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6.0°C-8.8°C
澳元 : 人民币=4.83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专利悬崖会引发行业大地震?医疗赛道投资的底层逻辑(组图)

2023-06-22 来源: 澳财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医疗健康产业一直是资本投资的热门标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产业投资人都在强调,未来医疗投资将愈发趋于细分化与专业化,这也给澳大利亚诸多优质的医疗公司带来了更多机会。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医疗板块是澳洲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个板块对澳大利亚GDP的贡献,在所有产业中排名第四,十年来医疗板块累计涨幅达到近五倍,远高于同期的ASX指数,是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同时,由于医疗企业本身被认为有较强的抗周期性和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高通胀加息的背景下,医疗股的动态也牵动了投资者的心。

澳财注意到,最近这个行业发生了很多事,一些公司的成功和股价的上涨也表明,澳大利亚医疗科技领域具备巨大的潜力,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这种趋势也显示出澳大利亚在全球医疗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实力。那么,投资人如何在专业及细分领域内辨别优质的投资机会?投资医疗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本文所有观点,来自博满澳财投资部合伙人陆铭浩(Vincent Lu)及财富管理合伙人杨隆(Raven Yang)、高级投资经理陈钰翰 (Tony Chen)在圆桌派节目中的探讨。他们分别从行业细分和专业机构投资人的视角,对近期澳大利亚医疗板块捷报频传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并给出了投资商机。

1

“专利悬崖”会颠覆整个医疗界?

最近,对整个医疗行业很重要,也是所有大药厂最关注的是“专利悬崖”。它是指大药厂的一些卖得比较好的药的专利即将到期,这意味着届时会有大量的同类药进入市场,随后会增加竞争。

而对于大药厂来说,也代表着收入的降低。“所以大药厂现在非常焦虑,” 投资部合伙人陆铭浩(Vincent Lu)直言,“因为他们要思考,一旦这个‘专利悬崖’到来后,他们要通过什么渠道,把这些消失掉的收入重新弥补回来,而兼并收购是常用的手段。”

虽然大家对整个医疗行业还停留在2021年后出现明显回调的阴影中,但在2023年出了非常大的并购案例,其中,我们熟悉的辉瑞以400亿美元并购Seagen Inc.公司。

Seagen Inc.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免疫疗法做靶向的癌症诊疗,所以这个案例也可以给市场很多的思考。

在陆铭浩(Vincent Lu)看来,大的药企在积极地通过价值洼地寻求优质的机会来填补将来可能的收入损失,这其实也让药企私募基金或普通投资者们重新关审视医疗行业。而由于更多的交易在发生兼并收购,其实就是大鱼吃小鱼,让整个市场更活跃了,所以大家感受到从新闻端、市场端、个股指数端等市场确实变得越来越活跃了。

高级投资经理陈钰翰 (Tony Chen)则从指数上分析了近期的变化,“首先是标普的医疗器械指数。从去年6月份至今已经反弹近20%,生物医药指数也反弹了40%左右。”

他以几个澳洲个股案例举例:

赫赫有名的Telix公司,它的核心药IIIuccix在2021年底拿到FDA认证后,股价到现在也翻了两倍多。

最近医疗个股也更加火爆,如肺部成像公司4DX,随着与迈阿密亚大学签订了一个5年合同,它就相当进入了美国市场,股价在一周之内上涨近50%。

药厂Neuren Pharmaceuticals Ltd的核心药物也是拿到FDA认证,随后股票一周内也涨了约70%。

博满澳财参与投资的EBR Systems Inc,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的所有者。在上个月宣布拿到了两项数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都远超FDA所规定的标准,故公司股价直接在短时间内从0.7多涨到了现在1.1澳元左右。

“我们近期从券商和公司的内部都看出些端倪。”陈钰翰(Tony Chen)透露,接触较多的券商如Shaw and Partners和Bell Potter,他们去年反馈说整个医疗市场的IPO基本是关闭状态。但最近1-2个月,他们也陆续发了近4-5个医疗项目的IPO,我们自己底层的ABG基金,它目前所持有的20多个标的中也有3-4个会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IPO,其他标的IPO的计划都也很活跃。

2

EBR为何深受投资界喜欢?

作为细分领域领先的典型代表,无线心脏起搏器研发公司EBR Systems近期的表现可谓超出投资人想象。上个月,其曾被澳洲权威财经媒体澳洲金融评论报(AFR)评价为“下一个Cochlear”,随后股价大幅拉升。

专利悬崖会引发行业大地震?医疗赛道投资的底层逻辑(组图) - 1

据财富管理合伙人杨隆(Raven Yang)介绍,EBR也是博满澳财投资团队一直密切跟踪的,参与了它的领投、IPO。尽管之前股价最多时曾跌了80%,让很多人对这家公司信心不足,但团队依然非常看好EBR,不管是面对投资人,还是内部的判断,都让我们坚定要持有这个公司。

为什么如此坚定?本质上讲还是因为EBR的基本面稳定。

此前,在澳财公众号文章《单支累计涨幅137%!澳洲医疗科技股捷报频传,你要入场吗?》详细分析过该公司。从投资角度,主要有几点可以关注:

公司的产品技术是市场领先的。目前即使是有无线的心脏起搏器也只能进入右心室,但EBR的WISE®系统是市场上唯一能进入左心室的,而这个优秀技术又有专利的保护;

EBR目前所拿到的实验数据,在IPO时就已经超过FDA规定的实验门槛;

公司所面对的市场规模非常大,约25亿美元;

团队也非常强劲,主要高管们在医疗行业都是20年以上的任职经验,公司CEO和董事长也经历很多成功的案例。

所以,EBR无论是从产品技术专利、还是团队,以及市场规模的基本面都是非常好的,这也是博满澳财投资团队坚定看好EBR的原因。

随着EBR股票的反弹,未来怎么看?

