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0.6°C-14.3°C
澳元 : 人民币=4.71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2019-06-18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1

经公众号“文史宴(ID:wenshiyan80s)授权转载。

本       文       约  5554 字

阅       读       需       要

13min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2

锡林郭勒大草原曾经孕育了多个声名赫赫的游牧民族,他们曾经像风暴一样侵袭中原。不过,在锡林郭勒的一个地方——多伦,清组织的会盟终结了草原的武力。

今天,我们从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一座小城说起,讲述草原千年的历史变迁。

上古:草原和中原的第一次接触

所有的城市都要讲述到经济和生产关系对于文明的影响,有些看起来有些鸡肋,但叙述草原不得不提到游牧生产方式。

根据统计,中国40%的国土面积是草原,当然,这是将青海的湿地草原和西藏的高原草原算上了,但是内蒙古大草原,是货真价实的草原,单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就相当于新西兰全国的面积了。

从张家口往北,著名的草原天路出现在眼前,张北草原曾经是清王朝的木兰围场,很多去草原旅游的人都纳闷:这还没到内蒙古,咋刚出北京就是草原了,这说明在很多人眼中,内蒙古就等于大草原。更不用说,其实张北草原本身就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组成部分。

广大的内蒙古大草原占全中国草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更占世界优质草原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依次是四大草原,即临近黑龙江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临近辽宁的科尔沁草原、临近河北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临近甘肃、宁夏的乌兰察布草原。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3

这四大草原今天并不相连,但水草最丰貌的时候连成一片,堪称世界最佳牧场,相比较而言,今天的蒙古国仅有20%的面积是草原,且靠近呼伦贝尔大草原,称为“蒙古东部草原”,是远远比不上内蒙古的。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4

草原风光

那么,草原是如何形成的?

大约几千万年前,印度洋板块撞击欧亚大陆板块,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流下了滚滚黄河和长江,形成了华北、华东广大平原。然而,青藏高原也同时阻挡了印度洋的广大水汽,使得中国的西部很干旱,无数的风沙至此沉淀成为黄土高原,而阴山等山脉阻挡了黄土高原,这里的降雨量不如农耕的中原多,但比沙漠要多,不能生长庄稼,但适合长草,所以就形成了草原。

在中原农耕地区,形成了中原农耕文明,同样的,在游牧地区,也形成了草原文明,这两种文明相互存在,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碰撞出火花。

说到草原,我们就会想到游牧民族,从秦汉开始,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不时出现在北方,这些人互相什么关系?为何一直源源不断地侵扰中原?又是从何而来?下面就来讲讲这些民族。

最早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是匈奴,匈奴游牧在阴山的北陆,大多游牧在今天的乌兰察布草原上。

前面说过,内蒙古有四大草原,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呼伦贝尔大草原,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浙沪面积的总和,但临近黑龙江了,气候寒冷,每年只有几个月能放牧,其他时候都是光秃秃的黄草。科尔沁草原面积较小,所以气候最适合的是乌兰察布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

然而,乌兰察布草原面积较小,且靠近沙漠,有荒漠化的危险,为何匈奴要在这一地方游牧呢?很简单,因为靠近中华文明的源头——黄河文明,经济比较发达。

在匈奴游牧于内蒙古西部乌兰察布草原的时候,东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什么场景呢?当时上面也有一个相对弱小的民族,因为匈奴被中原称为“胡”,这个民族在匈奴的东边,就被称为“东胡”,这个名字起得很草率,而且是以匈奴作为参照的。

可别小瞧了东胡,跟匈奴相比,东胡系的民族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主要存在,鲜卑族、乌桓族都是东胡族的后裔,而契丹族和蒙古族(蒙兀室韦)都是鲜卑的后裔,可以说,鲜卑、契丹、蒙古这些大家熟悉的民族,并非匈奴族的后裔,而是东胡族的后裔。

匈奴族的崛起在于冒顿单于,《史记》详细记载了他的故事,当时匈奴还不如东胡发达,东胡王欺负匈奴,跟他索要千里马,冒顿给了东胡,东胡王得寸进尺,又提出索要单于阏氏,这让很多人感动愤怒,而冒顿既然能把老婆也给了东胡,东胡就认为冒顿软弱可欺,认为匈奴不是一个威胁,借此冒顿招兵买马,扩充军备,一下子击败了东胡,灭掉了东胡的地盘,杀掉了东胡王,匈奴就此崛起。

匈奴和今天要讲述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多伦并无太大关系,但它是第一个草原帝国,不得不提,因为匈奴在东汉时代的彻底失败,东胡的两个支系鲜卑和乌桓占据了全部草原地区。

鲜卑族居住在寒冷却水草丰茂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鲜卑山,乌桓族则居住在河流众多的辽河和科尔沁草原地带,东汉末年,曹操北击乌桓,乌桓灭亡,鲜卑族则开始向南迁徙,并且占据了锡林郭勒大草原。

