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5.6°C-8.7°C
澳元 : 人民币=4.79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2022-12-29 来源: 香港01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22年,是内地防疫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究竟该採用何种防疫政策成为了社会中被提及最多的年度级讨论。毋庸置疑的是,随著国门重开在即,内地正向“与病毒共存”踏出实质性的步伐,“清零”方针亦将就此落下帷幕。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1

诚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降低了染疫殁的风险,但却未能止住过度防疫的殇,在疫情中走完一生的兰州3岁男童如是,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乌鲁木齐夺命火警亦如是。如今,虽然一切都在朝回复“疫前生活”方向发展,但从严从紧管控疫情期间,因“层层加码”而酿成的惨剧,此际更该被引以为鉴。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2
上海年初大规模爆发本土疫情,在经历了65日的全域静态管理后才逐渐恢复正常。(澎湃新闻)

四月的呐喊和十一月的呼唤

上海年初大规模爆发本土疫情,在经历了65日的全域静态管理后才逐渐恢复正常。这座曾经被视为“精准防控”的标杆城市,在这波疫情中却变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4月22日,记录了上海封城下所造成的次生灾害的影片《四月之声》在网络疯传并引起民众共鸣。

影片长约6分钟,以3月15日上海疫情记者会中的一句话作为开头:“目前上海没有封城,现在也没必要封城”。随后又到了3月26日疫情记者会中所称的“咱们也就下定决心封上三五天,封上一周不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上海,我们这个城市,承载了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我们这个城市还在全国社会经济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全部的上海市民应该有这样的大局观。”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3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4

影片其后还剪辑整合了多条录音反映上海封城生活,先后呈现了物资短缺、病人无法得到医治、宠物狗被打死以及小朋友与父母分离等情况。虽然,大量内地网民认为该影片仅是具有记录性质,惟其在内地网络中仍遭到全面下架,惹得舆论不满。

《四月之声》遭下架一事还上升成为“舆情事件”,有网民将原本的横式影片调整为竖式,亦有网民将影片内的旁白转成不可删除的音频格式分享,以此进行接力转发。有网民还指出,《四月之声》在当日的讨论热度是“现象级的”,上一次有同样高讨论度的还是2020年2月7日李文亮医生逝世。

而针对《四月之声》遭下架一事,《环球时报》前任总编辑胡锡进表示,“封控久了,上海人有一些怨气,需要有释放的渠道。”并指在中国网络上表达意见,比在西方国家抱怨管用得多。中国政府一边关注帖子的内容和传递的情绪,改进的努力会随之而来。

不过,其后数月内防疫惨剧在内地却屡有发生,贵州载有47名涉疫人员的隔离转运巴士发生翻覆,酿27人死、20人伤;兰州3岁男童煤气中毒后,因过度防疫耽误救治身亡;郑州富士康厂区爆疫后物资匮乏,员工步行大逃亡;郑州4个月大女婴,隔离期间突发疾病,因父亲核酸阳性而延误救治不幸身亡;呼和浩特封控小区内,有中年女子堕楼身亡;以及广州方舱医院内,害怕染疫被老家的人说閒话,二孩母亲自缢身亡等事件仍历历在目。

诸多前车之鉴的惨剧发生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优化防控措施“20条”,惟内地多地却仍未对“层层加码”、“一刀切”的乱象进行更改,令“20条”措施形同虚设,亦导致新疆乌鲁木齐的夺命火警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5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6

一场火警点燃示威的导火索?

11月24日晚上,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吉祥苑小区有住宅发生火警,官方通报事故称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有网民爆料指,发生火警的小区是因防疫政策的限制,导致消防条件不合格,消防车无法靠近救火,有居民甚至因无法逃生在微信群组中发语音讯息呼唤求救。

而这场夺命火警的发生,让不少当地民众意识到,原来自8月10日乌鲁木齐宣布全城静默至火警发生时,当地已封控了逾100天。内地网络中亦一时因此群情汹涌,文章“路是通的,是他们不跑”、“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是在那个屋子裡待了一百多天”等在社交平台中更被接力转发,面对民众的不满,当局“消息封锁”的老套路重新上演,涉及新疆火警的网帖因“违反管理规定”悉数遭到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防疫酿惨剧的屡禁不止与消息封锁的屡见不鲜终引起民怨,除了上海有数百市民聚集悼念乌鲁木齐大火死难者外,内地多间高校亦出现悼念活动及表达对严格防疫政策不满的海报。11月26日,南京传媒学院多名学生在校内举白纸示威,并高喊“人民万岁,逝者安息”的口号。中央美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青岛电影学院等至少207间高校都出现类似活动,以表达对“动态清零”政策的反抗。除此之外,示威活动还蔓延至香港、台北、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等地。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7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8
大巴车翻车的是我,生病拒诊的是我,崩溃跳楼的是我,火灾被困的是我。如果这些不是我,那么接下来就是我。微博网民

虽然内媒未对是次示威活动进行大肆报道,但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12月7日应邀出席法国外交记者协会晚餐交流会时回应事件表示,可以从内地的示威活动中清楚地嗅到近些年在发展中国家频繁发生的颜色革命的味道,并称有的中国人被外部反华势力收买。

而针对有观点认为,这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中国内地罕见爆发的最大规模示威运动,卢沙野表示,两者事实上毫无关係。他并指,是次示威游行即便不是外部反华势力策动和发起的,至少是受到他们的利用,这些反华势力总试图把游行推向政治化。“任何国家都不是完美的,任何政府都有缺点。对我们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改正缺点。而外部势力则是要毁掉中国。”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9

过度防疫中的生命之殇 促成内地放开的导火索?(组图) - 10

“清零”向“共存”的转变

因种种原因,坚持了近三年的“清零”政策得到了内地官方的重新审视。11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卫健委召开座谈会时强调,据专家意见,需要继续完善措施,并承认Omicron变种病毒致病力改变,正式表态防疫到了“新形势新任务”阶段。另据一名欧洲官员描述指,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日在北京会晤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时,首次公开承认新冠病毒正在减弱,并向米歇尔讲到中国民众在经过3年大流行疫情后感到沮丧。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防疫“新十条”措施后,内地的防疫政策急“转軚”,各地亦大刀阔斧展开了放宽进程。及至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公布自2023年1月8日起将取消对入境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的要求,亦不再判定新冠病毒感染的密切接触者。

内地如今毅然作出“共存”的决定,再对“清零”政策进行评判显然已无大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放开固然对重启经济、回复正常生活有向好作用,但社会面感染个案的激增,如何应对药物短缺、殡葬业负荷超重、医疗挤兑等已出现的问题,应是内地现时面对的首要考验。而元旦及春节过后,内地疫情状况是否会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亦将成为一大挑战。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Chens花心
Chens花心 2022-12-29 回复
今年大家都难啊!
DingDing
DingDing 2022-12-29 回复
太难过了
小兔纸说
小兔纸说 2022-12-29 回复
希望一切已经结束
iffyu
iffyu 2022-12-29 回复
今年快过去了
朱小粉粉粉
朱小粉粉粉 2022-12-29 回复
rip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