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9日 9.9°C-12.2°C
澳元 : 人民币=4.78
墨尔本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2022-03-02 来源: 综合报道 评论0条

本文综编自环球网跨境金融监管,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据环球网消息,俄新社3月2日报道,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1

俄罗斯比较有代表性的银行:

1.2家大型国有银行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Public Joint Stock Company Sberbank of Russia, “Sberbank”)和俄罗斯外贸银行(VTB Bank Public Joint Stock Company,“VTB Bank”),分别是俄罗斯的第一和第二大银行。这两家银行的资产合计占俄罗斯银行业总资产超过50%,每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外汇交易价值约360亿美元。

早在2月25日,美国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银行,即Sberbank和VTB及其分布在全球近90家子公司。俄罗斯近80%的银行资产将受到影响。此外,行动还制裁了俄罗斯商业银行Otkritie、Novikom银行(专门为重型机械、汽车、高科技、石油、以及天然气行业提供融资)、Sovcom of Russia。

(1)  Sberbank银行

Sberbank是俄罗斯的第一大银行,其资产占俄罗斯银行业总资产约1/3,由俄罗斯联邦政府(Government of Russia,“GoR”)持有多数股权,是俄罗斯的“系统重要性银行”。OFAC对Sberbank银行的制裁措施是限制美元同业往来账户和直通账户。根据第14024号美国总统行政命令,自2022年3月26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上午12:01开始,所有美国金融机构将关闭Sberbank及其25家金融机构子公司的美元同业往来账户或支付通账户。

(2)   VTB银行

VTB银行是俄罗斯的第二大银行,其资产占俄罗斯银行业总资产约1/5,也是由俄罗斯联邦政府持有多数股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

根据第14024号美国总统行政命令,OFAC宣布对VTB银行及其子公司进行全面制裁,并立即冻结VTB在美国金融机构持有的全部资产。

VTB在上海设立有分行,这是一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家金融机构。VTB上海分行还是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中的卢布做市商。

2.14家中小规模银行根据第14024号美国总统行政命令,OFAC对3家俄罗斯主要金融机构或是实施了封锁性制裁(“blocking sanctions”),或是严格限制通过美国市场筹集资金的机构。这些银行的SWIFT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分别是:

PUBLICJOINT STOCK COMPANY GAZPROM:俄罗斯第3大银行

JOINTSTOCK COMPANY ALFA-BANK:俄罗斯第4大银行

JOINTSTOCK COMPANY RUSSIAN AGRICULTURAL BANK:俄罗斯第5大银行

CREDITBANK OF MOSCOW PUBLIC JOINT STOCK COMPANY:俄罗斯第6大银行

PublicJoint Stock Company Bank Financial Corporation Otkritie:俄罗斯第7大银行;

OpenJoint Stock Company Sovcombank:俄罗斯第9大银行;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 Novikombank:俄罗斯前50大银行;

深度解读!俄罗斯SWIFT被制裁

2022年2月26日晚间,美国与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发表共同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无疑,这四方声明将OFAC的单方制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方声明中没有提到具体将会具体对哪些银行进行制裁,我们不妨根据OFAC的制裁措施及俄罗斯银行业的基本情况来做个分析。

而此前的2022年2月24日,根据第14024号总统行政命令(“E.O.14024”),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严厉的金融制裁,用OFAC声明中的原话是“意义重大且史无前例(significant and unprecedented)”,且将会对俄罗斯的经济的金融系统造成“立即和长远的影响(bothimmediate and long-term effects on the Russian economy and financial system)”。

一、国际清算体系简介

此前笔者已经写过一篇对SWIFT的科普文章,详见文末衍生阅读。简而言之,SWIFT是国际结算报文体系,主要做的是信息流的传输。国际资本和贸易项目的清算体系大致构成包括:

1、清算货币:以主要经济体央行作为基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为主,前提是经济实力强且资本项目开放;中国经济体其实超过欧元区,但是资本项目开放有限,所以在国际清算体系中占比不高。

2、清算账户体系:主要是一国的清算系统和参与国际清算的商业银行两部分组成,就中国人民币而言主要是人民币清算行、海外参加行、境内代理行组成的银行体系外加CIPS(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共同组成。

