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9日 14.2°C-16.2°C
澳元 : 人民币=4.74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2021-10-11 来源: 网易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人红是非多,剧红坏人多。

《长津湖》正是如此。

先说影片中的人,吴京。自从《战狼2》爆火后,网络上诋毁他抹黑他的人就没少过,为什么?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1

因为他参演的电影大多都是爱国题材,他本人也是一位爱国艺人。所以惹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满,于是不管吴京出演什么电影,他们都会一股脑地疯狂抹黑。

再来说说电影,《长津湖》大火后,这些人诋毁吴京的同时,也想尽各种理由制造不利于影片的负面舆论。

而他们的惯用伎俩一般都是,给电影打恶意差评,疯狂输出负面评论,随后再大量散播关于演员和历史的不实言论,试图歪曲事实误导大众。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2

这些人非蠢即坏,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秘密,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近日就有人另辟蹊径,妄图从“关爱下一代”的角度,去恶意诋毁电影,继而达到其美化战争,歪曲真相的无耻目的。

有网友发现,竟然有所谓的孩子家长投诉《长津湖》画面血腥暴力,给出的理由则是,“怕自己孩子看完做噩梦”。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3

当我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顿感无语。这些居心叵测之人,为了达到目的真是什么奇葩理由都能想出来啊!

首先,战争从来都不是美好的,真实的战争场面,远比我们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还要残酷!电影需要艺术处理,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残酷程度”,恐怕都不及真实战场的十分之一。关于这一点,但凡有点常识学过历史的人,都懂。

其次,他们给出的理由也只能说是“奇葩家长的奇葩理由”。

电影对那场战役的拍摄,无论是宏大的战争场面,还是单独的枪林弹雨,都力求做到最大程度还原历史真相。

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真正了解到战争的残酷,能够不忘历史珍爱和平,能够永远记住那些为了下一代不再生活于硝烟中,而一往无前战斗乃至牺牲生命的英雄们。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4

这是影片的初衷,也是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观影的目的。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更加认识到当下和平盛世的来之不易,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而有些人显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于是开始以“保护下一代”为由,妄图美化战争的残酷,企图歪曲历史误导大众。

而且我相信这些口口声声指责电影“太过血腥暴力”的人里,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是被误导了,从而盲目跟风抵制。

可事实上呢?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5

我看到有带孩子去观影的网友这样写道:“我儿子11岁,我10月3号带他去看的!一边看他还给我分析战况战略!激烈战况的时候我看他表情跟着特别紧张!出影院他跟我说妈,如果我一定去当兵!如果牺牲了你不要哭…”

还有一位网友说:"我就是和孩子一起去看的,她开始也觉得有些害怕,但我告诉她,当年真实的战争远比你现在看的电影更残酷,电影你能选择跑开不看,现实是不给你跑的机会。孩子最后看得特别投入……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6

看到了吗?让孩子去了解历史才是最大的意义。

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从小就拥有爱国情怀,远比你担心他做噩梦要更有“保护性”,更有教育意义。

一位网友总结得很好,他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更何况是看电影的选择权。问题的重点不在于电影是否适合观看,而在于家长如何给孩子做出正确引导。”

要知道,没有你口中残酷战争下的胜利,哪有现在的和平盛世?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7

你应该告诉自己的孩子,战争本来就是这么残酷,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才让你出生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国家,如今我们祖国变得强大了,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但是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我们需要更强大,而未来更加强大的祖国,就需要你们去谱写。

奉劝一些家长,不要盲从,别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历史更不容忘却!

延伸阅读:

老人拍下"长津湖战役":美军撤退卡车沉湖 他们嗷嗷叫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这个国庆节,电影《长津湖》刷屏,被称为年度破防力作。

在安徽省合肥市,有一名92岁的老人,他是长津湖战役的见证者,更是记录者。70年前,他用相机镜头、三卷胶卷,拍摄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他就是92岁的老记者张崇岫。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8

1950年12月,长津湖北部地区外围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某部8连战士们拔除敌人最后一个据点,从四面八方攻入新兴里。(张崇岫/摄)

随部队入朝,他当起了战地记者

张崇岫,1929年出生于当时的安徽巢县,13岁那一年,张崇岫就加入了抗日战争的队伍,此后,又经历了解放战争。

张崇岫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还有一些唱歌等才艺,在1945年到1948年,他成为了一名部队文化教员,并接触了相机。

1948年,张崇岫被调至东线兵团政治部新闻训练班学习,分配到新华社九兵团分社搞摄影工作。

从此,张崇岫开始了他的战地摄影生涯,先后参加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一边打仗一边摄影。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9

战地记者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图片由安徽省摄协提供)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张崇岫接受安排,奔赴朝鲜战场。那一次,张崇岫任九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长,除担当摄影记者工作之外,他还负责指导三个军的摄影工作。“当时部队专职搞摄影的很少,我因为参加战争多,从南到北参加了很多战役,有过战场锻炼,选我去当战地摄影记者,也是看中了有过战场经验,能拍上照片。”

张崇岫回忆,当时一共有100来名摄影记者前往朝鲜,其中,大部分是从照相馆招募来的摄影师。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长,带了20来个记者跟团拍摄。

“一人一土豆,追到海尽头”

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卓绝,非亲历者不能言,除了战争、炮弹对于生命的威胁,饥饿、严寒是战士们面临的最大敌人。

