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0.4°C-13.3°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2018-08-21 来源: 夏杨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

原刊于羊城派app“精读”频道,经公众号“羊城晚报”(ID:wanbaoweixin)授权转载

最近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缉拿一伙盗墓分子,他们所盗之墓,是青海都兰县“血渭一号”唐代大墓所在古墓群。关于“血渭一号”大墓有很多神秘的传说,当地牧民称之为“九层妖塔”!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2

盗墓者被抓捕

“九层妖塔”的名声太大了,在小说和影视剧中诡异而恐怖。当然,本文所要说的是现实中的古墓,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唐代吐谷浑王室墓葬。那么,“血渭一号”大墓为何被称为“九层妖塔”?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3

吐谷浑王都所在

“血渭一号”大墓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其所在墓葬群故此又称为“热水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片塔里木盆地东南沿的戈壁草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是吐谷浑王国的都城所在地。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4

都兰县热水古墓群

说起“吐谷浑”,喜欢唐诗的人不会觉得陌生。有一首诗很出名,就是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的意境,一下把我们的想象带到了唐代初年那个青春勃发的大时代,故事就发生在慷慨悲壮的西北边塞之地。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5

墓中文物

“血渭一号”大墓的墓主人就生活在那个时代。据考古学者考证,热水墓群为7至8世纪的墓葬,中原王朝处于南北朝、隋代和唐代初期。“血渭一号”大墓的下葬时间大致在唐代初年。

吐谷浑人原是辽东鲜卑族的一支,因部族间争斗,于4世纪千里迢迢迁到青海南部草原。329年他们创建了自己的政权。

“吐谷浑”原本是这个部族首领的名字,就是带领族人建立政权的那个传奇人物,后来成了这个王国的国号。这个独立政权在青海一直延续了350多年!

吐谷浑和周边王朝不断爆发战争。隋炀帝西巡时曾大破吐谷浑,斩首十万;唐朝初年,唐军也多次击败吐谷浑。王昌龄的诗说的正是这事。

在吐谷浑身后,新兴的吐蕃王朝对它也是虎视眈眈。几场战争之后,公元663年吐蕃吞并了吐谷浑,从此吐谷浑“王国”变成了“邦国”,苟延于藏王的羽翼之下。

墓构造神秘复杂

民间传说中的“九层妖塔”非常恐怖,由层层关卡构成,人进入塔中危险重重。“血渭一号”大墓为何被称为“九层妖塔”?

这要从“血渭一号”墓的独特构造说起。

热水古墓群处在山间河谷地带,共有200多个墓葬组成。“血渭一号”大墓处在该墓群的中心位置,也是最大的一座。它坐北朝南,背靠血渭山,面向察汗乌苏河及血渭草原。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6

“血渭一号”墓前面有条河(资料图)

“血渭一号”墓历经1000多年风雨,封土堆分上下两层,现高33米,东西长55米,正面看像个“金”字,因此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大墓背靠的两条山脉东西绵延,远看如同两条巨龙,而墓冢本身宛如宝珠,构成“二龙戏珠”之势。墓冢又形如鸟首,背后山脉宛若张开的鸟翼,如此看“血渭一号”墓如雄鹰展翅,透出神秘的气氛。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7

大墓背后靠着两座山 图@大西部杂志

最为奇特的是墓葬封土堆由泥石混合物夯筑而成,从上至下一层柏木夹着一层四五十厘米高的石墙,层层叠起,如同盖楼一般。当地牧民说一共有九层,故称之为“九层妖塔”。这种独特的墓葬结构在中国考古学界是首次发现!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8

封土中可见一排排柏木 图@大西部杂志

热水墓群内大大小小的墓葬,基本都是这样的奇特构造。这些堆叠的圆形柏木,最粗直径有60厘米,最细也有15厘米。柏木生长缓慢,一棵碗口粗的要长200年。建造这么多这么大的墓葬,所需柏木不知从何而来?至今还是个谜。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9

奇特罕见的墓葬结构

殉葬87匹“汗血宝马”?

“血渭一号”大墓被称为“九层妖塔”,也和它的陪葬物及陪葬方式有关。当地牧民历来认为这个大墓神秘而可怕。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0

相关题材的影视剧剧照

大墓多次被盗,考古人员已对封土的第一、二层进行了发掘清理,有很多奇怪的发现。最突出的就是它不同于中原葬式,封土堆中就有陪葬坑和陪葬墓!

在封土的第一层中考古人员清理出了13个环形的动物陪葬坑,出土牛、羊、狗等动物骸骨700多具,数量之大令人惊叹!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1

热水墓地中陪葬的动物骨骸

考古人员在封土第二层发现一个“十”字形墓室。该墓室由墓道、墓门、回廊、东室、西室、中室、南室等组成。

更为神秘而奇怪的是,所有墓室内都未发现人骨或与丧葬有关的棺椁之类葬具!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2

“墓上之墓”发掘现场

难道这个“墓上之墓”只是陪葬墓?那么,主墓室在哪?