每个币种都有大量的代理行作为主要清算行,其他银行在该代理行开立同业往来账户(Nostro AC),签订代理协议以实现资金跨国流动(通过同业往来账户的debit或credit实现资金的增减)。代理行一般会接入央行的清算系统,实现终极清算。本币清算系统一般都是本国央行组建管理,但也有例外:美元的跨境清算系统CHIPS是私营组织。

3、报文处理系统:国际上主要是SWIFT。需要注意,报文处理系统也要区分国内和国外,本币和外币。

中国最近几年也搭建了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CIPS以及独立报文体系。但若涉及到跨境清算,目前的报文体系仍然需要和SWIFT深度合作。毕竟只有能够兼容或者快速转译SWIFT报文,才能让更多境外的商业银行参与进来。而不能否认的是,CIPS也好,俄罗斯自己建立的SPFS系统也罢(SPFS只能替代俄罗斯境内的金融信息处理),目前接入的账户体系都相当狭窄。如SPFS参与者主要是俄罗斯的银行和极少数几家亚美尼亚、德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的银行。

就外币而言,更是没有替代方案,目前的报文处理系统只有SWIFT。

4、SWIFT简介:具体参见文末万字长文。简单介绍一下,SWIFT覆盖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金融机构,每日处理成员机构间发送的报文信息超过4200万条;俄罗斯目前有466家金融机构为SWIFT会员。这才是其不可替代的真正原因,而不是报文处理和信息传输技术上的障碍。

相比之下CIPS共有75家直接参与者,1205家间接参与者,其中亚洲934家(含境内541家),欧洲159家,非洲43家,北美洲29家,大洋洲23家,南美洲17家。

通过SWIFT报文处理的清算币种主要是欧元和美元,二者加起来占比76%,人民币清算如果去除欧洲内部交易2.3%,如果不去除欧元区内部交易占比3.2%。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2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3

搞懂了跨境清算的三部分组成之后,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国内进口企业拟支付一笔人民币给英国企业在伦敦银行开立的账户。其清算路径当然有很多种选择(根据两边开户行不同,可以分为①海外清算行模式,建行伦敦分行为当地海外清算行;也可以是②境内代理行模式,或③CIPS模式。不过境外部分的报文都是SWIFT来处理也即是信息交换。

跨境资金清算通过三种不同模式走不同的银行账户体系,最终都汇集到国内做终极清算(也有部分做了轧差处理,大部分都不是逐笔全额清算),终极清算需要海外清算行(也有可能是其境内母行)或者境内代理行或者CIPS清算系统里面的银行账户和央行的CNAPS系统对接实现。

二、关于SWIFT制裁及替代方案

1、部分切断是核心

单就SWIFT制裁而言,主要的制裁分为选择性切断部分银行,或者切断该国所有银行。

对欧洲而言,最担心是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依赖;一旦切断SWIFT,可能导致部分应收款项也无法收到,加大对俄罗斯的金融风险暴露。当然如前所述,欧美若希望特定交易仍然能够达成,可以断开SWIFT之后通过俄罗斯的清算系统SPFS或者CIPS清算(选择CIPS的参加行及代理行来开户)来实现部分特殊业务的清算。

之所以仍未全面切断俄罗斯银行业,说明目前仍然没有走到最绝情的那一步:彻底断绝经贸往来。还是得保留一些小银行在SWIFT里作为预备。

对俄罗斯的经济影响多大,目前来看,单纯的SWIFT制裁影响并不是灾难性的。因为2014年以来,欧美已经对俄罗斯银行业施加了各种制裁: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后宣布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联邦,后东乌克兰各地爆发亲俄示威。美国和欧盟指认俄罗斯“非法吞并”属于乌克兰领土的克里米亚,随即对俄实施制裁,宣布对多名俄官员实施签证禁令和资产冻结等制裁措施。 

同年7月,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进一步升级,奥巴马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最严厉”经济制裁,将俄罗斯外贸银行、莫斯科银行、俄罗斯农业银行加入制裁名单,叠加此前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俄外贸银行、外经银行和天然气工业银行,俄罗斯已有六家银行被美国制裁。此外,俄罗斯国防技术公司联合造船公司也被列入制裁名单。

欧盟的制裁措施包括限制俄罗斯储蓄银行、外贸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外经银行和俄罗斯农业银行五家俄罗斯国有银行在欧盟发行股票和债券、并禁止欧盟投资者购买其发行的股票或债券。

