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9日 11.9°C-15.7°C
澳元 : 人民币=4.7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低温下,他们与时间赛跑丨全景还原甘肃积石山地震(组图)

2023-12-20 来源: 新京报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据新华社消息,截至19日13时,地震已造成甘肃113人死亡,536人受伤。截至12月20日5时30分,地震已造成海东市18人遇难,198人受伤,16人失联。

积石山县海拔1735米至4309米,县城海拔2300米左右。过去三年,该地区12月下旬平均气温为-7.6℃,最低气温为-17.9℃。

在低温寒潮的天气下,地震救援面临巨大挑战。有救援人员表示,由于低温,黄金救援72小时将缩短。

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物资涌向积石山县。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甘肃、青海两省2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两省做好地震灾害救灾工作。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前期已向甘肃灾区调拨4.2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基础上,向甘肃省紧急增调第二批4.7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包括棉帐篷2500顶、棉大衣2万件、棉被5000床、折叠床5000张、防潮垫1.5万张、场地照明设备30台。

救援力量方面,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出动了144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灾区救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19日凌晨起也出动多支救援力量抵达地震灾区,武警甘肃总队出动300余名官兵、40余台车辆抵达积石山县刘集乡4个村,担负搜救、伤员转运、疏通道路和搭建帐篷等任务。

12月19日,震后的第一天,在自救和等待救援的过程中,灾区人民经历了低温难熬的一天,棉被、军大衣、电热毯等供暖物资仍是这里最稀缺的资源。而救援力量的到来,也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低温下,他们与时间赛跑丨全景还原甘肃积石山地震(组图) - 1

▲12月19日,震源中心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房屋在剧烈震动后砖块散落一地。受访者供图

━━━━━

深夜巨响

对于亲历者来说,地震是从一声巨响开始的。

积石山县城居民张林峰意识到地震,来源于手机的地震报警鸣响声。入睡前,手机屏幕上突然亮起了地震倒计时的数字,张林峰形容当时的自己,“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鸣响声没有停下。张林峰看着倒数的时间,从床上跳起,叫上妻子抱着儿女往屋外跑,“衣服来不及穿,只能临时抓几件离得近的。”在户外放下孩子后,张林峰又跑到另一个房间,把父母叫了出来。

大街上陆续有跑出来的人。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有人光着脚。几秒钟后,地面开始剧烈晃动。“人根本站不稳,县城停电,一片漆黑,有人不停地喊叫。”张林峰说。

积石山县吹麻滩镇一家药店的老板吴家凯,最先听到的则是玻璃震动的一声巨响。地震来临时,吴家凯刚在镇上一家餐厅吃完饭。他记得,夜里11点58分走出餐厅时,他叫了一辆出租车,11点59分,自己正准备上车,伴随着餐厅玻璃震动的一声巨响,地面开始摇晃。短短几秒内,餐厅二楼的人都往一楼出口跑。

积石山县安集乡杨家湾村的小卖铺老板杨磊今年65岁,常年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小卖铺。18日深夜,他刚好醒了,听到一声巨响,“声音比雷声还大,不知道是什么声音”,当时房子晃得很厉害,他知道大概地震了,赶紧拉着老伴跑了出去。

人们意识到,这次地震来势汹汹。更多信息被推送到互联网上: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北纬35.7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甘肃兰州、定西、临夏和青海西宁、海东等地震感强烈。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生活着10个民族,其中保安族人口2.14万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数的95%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当地人回忆,震感持续一个小时。相比县城,农村情况更为严峻。震源中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村民夏杰说,当晚自己所在的村不少平房倒塌,有村民被困。

这与当地地形有关,很多村庄坐落在半山腰,房屋地基就建在边坡地带,地质结构并不稳定,很多农村自建房采用砖混结构,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低温下,他们与时间赛跑丨全景还原甘肃积石山地震(组图) - 2

▲12月19日,震源中心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有房屋墙体出现裂缝。受访者供图

━━━━━

漫长一夜

震后的夜晚注定是难熬的。

公开资料显示,积石山县海拔1735米至4309米,县城海拔2300米左右。18日夜里,气温跌至了零下十三四度,地震把人们赶到了寒冷的户外。

临夏州商户王梁的家在7楼,他形容,自己往楼下跑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摇摇晃晃的”。楼道里全是人,非常拥挤,大部分居民逃出楼后,就待在小区楼底的小广场。

王梁说,广场上的人都冻得发抖,也非常害怕,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安慰。“我们小区的物业群也发了通知,让大家注意安全。”

在楼下待了几个小时后,大家陆续上楼回到了家中。虽然回了家,王梁却一直没敢睡觉,睁眼到了天亮。王梁说,过去自己经历过地震逃难的演练,但地震真正发生时,脑子还是一片空白。

户外唯一的取暖设施是私家车。从餐厅跑出来的吴家凯躲进车里,在车里过了一夜。吴家凯觉得,唯一幸运的是,他的家人住在镇上。地震后,大家都陆续报了平安。救援的力量来得也快,“一两个小时就有救援队的车陆续赶到县城。”