为何墓中无人骨?难道“血渭一号”是个祭坛而非墓葬?

这些,目前尚无定论。

“血渭一号”大墓没有陪葬马?不仅有,而且非常奇特,它有一个专门的区域!

考古人员在大墓前方发现了5条“葬马沟”。沟的大小、形状、深度等都是按马的身形设计的。

葬马沟中共出土了87匹马的完整骨架!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3

古代高规格葬中多见陪葬马

出土时,这些马骨整体分布很整齐,但具体到每匹马的骨骼就很散乱。考古专家推断,这些马应该是活着被推入坑内直接掩埋的,因此马的骨骼定格了窒息前拼命挣扎时的惨状。

还有人从“血渭一号”殉葬马的骨骼尺寸推断,这些马身形高大,体格壮实,很可能是著名的汗血宝马!

热水墓群中出土的其它随葬物还有很多,其中和动物形象相关的最多。比如一些金饰和木雕上,也雕刻有鸟兽的形象,并且雕工精湛,形象生动。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4

出土的动物形雕刻品

墓主或为吐谷浑国王

学者考证,“血渭一号”大墓建造时,大概在吐谷浑成为邦国的年代。至于墓主是吐谷浑王还是吐谷浑贵族,目前尚无定论。但其规格和规模与西藏琼结县雅隆河谷内的藏王墓相当,因此墓主是吐谷浑王的可能性很大。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5

西藏琼结县藏王墓

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该墓建造于吐谷浑邦国时期,吐谷浑王室虽得以保全,但藏王会派军政高官管理邦国,“血渭一号”大墓会不会是这些高级官员的?

对此有专家进行过考证,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7至8世纪被藏王派出管理青海地区的军政官员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位都排除了葬在青海的可能性。

第一位就是率兵吞并吐谷浑的吐蕃权臣禄东赞。此人巩固了吐蕃在青海的统治,并一度和唐王朝交战。

但这位权臣并没葬在青海。史书明确记载,他在吐谷浑住了6年后,于666年回到吐蕃,次年病死。按吐蕃贵族的丧葬习俗,他应该归葬故里了。

还有一位著名人物,是禄东赞的次子论钦陵,他参与了吞并吐谷浑的战争。此人作战勇猛,为吐蕃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三次打败过唐军,670年还大败了唐朝名将薛仁贵!

但此人功高震主,受藏王猜忌被讨伐,论钦陵兵败自杀。作为吐蕃叛将,他不可能得到高规格厚葬。

并且吐蕃文献记载,吐谷浑后来虽只是个邦国,但其国王与藏王联姻,地位在吐蕃官僚体系中很高,至少在邦国内是高于藏王派驻吐谷浑的军政将领的。甚至有的吐谷浑王也有双重身份,兼任当地军政官员。

基于此分析,墓主很可能就是吐谷浑邦国时期的第一位吐谷浑王,或是影响最大的一位吐谷浑王。

丝路遗存屡被盗掘

不过,以“血渭一号”大墓为首的热水古墓群被盗严重,这里大大小小的墓葬几乎都有被盗挖过的痕迹。据中新社报道,这里盗墓最猖獗的时候,盗墓分子竟然开着挖掘机肆意乱挖!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6

热水墓地的盗洞赫然在目

还有一次著名的盗掘行动是在抗战时期。当时这里为军阀马步芳所统治,他监守自盗,曾派出工兵营驻扎在都兰,对热水墓群大肆挖掘。据说后来因为战争形势紧迫,军队才紧急调走。工兵营撤退时,被盗掘的墓室还起了火,浓烟弥漫在戈壁上空久久不散。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7

马步芳(右)和蒋介石合影

还有一次,盗墓分子竟动用炸药,将山顶一座古墓炸开,飞起的土石中夹杂着不少精美的漆片。闻讯赶来考古人员心疼不已,许多珍贵文物已成碎片!

基于这样的保护现状,考古人员从1982年开始对热水墓群进行保护和发掘,出土大量东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古藏文简牍、金银器、铜器残片和丝绸物品。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8

专家展示出土文物

其中丝绸品种最全、图案最精美,在国内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目前为止发现350多件,130多种。其中112种为中原汉地制造,18种为中亚、西亚制造。还有一块波斯人使用的钵罗婆文字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确认的8世纪波斯文字锦。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19

丝制品上含中原、藏地等文化信息

“血渭一号”大墓出土文物兼具中原文化和西藏、西域及西方文化特色,学术研究价值极大。

出土物具有复杂的文化印记也不难理解:吐谷浑地处青海,一边连着西藏、西域和西方,另一边连着中原,古代丝绸之路“青海道”正从这里穿过。即便吐谷浑被吐蕃政权征服了,仍在东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至今,“血渭一号”大墓还笼罩着浓厚的神秘气息,这有待考古发掘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来为我们一一揭秘!

喜欢本文的各位,欢迎转载到朋友圈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20

“九层妖塔”旁是谁敢“摸金”:唐代古墓“血渭一号”为何有这样恐怖的别称? - 21

点击进入 “果粒时刻”小程序界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