归于尽。有些战士撞在石头上,宁死不当俘虏。还有些女战士一直死死地掐着敌人的脖子,咬着敌人的耳朵不放,直到最后一刻。
终究敌我力量太过悬殊,除了牺牲的战士,大部分女兵都落入了敌手。至此,西路军的妇女团武装不复存在。
牺牲在战场上的女战士是壮烈的,她们将鲜红的青春和生命融入了大地,而被俘的红军女战士虽然幸存于世,却生不如死。
被俘后,她们不仅遭到了匪徒们的严刑拷打,人身还受到了匪徒的蹂躏。幸存下来的女战士们回忆:“敌人将我们的女战士压在一个土围子里,扒光了衣服糟蹋,连十几岁的小姑娘都不能幸免。”
那些匪徒们把被俘的女战士当做战利品进行分配,赏赐。有的被当做奴隶标价出售,有的被罚做苦工,有的被匪徒长期霸占,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妇女团的秘书李开芬曾回忆:在祁连山被俘的100多名女战士被集中关押到凉州的监狱。凉州监狱是一所旧式的大院,高大的围墙,双重的大门,里里外外十分森严。
刚开始马匪头子企图用恐吓和感化来征服女战士,却没有料到她们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敌人开始不停的变换着手段制服她们。当许多酷刑折磨无效的时候,马匪们开始换了一张伪善的面孔。慰问、发衣服、看电影……
大概关了半年,有一天,马匪突然来了一大队的人,把被俘女战士们全部押到了军部大院里。他们将女俘虏排成一排,又走过来一排军官打扮的敌人和她们相对而站。干部李开芬听到马匪说:
“对上谁就领走。”她立马感觉到事情不妙,大喊一声:“姐妹们跟别人拼了!”
于是,女战士们冲上去和敌人扭打在了一起。可是寡不敌众。几十个女战士被眼睁睁的拖走了。敌人的头头站在院子里喊话:
“谁要是不听话,谁要是逃跑,就抽了谁的脚筋,把她分给士兵们共妻,然后再吊死,喂狼狗!”
许多人听了这话都不敢动了。接着敌人还采取了拉拢分化的强硬手段,他们将女红军们三个一批两个一波地分了出去。最后监狱里只剩下了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也都是坚决抵抗的人。
“马师长知道你知书达理,让你给他当秘书。”敌人知道李开芬不是一般的战士,就想对她进行拉拢。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李开芬都是把头一扬毫无畏惧地回答:“要杀要剐随你便,要把我当秘书,当老婆,休想!”
“敬酒不吃吃罚酒!”
气急败坏的敌人将李开芬等几名闹事的女战士安置到城外的一所民房里,派兵看管。
一天晚上,正在熟睡中李开芬等人突然被一阵砸门声惊醒。三个手持马鞭、马棍的家伙闯了进来,连打带踢的将另外两人赶了出去。然后朝李开芬打过去,一边打,嘴里还狠狠的骂着,直到将人打得不省人事,才扬长而去。
被打伤的李开芬每天只能一动不动地趴在炕上,所有的事情全靠姐妹们轮流照料。但是不屈不饶的她们没有放弃逃出去的念头。
她们看准时机就向身边的人做工作,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姓盛的传令兵。这个传令兵原先是副官,后来因为得罪人被降职。幸亏他的良知没有全部被泯灭,在红军战士的劝导下,他自愿加入到红军队伍里参加抗日。
十几天后,李开芬的伤渐渐已经痊愈了。一个漆黑的夜晚,窗户上传来三声敲击声。是传令兵来接头了。
趁着夜色她们骑上了马背,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逃了出去。
为了躲开追捕,她们化妆成官太太和丫鬟骗过了民团。最后,她们回到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终于结束了这一段悲惨的经历。
与之相比,原妇女团团长王泉媛就没那么幸运。被捕后的王泉媛由于叛徒的告密,身份暴露了。敌人将她单独关押起来,企图收买她。可不管他们怎样说,王泉媛始终沉默相待,不发一言。后来敌人又采取了把女兵分配给军官们做妻做妾做仆人的办法。
在斗争无果的情况下,王泉媛被分配给工兵团团长马进昌做妾。她找到机会逃跑,却被马金昌抓回来一顿毒打,王泉媛咬紧牙关,不发一言多次被打到昏死过去。逃跑不成,她就多次服毒自尽。无奈的马进昌只好将她先放到自己的府邸里,严加看管。