“我跟Vincent这周刚见了EBR公司的CEO John McCutcheon和COO Andrew Shute。两位反馈说,未来继续看好EBR的发展。”陈钰翰 (Tony Chen)透露,其实公司计划去年5月份完成患者招募并完成起搏器的放置,而今年5月份EBR公布它的核心实验数据,数据结果已远超FDA的标准要求。未来公司会继续向FDA递交所有的实验数据,并会争取在2024年拿到FDA的批准后进行商业化。

此外,在陆铭浩(Vincent Lu)看来,作为一个医疗设备公司,EBR已经度过了风险最高的一个拿到临床三期数据的阶段,因此,由于相信EBR会正向发展且长期看好,博满澳财投资团队会和EBR保持长期频繁的有效沟通,每季度与EBR的CEO和COO见面。

3

医疗投资: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博满投资的过程中,EBR也公布了一些病人的访谈。很多病人在通过了此类的手术后,从几乎不能正常生活,到可以正常走路和运动。这也让投资团队意识到,这样的投资,不仅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价值。

每个病人、每个临床试验中的招募者,手术成功后就是拯救了一个生命。所以,我们认为投资生命科学领域有其他行业不具备的,那就是可以真正改变整个全球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当前,大健康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除了上述提到的领域,还有哪些企业兼具了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呢?

陆铭浩(Vincent Lu)介绍,在一些癌症治疗、心血管中风治疗的领域也值得关注。“对于中风,我们团队也关注到,ABG旗下的ABG基金有个很成功的投资案例叫Imperative Care。它在全球范围内,是非常领先的中风领域的医疗设备公司,针对缺血性中风。”

所谓缺血性中风,其实就是一个小血块堵塞在了脑血管当中,引发血液的流通不顺畅。而血液是输送氧气的,这样就会使得大量的脑细胞缺氧,从而导致后续系列的严重影响。

这个领域的手术治疗方式也经历了几代的更新。从最早的服用药物去融化血栓,到通过一个支架、一个小网络,机械式地把血块取出来。而目前Imperative Care设计的则是通过吸收式的装置,把小血块吸出来。

专利悬崖会引发行业大地震?医疗赛道投资的底层逻辑(组图) - 2图解:Imperative Care Zoom系统四大组成部分

通过几万的实验数据,市场看到吸收式的模式对于血块的效果非常好。血块的吸收速度快,吸收的完整性较高,从而能够更好地治疗急性的缺血性中风。

数据显示,“一次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如不经过正规治疗,在此后的3-4年内将有45%发展成为脑卒中。因此,缺血性脑血管是当今威胁人类的最大的恐怖“杀手”之一。

由于技术的独特性,在两年的商业化时间里,Imperative Care的Zoom 88产品已经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血栓吸除市场中抢占了近20%的份额,拯救了更多的中风患者。

“第一次听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很震撼。”杨隆(Raven Yang)表示,博满澳财投资团队很荣幸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直接和间接都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中风是第二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市场范围庞大。而从投资的角度看,截止到现阶段,已经实现了很好的账面收益,也算名利双收。

4

商业化:投资医疗的底层逻辑

上面的例子里很多是医疗器械,但医疗的板块很大。除了刚提到的EBR或Imperative Care这种医疗器械,博满澳财投资团队还看了较多的生物医药和化学医药领域,而且特别关注癌症相关的项目。

陈钰翰 (Tony Chen)举例,比如用免疫细胞,或用靶向的方式去治疗癌症,这些相关的领域我们也有所涉猎,这也是未来大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其实,很多癌症的起因是基因的变异,现在有很多研发的领域,包括对基因的编辑来进行疾病的治疗,所以有很多有价值的技术和赛道在涌现。

由于医疗项目给人的感觉专业度非常高,那么,投资者对于这类项目的投资逻辑又是如何的呢?对此,陆铭浩(Vincent Lu)表示,我们对医疗项目关注的大逻辑和其他赛道是一样的——就是药物、设备以及所处的行业规模是不是足够大;以及药物、设备和技术本身是不是有足够的临床数据来证明产品的领先性;同时团队是不是有能力去按时地完成临床测试,并帮助企业完美过渡到商业化。

在他看来,商业化是个很重要的过程,任何投资都要考虑退出。被投企业是不是有比较明确的退出的路径,是适合独立地IPO,还是更适合被一个大型的药企兼并收购。

不管什么赛道,其实投资逻辑是如出一辙的。在医疗板块,博满澳财希望不仅能够帮助投资人实现投资上价值的收益,更能得到社会价值的收益。

如果对这个赛道有兴趣,欢迎跟博满澳财团队联系,深入交流。

此后,澳财也会通过文章、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为投资人呈现不一样的投资机会。本期内容算一般性的市场分析,对具体投资不做建议。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Shirley329
Shirley329 2023-06-22 回复
投资医疗领域是需要有勇气的,因为这是一个技术和风险交织的领域,但只有勇敢面对风险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我是师太阿崔
我是师太阿崔 2023-06-22 回复
我的家人曾经得过中风,看到这篇文章我更加感性地理解到了医疗技术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并支持这个领域的发展。
金豆豆12123
金豆豆12123 2023-06-22 回复
对于生物医药的领域,我的理解就是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投资,才能取得成功。
renetsai
renetsai 2023-06-22 回复
真心觉得Imperative Care的技术很不错,如果有朋友被中风困扰,一定要推荐去这个机构治疗!
Cris兜兜
Cris兜兜 2023-06-22 回复
治疗中风的技术越来越好了,希望能够早日普及到全国各地,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