锡林郭勒大草原,本文的主角,此时才登上历史舞台。

魏晋南北朝:鲜卑与中华

在公元5世纪的西欧,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对当今的欧洲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样,此前一个世纪前的中国也经历了蛮族的大迁徙过程,可以把这两次民族大迁徙进行类比。

东汉末年,中原混战,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打仗最需要的本钱就是人,可是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三国君主为了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便迁徙了大量少数民族到中原,鲜卑族被曹操南迁至河北和内蒙。羌族和氐族被刘备迁徙到了陕西和甘肃,刘备汉中之战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到武都等地迁徙氐族,与曹操抢夺人口。根据《晋书》记载,历来内迁的人数,鲜卑有600万,匈奴有300万,氐族有100万。

曹魏尚且管得住这些游牧民族,到了西晋时期,西晋统一了天下,因政治失败导致八王之乱,天下大乱,西晋被匈奴人刘聪消灭。

此后,一些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民族建立了国家,鲜卑族,这个刚刚走出大鲜卑山几百年的民族,将对中华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堪称中国的日耳曼人。

和日耳曼人原本居住在天寒地冻的北欧一样,鲜卑族也原本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的山林中,后来向南迁徙,游牧在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几百年后,因为呼伦贝尔大草原太寒冷,加上鲜卑人的部落人口不断壮大,他们发现匈奴族迁徙留下的真空,各鲜卑部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南迁。

慕容氏、宇文氏和段氏迁徙到了辽宁西部的科尔沁草原,称为“东部鲜卑”,其中慕容家族一支还迁徙到了青海,即后来的吐谷浑。乞伏氏等和匈奴混血的民族则迁徙到了阴山北麓的乌兰察布草原,他们匈奴族几百年前居住习惯的地方,这些鲜卑族称为“西部鲜卑”。而中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则是鲜卑拓跋氏居住的地区。

最终,拓跋氏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北魏王朝。其雄主拓跋珪16岁便建立了代国,后来在参合陂大战中大败了后燕的主力军,后燕的一代战神慕容垂亲自率军复仇,拓跋珪审时度势之后决定暂避锋芒,没想到慕容垂看到参合陂堆积如山的燕军尸骨后吐血,不久就去世了,拓跋珪没有与一代战神交手,幸运之神就这样眷顾了他。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5

北魏兴起之地——锡林郭勒大草原

此后拓跋珪灭掉了后燕国,又改国号为“魏”,因为战国时代的魏国位于河南一带,所以魏就是中原的代名词,拓跋人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黄帝、黄河都和河南有关,而河南又是魏地,因此想入主中原的拓跋氏取名“魏国”。

虽然拓跋珪之子拓跋嗣是守成之君,还曾经被刘裕的“却月阵”击败,但拓跋嗣的儿子拓跋焘却像极了祖父,有着充沛的精力,灭亡了胡夏、北燕、北凉等十六国最后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同时建立了北魏王朝,能与南方的正统王朝分庭抗礼,史称南北朝时代。

这时候草原上兴起了新的游牧民族柔然,拓跋焘大败柔然,成为当之无愧的北方霸主。

其实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判定农耕还是游牧民族更多的并非血统,而是生活方式,鲜卑和柔然是同根同源的同族,然而鲜卑入主中原,最终在孝文帝时期完成了汉化,基本上就摆脱了“游牧民族”的称号,而柔然继续游牧在以前鲜卑游牧的地方,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游牧民族。拓跋焘们瞧不起柔然,称他们为“蠕蠕”,意思是武力强大、智商低小的东西,然而,他自己和柔然却是同族,可以说是一个冷幽默了。

北魏经过孝文帝改革后,盛极而衰,引发六镇起义,最后又是一个羯族人——尔朱荣,把北魏搞的天翻地覆,他的部将高欢、宇文泰最后东西对峙,其子嗣分别建立北齐与北周,后来北周消灭北齐,但被杨坚篡权,改国号为隋。不久,隋军消灭南朝陈,统一天下。

唐以降:北族的舞台与终结

唐朝走上历史舞台的游牧民族是突厥和沙陀。

虽然唐宋并列,然而与大一统的唐朝相比,北宋只能算是局部统一,唐朝的灭亡使得中原王朝丧失了对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的控制,而在这两个地区形成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辽国和西夏国。

辽国是契丹族建立的,金庸小说里的萧峰便是契丹人,契丹人在唐朝就走上了历史舞台,游牧在辽河旁的科尔沁草原,汉化程度非常高,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光弼就是契丹人,但是唐末的时候,契丹族也开始了自立,虽然被沙陀人唐庄宗李存勖击败,但是很快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后来改称辽朝。