于是,俄罗斯经济总量至今没有回到2013年水平。

而两天前的2月25日,美国又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行动来应对俄罗斯。包括制裁俄罗斯最大的两家银行,即Sberbank和VTB及其分布在全球近90家子公司。俄罗斯近80%的银行资产将受到影响。此外,行动还制裁了俄罗斯商业银行Otkritie、Novikom银行(专门为重型机械、汽车、高科技、石油、以及天然气行业提供融资)、Sovcom of Russia。

可以看到,目前的断SWIFT,只是在这一系列制裁基础上的加重惩罚,如果制裁只维系1-2年,那么影响其实有限。此外,也还看后续俄罗斯替代的清算系统拓展境外参加行和代理行的顺利程度。

2、为何不选择切断部分币种清算?

一方面,SWIFT会员以银行为单位,若对单家会员选择部分业务类型切断,操作将更为复杂。此外这种做法纯属多余。以美元为例,如果要切断某个币种清算,比如美元,美国完全可以通过切断美元账户清算体系达到同样目的。因为如果光有报文,而没有银行和美元清算系统参与,资金流无法实现最终的交割。

2008年对于伊朗的制裁,就是先切断账户清算体系,包括CHIPS,这样断绝伊朗任何用美元交易的可能性。但是伊朗仍可以通过SWIFT以其他币种做交易。然后过了4年,通过对SWIFT不断施压和说服,最终把伊朗金融机构从SWIFT断开。

所以如果美国要对SWIFT施压,一般都是要求切断所有币种的清算,切断美元清算不需要SWIFT参与。

3、更广泛的经济和金融资产的制裁是内核,SWIFT断开是决心的一种体现

此外必须要清楚,切断SWIFT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有些媒体称之为金融核弹,笔者认为并不是SWIFT本身完全不可替代。而是切断SWIFT的动作本身是一个表象,隐含着欧美日发达国家决心自断臂膀,从经济贸易层面要和该地区或国家断绝往来。

理论上,只是绕开SWIFT并不那么难。所谓切换,需要前面介绍的清算系统里面三层要素的切换;清算币种、清算账户体系、清算报文处理系统。清算系统层面俄罗斯自己的SPFS和中国的CIPS都可以作为中俄贸易的选项,币种也是很自然可以选择人民币。

但是短期的最大障碍是海外清算账户体系。不论是CIPS和SPFS,目前海外参加行和代理行覆盖范围远远不够。即便你此前覆盖了一些欧美日的外资银行,在严厉的负面清单和经济制裁情况下,海外银行也未必能参与进来。

所以本质上绕开SWIFT技术难度并非不可逾越,但是绕开欧美日断绝和俄罗斯的经贸往来这个决心,就很难了。所以笔者认为,彻底断SWIFT是一种彻底经济制裁的表象,而“是否要选择彻底断开对俄罗斯能源和资源品的进口”这个经济制裁的决策,是决定能否彻底断开SWIFT的本质因素。

从目前情况来看,欧美只是断开部分俄罗斯银行对SWIFT的接入,并没有完全断开。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包括中资在俄罗斯当地的分行或者子行——暂时不受影响。另外,其他几家中小俄罗斯银行暂时不受影响。

4、CIPS和数字人民币

(1)CIPS

CIPS和SWIFT并不是同一种类型的系统。CIPS实际上是和美国的CHIPS更类似,属于专门为跨境的本币开发的一套清算系统。只不过CIPS顺带着也为境内信息传输设计了一套自己的报文体系,但其核心仍然是基于境内外银行账户体系的一套清算系统。

过去几年中,CIPS主要的开拓方向,是扩大自己在境内外直接参加行和间接参加行的覆盖面。正因如此,CIPS境外参加行的报文用的仍然是SWIFT报文。境内的报文也基本上都是做到和SWIFT能完全一对一mapping对应关系的。

简单来说,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分为境内清算(CNAPS)、跨境清算(CIPS或者代理行模式)、离岸人民币清算(海外清算行模式);CIPS实际是结合报文和清算系统一体,但前期主要是拓展清算账户体系,也就是吸纳尽可能多的参加行(分为直参和间参)以及这些参加行和尽可能多的代理行签署代理协议。

