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9日 6.7°C-11.4°C
澳元 : 人民币=4.84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2021-09-0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1

今天的泸州老城馆驿嘴的口子对过去的那座孤岛。

滩,叫做二郎滩,上面的那个坝,叫做茜草坝。如今被称为沙茜半岛,城东新城。这里虽然跟泸州一江之隔,却从来没有被阻断过往来,它在宝来桥渡口没有封渡的时候,每天数班横渡船只,从二航司到公交公司,直到九年前还在航行。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2

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装载着两岸民众来回。或者读书的学生,或者上班的工作人员,或者回家的常住居民,总之茜草跟泸州城并不遥远,却又独立的存在。这里还是一座方言岛。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泸州人说普通话的时代,这里的居民却好多普通话流利无比,他们的第二三代一边能说泸州话,一边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天生具备“双语”的优势。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3

这是什么原因呢?全是有赖于当年“三线建设”,北方工业内迁,泸州茜草这个地方被选为机械工业基地。长起、长挖、长液三长厂一度风光无限。

曾几何时,能够到茜草的“三长厂”当一名国企员工,是很荣耀的。就算不能当一名国企员工,能够与国企员工攀亲,也是不错的。由于他们多数是举家内迁,依旧保持的原生方言,我们泸州人习惯叫他们“苗子”,说他们讲的普通话是“苗话”,当然这个可不是少数民族的意思。而是老泸州人认为说普通话就是“苗声港气”的,你不清楚是当年的泸州人对此有意见,还是因为其不同要做一个区分。

当然,今天不会这样地说,历史存在过,褒义也好贬义也好,比起川南矿区、高坝化工、泸天化等,这里同样具有过优越感,却因为离泸州城太近,虽然,三长厂也有独立的小圈子,却没有完全的跟泸州城剥离,总有一些千丝万缕的有趣联系。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4

在计划经济的那个年代,工厂的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要想买到产品,很多人提着现金,想方设法托关系,找门路,甚至找到省长、市长批条子,才能买到。可惜好景不长,实行市场经济后,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5

尽管风光不再,茜草的这群新泸州人依然给老泸州人一种时髦、讲究的感觉。如今也完完全全地融入了泸州这座城市,第二故乡在他们下一代或下下一代已经成为了第一故乡。

三线工业区成为了遗址,茜草也逐步拆去了昔日的建筑和褪去了当年的辉煌,不过,依然有很多故事值得回忆和讲述。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6

然而,作为江阳沽酒客,却更愿意把时空拉得长一些,来讲述这个地方的历史。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从元初到明初,泸州治所共搬迁了三次。第一次,元至元十五年(1278),泸州治所从神臂山城迁回故治,即江阳城故址,今泸州市区。第二次,元至元二十年(1283)八月,泸州治所又从长江北岸的江阳城故址迁到长江南岸的茜草坝;第三次,明洪武初,因元朝统治被推翻,泸州治所又“由茜草坝徙江阳旧治”。元初到明初,州治所有三处:即江阳旧城、神臂城和茜草坝。因此,泸州就被称为“三泸”(据赵永康、陈世松《宋元之际的泸州》)

而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茜草坝曾经作为州府的存在,它的海观楼早就不见,但是从馆驿嘴到二郎滩,“海观秋澜”的古八景,依然可以眺望。二郎滩上立着的好善乐施坊也被解体,它曾经是渡口上的一段历史。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7

当年的茜草人,应该不会忘记二郎滩上的那个粮站。这里地势较高又紧临长江的深水区,能方便粮食的水路运输。民以食为天,在以前物资短缺的年代,粮食按计划凭票供应,这里就成了每家每户都离不开的地方。很多茜草长大的人,应该都看到过白花花的大米通过高处下来的管道,像瀑布一样冲向放在磅秤上米袋里。售货员用板闸来控制米流的场景。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8

这个粮站内存有一座乐善好施牌坊,坐南向北,通高11米,面阔6米,为歇山式三重檐五滴水石质牌坊,4柱3门,由八鼓夹抱。据地方文献记载,清光绪十五年三月十三夜,大风引起大火灾,城中百姓千余户人家无家可归,市场米价飞涨,民食维艰。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9

知州孙汝霖,按分巡道夏时之令以赈民之谷3000多石改为粜(平价出售)。时居住市街的曾英华和王氏决定出钱米以济灾民,并告知山东曹县任知县的儿子曾启埙。曾家开仓施米,出钱救灾之举,在百姓中传为口碑。地方百姓、乡绅要求朝廷旌表,于是四川总督刘秉璋亲书奏章,经皇上批准建坊,并诰封曾父为奉直大夫,祖父也被封奉直大夫。

如今这座牌坊早就被编号解体,放置了另外一处地方,不知道何时才能被重新树立,让人瞻仰。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10

泸州曾经也是满城牌坊林立的城市,请不要简单地把它们当作封建的残留,即便是贞节牌坊也有它的价值所在。古老的价值观总有一些是值得我们今天去认可的。你可以批判的接受,但是不能批判的彻底否定。

沽酒客曾经近距离观察过这个牌坊,“圣旨”二字立书,每字8寸见方、阴刻、四周刻有九条龙,雕刻工艺精致,把九条龙刻得生龙活虎,好一派皇家御字尊严。坊额上书刻:“乐善好施”、“诰封资政大夫曾公英华暨断配王太夫人之坊。”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11

该坊捐资人曾启埙,应是泸州崇义乡人;父曾公壁,祖父曾大凤。光绪十六年,他遵从父母之命,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家乡泸州伸出援助之手,具体款额未查到史书记载,但按清朝法令,凡士民人等捐银千两以上者,可请旨建坊。所以,估计曾启埙捐银应在千两以上。

好事做了,老百姓会记住,这可能比他大富大贵更能被后人津津乐道。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12

只是多年以后,我们往往忘记了好多。

六十年代,全国三线建设开始,大量内迁的工业厂区,四川好多城市都有了三线记忆。泸州的三线记忆自然不弱。而选择茜草坝,也是它的一段特殊的缘分。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13

关于茜草坝为什么叫茜草坝,以前沽酒客还不太清楚,资料很难查找。不过最近看到一些民国地图,居然写作芡草或者茨草。前者应该是正确的,后者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是芡草,那就是泸州江边经常能看到一种野菜,土话叫做“软雀儿”或者“软芡儿”,这个可以做出“软雀粑粑”,清明前后的一种民间野味食物。我在大胆猜想,当年是不是这个河坝有大规模的野生芡草因此得名。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14

不过大家没有想到是,曾经远离主城的它会一度成为泸州的小工业城,辉煌了几十年。

如果要说三线,说茜草的长三唱,恐怕这篇文章不够,甚至完全可以写一本书。他们父辈来建设这里,他们后代基本融入于此,成为子弟,有的享受了父辈的福利,有的又经历了父辈的跌落,下岗潮也催生了“下岗馒头”,虽然如此,茜草那批三线人为泸州贡献,依然值得我们致敬。

怀古泸州茜草坝,当年遍地软雀花,它的历史不止是三线建设 - 15

今天,茜草和沙湾合称沙茜半岛,又是城东区域,很多人认为茜草发展绝对不该这样,希望茜草重新崛起,在我看来,城东其实还大有潜力,它未来不会比城西差,此处暂时不表。那么这篇文章末尾,我们立贴为证,五到十年,这个地方必将重新成为泸州主流区域。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