因此,北宋和辽国、西夏国的对峙事实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

如果对比下辽朝和北魏,发现不少相似之处,首先,根据记载,契丹人本就是未迁居中原的鲜卑宇文部的后裔,他们都喜爱汉文化,都对自身进行了汉化改革,今天的山西大同同时是北魏的都城、辽国的陪都,似乎暗示着辽国跟北魏的某种关联,某一瞬间,似乎辽国又变成了500年前那个一统北方的北魏王朝。

不过,辽国终究不是北魏,北魏入主了中原,迁都到了洛阳,被承认为中国正统,而辽国一直被北宋阻挡在中原之外,似乎称不上正统。

但金朝是例外,金朝灭亡辽国后,迅速进攻北宋,仅用了2个月就灭亡了北宋,导演“靖康之耻”。如果说宋辽是南北朝很多人不服气的话,那么宋金毫无疑问是南北朝时代了,而且金国不仅灭亡了北宋,还把都城也迁到了河南汴梁,金国君主都学起了汉语,似乎500年前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盛况又重现了。

不过金朝的统治比较失败,最终被蒙古一扫而空,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入关的女真人,也变成了汉人,一如曾经的鲜卑人、匈奴人。

一切的一切都迎来了蒙古的兴起。

为摆脱金国的控制,铁木真的爷爷团结室韦部落,铁木真更进一步,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兴建了一座城池,名为开平府,就是后来的元上都。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元朝的王庭所在。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6

元上都曾经位于锡林郭勒

后来忽必烈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大理和南宋,统一全国。

虽然元朝对汉化的兴趣有限,政府机构汉人数量也有限,最终也保持民族独立性退回了漠北,但比起汉化的清朝,还是短命了。

整个明代其实是中原王朝和蒙古草原的拉锯战,虽然朱元璋时代蓝玉取得了捕鱼儿海之战的胜利,却无法消灭北元,明成祖几次北征沙漠也没有了不起的战绩。

虽然蒙古分裂为东部的鞑靼和西部的瓦剌,恢复了元气的瓦剌却取得了“土木堡”的胜利,俘虏了明英宗。后来瓦剌衰落,鞑靼一直攻打明朝边境,在嘉靖时期,俺答汗还攻破古北口,劫掠怀柔和顺义,兵临通州,直抵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

但长期的战争也让蒙古损失很大,最终在明穆宗时期,张居正和王崇古的主持下,俺答汗得到了顺义王的称号,蒙古恢复了和平。

随着皇太极将蒙古收入囊中,满清摩拳擦掌,终于得到机会入主中原,而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也统一了漠西蒙古,开始染指内外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正当俄国入侵外蒙古,外蒙古打败俄军之时,噶尔丹突然出兵攻击喀尔喀蒙古腹地,喀尔喀蒙古向康熙皇帝求救,康熙觉得噶尔丹是个祸害,宣布他为叛乱。噶尔丹跟康熙说要以长城为界,他管理北方,康熙管理南方。

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以为有俄国的支持,得寸进尺,深入内蒙古的乌殊穆沁,在乌尔会河打败了清廷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领的骑兵。深入到距北京仅700里的乌兰布通,直接威胁到北京。

康熙决定御驾亲征噶尔丹,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摆好了阵势,骑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背加箱垛,蒙以湿毡,环列如栅,士卒于垛隙发矢铣,备钩距,号曰驼城。最终清军击败噶尔丹,噶尔丹逃跑。此后几年,噶尔丹又勾结俄国发动进犯,康熙再度于昭莫多之战大败噶尔丹,不久,噶尔丹病死。

乌兰布通战后,康熙觉得应该联络内外蒙古各部首领,开一次会议,进行一次会盟,康熙三十年四月,康熙亲自北京出发,来到了本文的主角——锡林郭勒盟多伦,举行了著名的多伦会盟。

为什么会选择多伦呢? 因为这里是亲满洲的察哈尔部所在地,当时把这里划分为蓝、白、黄、红各分正镶二旗,称蒙古八旗。一直到今天,锡林郭勒盟还有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等行政区划。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始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和锡林郭勒五部十旗诸王。清祟德、顺治、康熙年间,对锡林郭勒河一带的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等五部先后分别设置左、右翼两个旗,共10旗,均设扎萨克,会盟于锡

参加会盟的清军,布营设哨,军容威武,气势雄壮。据记载:

“上三旗亲军居中,八旗前锋营二,护军营十,火器营四,共十六营,分二十八汛,各环御营而峙”

就此稳定了蒙古局势。

多伦会盟对于巩固清朝北部边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康熙帝所说:

“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7

多伦会盟

今天,多伦这座小城,承载着历历往事,安静地在河边。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8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9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10

多伦在哪里:登场于南北朝乱世,终结草原千年厮杀 - 11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