寒冷让冬夜变得更为漫长。杨磊说,甘肃的冬天冷,最近几天白天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晚上能到零下十四五摄氏度。杨磊家附近有个破旧的厂子,已经很久没人使用,但场地还算空旷,他们夫妻二人就来到厂子里待着。为了御寒,他和老伴就地取材,找来一些能生火的材料,点起火围坐着,“即便这样,也还是冷。”

杨磊和妻子在外头坐了三个半小时左右,看到再没什么余震的迹象,他们才回到自己的房子,收拾因地震而散落的物件。

灾区之外,救援已经趁着夜色启动。临夏州副州长李勇在12月1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受伤的村民都已连夜转移到医院,“临夏州各个县市离得比较近,8县市之间差不多半小时车程。”

临夏州政府官网显示,地震发生后,临夏州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州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抢险救援、地震灾情调查及灾害损失评估、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交通运输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地震监测和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救灾捐赠、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11个工作组,按照《临夏州地震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低温下,他们与时间赛跑丨全景还原甘肃积石山地震(组图) - 3

▲12月19日,震源中心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兰州山河救援队队员正在集合。受访者供图

━━━━━

震中20公里外的团结村:

村民组队挨家搜索,徒手挖废墟救人

地震后,刘集乡团结村的上千间民房几乎都变成了危房。这里距震中积石山县柳沟乡只有20公里左右。

低温下,他们与时间赛跑丨全景还原甘肃积石山地震(组图) - 4

▲村里垮塌的房屋。受访者供图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眼前能看见的房子都塌了。”韩凯被晃醒后,瞬间意识到,发生地震了。甚至来不及多穿几件御寒的衣服,他抓起手机,就往屋外跑。

此时屋外的温度已达到零下20摄氏度。“地震了,大家赶紧出来,不要待在房子里,出来的在群里说一声。”韩凯在村民微信群里迅速发了一条消息,拿着手机的手不停地哆嗦。

他需要尽快清点出人数。半个小时后,微信里陆陆续续有了回应,但有5个人始终没有消息。余震仍在发生,韩凯决定组织队伍分头行动。

30人的自救队伍被分成几个小组,挨家挨户找人、救人。发现有人被困压在石头下,救援的村民等不及找来工具,徒手开挖。19日0时30分,失联的5个人在一片倒塌的墙体下被找到,包括3名儿童、1名老人还有1名孕妇,全部遇难。

一夜间,刘集乡团结村里上千间民房几乎都变成了危房。韩凯介绍,2008年汶川地震后,村里大部分老房子都被拆掉,改建成了防震性能相对较好的砖混结构。这次倒塌的大部分房屋正是那时村民自建起来的房子。“家变成了危房,村民只能去村子附近的文化广场避难。有一位老人怎么也不愿从住的房子离开,最后是被人抬出来的。”韩凯说。

救援队伍在地震发生后两小时赶到团结村。他们带来了100多顶帐篷和100多张行军床。100多顶帐篷在19日中午全部搭建完毕,行军床也被抬进了帐篷。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安排住进了帐篷,更多的居民依旧选择在帐篷外的广场上度过一夜。

望着剩余不多的方便面,韩凯有些发愁。对于拥有1800多名村民的团结村来说,已有的物资还远远不够。韩凯告诉记者,他们急需食物、棉衣、羽绒服、毛衣、棉鞋、床、棉被、探照灯。

━━━━━

与时间赛跑的赈灾

终于熬到12月19日的白天,送医与赈灾正在经历与时间的赛跑。

夏杰说,被救出的村民陆续被送往各级医院,村庄是震源中心,伤亡情况比较严重,小镇医疗条件有限,镇上医院接收不了的伤患,部分重伤村民被救护车转运到市区的医院。

李宁则和相熟的合作社成员在露营地里把村里的蔬菜、面粉粮油聚了聚,李宁家中囤了不少一次性碗筷,分发给大家,解决了他们震后的第一顿饭,“有什么吃什么”。中午左右,村里也通上了电。

李宁获得的信息是,村民们的伤亡主要由自建房倒塌,顶棚砖石掉落所致。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御寒跟搜救。”夏杰说。由于气温太低,白天大家会在村里没有坍塌、比较完好的房子里避寒。“食物和水等物资我们暂时还是自行解决。现在大家都在清理倒塌的房屋,等待下一步的安顿。”

下午4点,李宁向新京报记者提到,当地电热毯和棉大衣比较短缺,需要救援队提供帮助。

地震后,越来越多的救援力量向灾区集结。

根据《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自然资办函〔2020〕1723号)》,自然资源部决定于2023年12月19日6时,启动地质灾害防御III级响应,派出专家工作组前往灾区,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救援技术支撑、次生灾害排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卫健委紧急调派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和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骨科、神经外科和普外科国家级专家赶赴甘肃;组织四川、陕西和宁夏等邻近甘肃省的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将尽快赴甘肃省、青海省支援。