王泉媛利用这一次机会对身边的人做工作。她先后争取到了看管自己的佣人和马进昌的部下的同情。她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终于在1939年3月,马进昌的部队换防到了别的地方。王泉媛趁着看守松懈,通过争取到的仆人向马进昌的部下要来了通行证。最后,王泉媛逃脱了虎口,奔向兰州。
满心欢喜的王泉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接待她的同志,虽然十分同情她的遭遇,却又无奈的告诉她,对于西路军被俘人员的规定是:
“一年归来收留两年归来,审查三年归来不留。”
这对王泉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天大地大,她如今又能往哪里去呢?最后,王泉媛泪流满面的说道:“我王泉媛永远是党的人。”然后离开了八路军办事处。
刚刚逃出虎口的王泉媛又开始了她流落漂泊的后半生。刚开始的几年她和几个流落在兰州的西路军女战士相依为命。后来她嫁给了一个汽车司机,跟随他跑遍了许多地方。终于在1932年,她回到了江西老家。却不久后得到消息,丈夫在别处另结了婚。
解放后,王泉媛怀着对党事业的无比忠诚,继续参加革命工作。她积极地投身在地方建设中,却对西路军这段历史保持沉默。然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被河西老百姓传颂为巾帼英雄的红军女团长。还有那些英勇作战,战死沙场和不幸被俘的女英雄们,尽管并非人人能后世留名,但她们的事迹会永远的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像李开芬和王泉媛等被俘的女战士。虽然受尽心酸苦楚,但还是逃了出来。而那些逃不出来的女战士们只能在屈辱和血泪中煎熬着,日复一日。
她们有的被分配给马匪做妾、做仆人,受尽屈辱,有的被标价拍卖,像牛羊一样被人欺凌。有的人为了逃避敌人,装聋作哑十几年,直到被解救后才开口说话。就是这样的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她们始终心怀一点亮光,怀着对党对红军的无限忠诚严守组织秘密。
被解救出来的21位女战士,有幸逃出来却不能回归部队的女战士,还有那些隐姓埋名流落在各地的女战士,她们虽然受尽了凌辱和曲折,但是解放的炮声一响,她们又像当年参加红军那样踊跃地投入了解放的事业当中。怀着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无限忠诚,她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名利报酬,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光和一份热。
曾经因为历史的原因,西路军妇女武装的这一段光荣历史,以及她们耀眼的名字,随着岁月的流逝,被人们渐渐淡忘。这些女兵们长期遭受冷眼与歧视,甚至在十年动乱期间遭受到残酷的迫害与批斗。
1983年,一位西路军的老战士重返河西故地,他了解到的情况向中央作了汇报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胡耀邦同志亲自做了批示。
次年2月份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对西路军老战士的称号和待遇作了较为实际的规定。许多分散各处的西路军女战士得以分批回到老家并到北京参观,许多人几十年的心愿得已实现。
为了让这些不屈不挠的西路军老战士获得和同期参加革命老红军相同的待遇,消除社会几十年以来的偏见,不少人还在默默的努力着。
她们曾经以一往无前的姿态,百折不挠的精神投身革命,这些英雄的巾帼儿女们不像牺牲的烈士给人留下无尽的怀念和崇敬,也不像活着的英雄被名誉和鲜花所拥抱。
她们更多的是普普通通,但她们却曾经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世人建造了一座无形、不朽的丰碑,耸立在中国革命历史的碑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