1950年年底,张崇岫跟随部队入朝,他还清楚的记得,11月12号,那一天,他们跨过了鸭绿江。此后,有半个月时间,没有军粮补给。“没办法送啊,满天都是美国的飞机,道路、车辆都被打掉了,好多部队吃不上东西,饿的都伤心。”张崇岫称,当时一个士兵每天只有一颗土豆充饥,“这是当地百姓的口粮,他们日子过得也非常苦,我们也不能多吃。”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10

张崇岫讲述长津湖战役。

在那样的情况下,张崇岫还作了一首打油诗,“将军一声呼,战士忘了苦,一人一土豆,追到海尽头。”道出了长津湖战斗中粮尽弹绝的艰苦。

张崇岫回忆道,与志愿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充足的食物储备,“他们有的吃,罐头盒子扔得到处都是,有一次,在新兴里战斗时,连长李昌言实在没办法了,派兵到敌人阵地去偷袭,抢回了几十个罐头。

冬天的朝鲜有多冷?张崇岫是亲身经历过的,“零下三四十度啊。”张崇岫当时穿着棉裤棉袄入朝鲜,在经过山海关时,他捡到了一件皮大衣,因此,躲过了长津湖一劫。“不是那个皮大衣,可能我也……”张崇岫顿了顿,没有再继续说。

“搞摄影,一定要胆子大”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被张崇岫视为一次机遇。“谁去抗美援朝,都是历史的机遇。”张崇岫说,当时,如果不是他去,也会有别人去,但因为他手握相机,所以,不得不去,既然去了前线,那么就一定要想办法拍好照片。“我当时还是很有信心的,能够拍点别人拍不到的东西。”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11

张崇岫讲述长津湖战役。

张崇岫说,搞摄影,一定要胆子大。在张崇岫的摄影集里,有一张美兵从坦克中爬出来投降的照片,他还记得,那张照片是当时美军部队撤退的混乱中摄下的。“子弹、炮弹都没停,一般人没胆子,我不下去拍,那就抓不到这个场景了。”

受技术与设备限制,张崇岫的战地照片多为白天,但也有一张夜晚的战斗场景被定格了下来。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12

在国庆节期间举办的张崇岫摄影展上,92岁的张老在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当时,是在严寒的长津湖夜战中,第二十七军一个连队机枪手正在向美军阵地射击。“晚上只能拍到近景,远景就拍不到了,我用镁粉灯打了光,拍下战壕里的士兵,没想到,后来洗片子的时候,才发现,当时把远处美军帐篷被击中燃烧起来的场景也拍到了。”张崇岫回忆起那张照片的由来,仍感惊喜。

提前“构思”,拍出经典“胜利会师”

入朝随军作战2年多时间,张崇岫携带着一部相机、几十卷胶卷,拍摄下了一两千张战地照片。“胶卷很珍贵,拍一张就要成功一张,长津湖战役我只用了3卷胶卷。”这是张崇岫给自己制定的严格标准,而他也基本做到了,甚至有时候拍摄时自感是“废片”,最后冲洗出来,也成了一张不错的影像。

正因为胶卷珍贵,张崇岫也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拍摄前,他常有自己的构思,也愿意为拍到一张照片去付出一切。

1952年11月25日,中国第一套志愿军邮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发行,全套邮票共计四枚。其中,第三枚《涉江追击敌人》、第四枚《胜利会师》的画面均采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13

张崇岫拍摄的“胜利会师”图片。

而“胜利会师”也是张崇岫在拍摄抗美援朝战争中,自认最为满意的作品,张崇岫透露,这张照片就是经过他提前“精心构思”的。

照片拍摄于1950年冬天,由于长津湖战斗的胜利,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先头部队,在咸兴港与前来的朝鲜人民军战士在港内胜利会师。

为了拍下这张照片,张崇岫独自一人,冒险在雪地里徒步四五十公里,用铁脚板走了七八个小时,才到达咸兴港,追上了先头部队。“前方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也不知道,当时也算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心’去的。”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14

张崇岫拍摄的志愿军活捉美军坦克兵的图片

但张崇岫的摄影敏感与预判没有错。“当时双方会师,场景很热闹,我跟他们说,要给他们拍张照片,大家都很高兴。”张崇岫的这张照片并不是心血来潮,“当年解放战争胜利后,苏联有记者来中国拍照片,我跟着学了不少,他们就在上海拍过这种类似的‘胜利会师’镜头,所以,我知道长津湖胜利后,可能会出现这个场景,专程赶到咸兴港来拍的画面的。”

在战地摄影期间,张崇岫也有过遗憾。张崇岫回忆起一个地点——后堡,当时,他亲眼目睹了十几辆美兵撤退卡车沉入湖底,却遗憾没有长镜头,未能记录下这个惊险场景。“长津湖冻成冰块了,但不知道哪里厚哪里薄,十几辆车子一起上去后,冰面一下子爆炸了,水柱从湖底喷出来,把车子沉下去了,我们能听到美军嗷嗷的叫。”

一次“机遇”,成就一生摄影缘

史料记载,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奇葩家长投诉《长津湖》,怒斥其血腥暴力,怕孩子看完做噩梦 - 15

张崇岫翻阅自己的摄影作品集。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之战,已经过去了70年,但张崇岫激昂的言语间,仿佛参战的场景就在眼前。也许也是因为抗美援朝的“机遇”,张崇岫与摄影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将摄影当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摄影家。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