截至19日6时30分,灾区共收治300余名伤员,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成立联合专家组,会同当地医务人员对收治伤员进行会诊,逐一排查隐匿性伤害,一人一策制定诊疗方案,全力救治伤员。

12月19日凌晨1点,浙江公羊救援队救援指挥中心开始响应备勤。10时30分,公羊救援队地震救援特勤队9名队员奔赴甘肃。在现场参与救援的公羊救援队指挥官王斌说,这次参与跨省救援的是9名资深队员,他们还带了两只搜救犬,以及生命探测仪等侦搜装备。其中一只搜救犬曾随公羊救援队赴土耳其进行地震救援,在废墟中找到了一家五口人。

据临夏州特警大队特警赖超介绍,19日凌晨两点,他跟随队伍抵达大河家镇陈家村。他们此次共出动了8组人员,每组10人,不同的组分工不一,有人负责维护治安,有人负责扎帐篷,有人负责救援。

赖超所在的安置点位于陈家村村委广场,安置了大概500名受灾群众。赖超说,现场有电力公司的人抢修。中午12点半左右恢复了电力。赖超和队友为现场的村民接上了许多插线板,让他们用电热毯取暖。“目前现场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扎帐篷,预计今晚(19日)陈家村安置点的灾民都能被安置进帐篷。”

▲专家解读积石山地震救援:需警惕次生灾害 低温是救援最大考验。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

如何安置?

12月19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6.2级地震新闻发布会回应“是否还会再次发生较大余震”,负责人表示,根据本次地震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原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5级强余震的可能性。

低温寒潮天气灾民如何安置,也考验着所有人。

12月19日,甘肃蓝天救援队第一批31名队员从兰州出发,于凌晨4点到达了震中大河家镇。

从清晨开始,甘肃蓝天救援队队员于若飞和队友们开始了安置点的搭建工作。安置点在镇上的一片空地,主要工作是搭帐篷、布床、架火炉。到当天中午12点,100多顶帐篷的安置点已经搭建完成。

于若飞介绍,灾民的食物主要以泡面为主,也有拉面师傅从附近的县市赶来,用行军灶搭起拉面灶台,当地村民排起长队等待吃拉面。

▲探访积石山地震灾区临时安置点:已搭建应急帐篷 志愿者做牛肉面免费提供。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于若飞从2012年开始参与地震救助。他介绍,此次震中在农村,而农村地震和城市地震的救援特点不同。城市建筑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农村建筑则是土木及砖混结构居多,在城市救援需要用到许多大型的重装机械,将垮塌的钢筋移开,而农村的救助则主要以轻型的设备为主,“如手动破拆,手动压剪,博士凿岩镐等。”

但由于农村建筑结构不如钢筋混凝土结实,地震后建筑垮塌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人被完全掩埋。而国际上所说的震后黄金72小时,也因为农村地震容易导致人被掩埋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时间会被缩减”,于若飞说,由于当地气温过低,黄金72小时的时间又要进一步缩减。

于若飞介绍,目前现场仍有救援队在进行搜救工作,但从19日傍晚开始,工作重心逐步从搜救转移到了安置,“现在我们和当地政府在协调物资的调配,现场仍然缺大量保暖的设备。”

兰州山河救援队队员贺兴盛和队伍19日下午3点50分到达大河家镇。贺兴盛注意到,由于甘肃上周下了一场大雪,一路上看到不少山头仍积着雪。镇上虽然没有了积雪,仍然能感受到强烈的寒意。

现场安置最棘手的问题仍是“寒冷”。

山河救援队此次共有30名队员前往震中救援,在现场负责十个村子的物资发放及帐篷搭建。30人分成五组,负责协调外界运送到震中的物资,按照村的级别一级级发放。物资发放以家庭为单位,发放的物资包括棉被、大衣、炉子和煤炭。

到达镇上后,贺兴盛注意到,有不少人裹着厚厚的大衣和棉被站在路旁等待安置。虽然大河家镇全镇在19日中午恢复了电力供应,但村民们无法回到家中用电器取暖,只能四处捡来柴火,围坐在一起取暖。“有几个村子建在半山腰上,安置点还没搭建好,村民们就在村委会的楼里头待着。”

安置点在镇政府对面的广场上。因为担心余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影响,镇上的干部们到各个房子里确认没有人员滞留。安置点的村民大多是老人、小孩,“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干活了。”

据贺兴盛介绍,目前消防和武警还在各个村子继续摸排,搜寻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

(文中张林峰、吴家凯、杨磊、夏杰、王梁、李宁、赖超为化名)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_七七四九
_七七四九 2023-12-20 回复
恶劣天气+地质灾害,时间就是生命啊
徐蘋果
徐蘋果 2023-12-20 回复
低温下,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争分夺秒去救灾,这行为令人可敬,可佩,你们辛苦了,致敬救援人员
Jolie晓
Jolie晓 2023-12-20 回复
向救援人员致敬!愿所有人都平安!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