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3.2°C-15.5°C
澳元 : 人民币=4.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财税视角看贵州:茅台酒能否解债务“愁”?(图)

2022-09-26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内陆腹地,山水相隔,地形破碎,土地贫瘠,不适农耕,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贵州经济长期相对落后,贫困人口、贫困面积、贫困程度都创下全国之最,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自然条件限制下,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总量小、人均低的特征,2021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9586亿元,排全国第22位;人均GDP为50808元,排全国第28位,仅高于甘肃、黑龙江和广西三省。

财税视角看贵州:茅台酒能否解债务“愁”?(图) - 1

当前,贵州财政最鲜明的特点是债务问题,引发各方较大关注。中央和贵州陆续出台了化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贵州仍处于化解债务风险的攻坚期。总体来看,贵州省财政主要具有以下七大特征:第一,财力吃紧态势加剧,对全国财政贡献为负,高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2020年中央对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是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82倍。第二,纵向收入分配中,省本级收入占比高,2020年贵州省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达到26.3%。第三,工业及制造业基础薄弱,制约贵州省经济发展,造成全省税收来源单一、财政增收困难、抗风险能力差的局面。贵州省制造业贡献的税收占比低于三成,且主要集中于烟酒两大产业,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第四,创造的税收中消费税(中央税)占比偏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主要源于贵州是烟酒生产大省,而消费税是烟酒行业中的重要税种。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茅台缴纳的消费税为120.6亿元,占税金及附加的78.8%。第五,财政收入总量低、质量差,税收占比在31个省份中排名最末。第六,财政自给率低位运行,财政压力由省级至区县级地方政府逐级递增,基层财政困境持续深化。第七,债务负担较重、化债压力较大。截至2021年末,贵州省负债率为60.6%,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全国排名第二;考虑隐性债务后,广义负债率攀升至137.0%。

一、贵州省财政体制与税源结构概况

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21》《中国税务年鉴2021》《贵州统计年鉴2021》及贵州省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决算报告,贵州省财政体制和税源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从对全国财政的净贡献来看,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对全国财政净贡献为负,中央转移支付对贵州省财政平衡起重要作用。2020年,贵州省对中央财政的净贡献为-198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2位,仅居黑龙江、四川、河南、湖北、新疆、甘肃、云南、湖南和广西之前。贵州省作为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经济基础薄弱、财力吃紧,对中央对转移支付较为依赖。2020年中央对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3259亿元,是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82倍,成为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

第二,从省以下财政体制来看,贵州省的省本级在纵向收入分配中相对集权。贵州省的省级政府需兼顾全省性重大民生支出,重点经济建设以及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因此收入统筹力度较大。2020年贵州省省本级、市本级、县级及以下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分别为26.3%、22.0%和51.7%。其中,税收收入在省本级、市本级、区县纵向间的分配比例为20.7%、20.7%及58.6%。茅台集团、贵州中烟、瓮福集团和盘江集团4户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中国移动通信等13户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均为省级固定收入,除此之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地方分享部分按省、市、县三级“2:2:6”比例分享。与税收收入相比,贵州省本级政府非税收入截留比例更高,2020年非税收入在三级政府间的分配比例为35.1%、24.0%和40.9%,主要原因在于85.7%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归贵州省本级政府所有。

从支出来看,贵州省财政支出责任下沉区县,基层财政支出压力明显。从支出层级来看,2020年贵州省省本级、市本级、县级及以下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分别为20.3%、15.4%和64.3%。与收入占比相比,区县级政府支出责任更大,这样的财力与事权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层政府收支平衡难度,需要通过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予以补助。从支出结构来看,贵州省省本级、市本级与区县级政府间事权划分较为分明。省级政府集中财力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水、社保和就业等基建和全省性重大民生性支出,城乡社区、节能环保、教育等方面支出主要由区县级政府承担,以上三项支出中区县地方政府支出占比分别为89.7%、81.0%和80.8%。

第三,贵州省工业及制造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对全省贡献的税收低于三成,且主要集中于烟草和白酒两大产业,技术密集程度较低。从全国范围来看,贵州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制造业实力欠缺。2021年贵州省工业增加值全国排名第22,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5.7%,远低于第三产业;在2021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中,贵州省仅有贵州茅台和贵州磷化两家企业上榜,是我国顶级制造业企业最少的省份之一。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其发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高度,进而影响到税收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2020年贵州省制造业创造的税收占比仅为27.7%,低于全国平均3.2个百分点;从细分行业来看,烟草制造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创造的税收占制造业的比重为78.3%。

第四,从税种来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契税是贵州省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省消费税占比偏高,与其以烟酒主导的产业结构有关。增值税仍是贵州省第一大税种,2020年增值税贡献了贵州税收收入的36.3%。其次为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契税,占比分别为21.2%、17.3%、4.5%和4.0%。值得注意的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省消费税占比偏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主要源于贵州是烟酒生产大省,而消费税是烟酒行业中的重要税种。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茅台税金及附加合计153.0亿元,其中消费税为120.6亿元,占税金及附加的78.8% 。相较而言,贵州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占比偏低,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低6.3和2.6个百分点。

二、贵州财政形势:总量小、增速低,区域分化明显,自上而下财政收支矛盾逐级加大

第一,总量低位徘徊、分布极化效应明显是当前贵州省财政收入形势的重要特征。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2021年,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969亿元,仅位列全国第22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年平均增速为5.6%,排全国第14位。

贵州省财政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极化效应明显。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省会贵阳及拥有贵州茅台的遵义在全省中占比颇高。2021年贵阳及遵义两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426.7亿元及270.2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7%及13.7%,是贵州省财政创收的中坚力量。除贵阳及遵义外,其余7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在60-125亿元之间。区县方面,贵州省区县级财政自身的供血能力较差。一方面,是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另一方面,也是贵州省收入上移分配体制的结果。2021年,除遵义怀仁市(85.8亿元)、贵阳观山湖区(58.0亿元)两个区县外,其他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低于50亿元,其中55个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于10亿元。

第二,贵州整体财政收入质量较差,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有待加强。相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是经济发展结果的最直接体现。2021年贵州省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9.8%,在31个省市中排名最末,比倒数第二名宁夏的税收收入占比还低5.6个百分点。分地市来看,贵州省各地市税收收入占比有一定分化。税收收入占比最高的贵阳(76.9%)与占比最低的黔西南州(40.2%)相差36.7个百分点。除贵阳与遵义外,贵州省其它地市税收收入占比均在70%以下。

第三,贵州省财政自给率持续低位运行,财政压力由省级政府至区县级地方政府逐级递增,财政“紧平衡”形势严峻,基层财政困境持续深化。2021年贵州省财政自给率为3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22位。在地市层面,各地市财政自给率与当地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极化效应依旧明显。省会贵阳市自给率相对较高,2021年财政自给率为62.6%。贵阳以外的8地市财政自给率均较低,在14%-35%之间低位徘徊。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弱,财政困难现象普遍且程度较深。从区县来看,贵州省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表现更加深刻。2021年,贵州省88个区县中,财政自给率超过50%的仅有7个,分布在贵阳(5个)、遵义(1个)和黔西南(1个)三地。财政自给率排名靠后的区县大多属于黔东南、铜仁等发展程度相对更低的地区,其中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财政自给率甚至低至6.8%。贵州省区县级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弱于省级政府,财政困难现象普遍且程度较深,基层政府面临较大财政风险。

第四,从政府性基金收入看,贵州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迅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较小,导致地方财力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高。2021年贵州省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为2381亿元,排全国第16位。2020-2021两年平均增速为18%,仅次于上海(24.8%)、江苏(21.4%)与吉林(18.8%),位列全国第4,增长迅速。在地级市层面,贵阳市仍然以788.3亿元遥遥领先。遵义市(454.7亿元)、黔南州(260.2亿元)两市政府性基金收入紧随其后。其他城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在200亿以下,分布在60-160亿元之间。

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来近似衡量贵州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2021年,贵州省土地依赖度高达54.7%,高居全国第三位。由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贵州省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大。地市层面,贵州省所有地市土地财政依赖度均超过50%,土地财政在补足财政缺口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黔南州、铜仁市和贵阳市的土地财政依赖程度最高,政府性基金收入占两项收入之和的比重高达69.3%、67.3%和64.9%,黔东南州、毕节市和安顺市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低,分别也达到了55.1%、51.9%和50.4%,均超过50%。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王宇航-1992
王宇航-1992 2022-09-26 回复
贵州加油
周黑黑在减肥ing
周黑黑在减肥ing 2022-09-26 回复
买了两份红薯犒劳犒劳身为贵州人的我
麻辣西瓜汁
麻辣西瓜汁 2022-09-26 回复
其他州也加油!一起变强大
雪莉CherryRed
雪莉CherryRed 2022-09-26 回复
我也为贵州贡献了一份力吧?
yfang_0612
yfang_0612 2022-09-26 回复
贵州牛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