人民银行于2012年启动CIPS系统(一期)建设。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同年9月参加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指出,“年底之前,将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全力把CIPS系统建设成为人民币国际支付清算的“主渠道”。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9年3月27日报道,俄罗斯中央银行国际合作部外国监管机构关系管理局局长弗拉基米尔·沙波瓦洛夫表示,俄罗斯已有多家银行接入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这可方便俄中贸易结算。

不过,截至2022年1月,CIPS76家直接参与者中,外资金融机构寥寥无几,国内金融机构则极易受到限制。如果再加上DNS根服务器的网络寻址限制,人民币跨境支付将变得寸步难行。

(2)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是通过加密币串的转移实现支付即结算。笔者认为,数字人民币在双边货币互换的基础上,加上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可以有效绕过SWIFT。

在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支持下,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日前,该项目发布用例手册,展示了国际贸易结算、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跨境保费支付、外汇衍生品等15种货币桥项目潜在的应用场景及测试进展。此次冬奥会,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量也明显超过了VISA。

此外,停电停网,对于电子支付来说可谓是最为担忧的事。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功能倍受期待,但基于当下的测试结果来看,数字人民币未必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数字人民币准账户模式支持单离线,而机器子钱包模式的离线钱包有“离线交易次数”限制(具体次数目前各机构并不相同),次数耗尽之前必须联网“同步”才能继续使用。离线钱包的开通、转入、转出、注销、同步这些功能需要保持联网才能使用。

三、过往相关SWIFT制裁案例

首先SWIFT注册在比利时,受欧盟影响更大的一家国际性组织,其宗旨就是确保中立不受政治影响。从组织架构到运行机制上,都极力削弱单一国家的影响。需要注意,SWIFT制裁和美国的金融制裁是两个不同维度。尽管SWIFT制裁或多或少受美国较大影响,但欧盟也有绝对发言权。
美国作为金融制裁的主要发起国,制定了关于对外关系和国家安全法律,如《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案》(IEEPA),《国家紧急状态法》、《爱国者法案》、《国防授权法》等,以及针对伊朗的《伊朗制裁法案》等。核心授权性法案有两部: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案》(IEEPA)与1976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NEA),这两部法案直接作用于美国金融支付结算制裁。最近15年间典型的相关制裁案例如下:

1、2005年美国经济制裁朝鲜时,美国通过SWIFT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数据,发现澳门的汇业银行朝鲜之间存在洗钱和流通伪钞等交易。于是在同年9月制裁汇业银行,冻结其与 52 个朝鲜户头上共约 2400 万美元的交易资金,切断汇业银行和美国金融机构的联系,导致汇业发生大规模挤兑。

2、2008年11月,美国以核扩散为借口对伊朗发起金融制裁,2008年,美国禁止伊朗的金融机构使用CHIPS开展美元交易结算,直接切断伊朗使用美元及参与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联系,迫使伊朗与美元脱钩,使伊朗的跨境贸易投资总额持续回落,相应的SWIFT业务量也持续萎缩。

这次属于切断美元清算账户体系,美元断SWIFT。

3、2012年3月,美国联合欧盟加大对伊朗的金融制裁,SWIFT取消了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伊朗四家主要金融机构的会员资格。SWIFT还宣布:“根据欧盟对伊朗金融业制裁的规定,终止对30家伊朗银行跨境支付服务项目”。

伊朗公司不得不重启哈瓦拉支付系统代替SWIFT,交易时间变得更长,成本也更昂贵,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带来严重打击,使其外贸进出口损失近一半,汇率暴跌。

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通过《降低伊朗威胁和叙利亚人权法案2012》,第220条款授权美国总统对为受制裁的伊朗央行和银行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制裁;此外,该法案同样授权财政部对SWIFT董事会中的银行实施金融制裁。

换句话说,如果SWIFT不断连伊朗的银行,SWIFT及各董事银行就会被制裁。这次制裁持续4年,2016年伊朗绝大部分银行重新连入SWIFT系统。

4、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欧开启了对俄罗斯包括金融制裁在内的多领域制裁。其中金融制裁包括冻结或罚没俄罗斯在美资产、切断部分美元结算、限制部分金融机构与俄罗斯开展金融业务、限制俄罗斯金融机构使用SWIFT等金融制裁。

最极端的措施就是威胁切断俄罗斯的银行同SWIFT系统的联系,但是SWIFT还是尽量保持了中立,主要是欧盟没有下决心。最后美国自己单方面做了制裁措施,主要是卡清算组织Master Card和Visa对俄罗斯银行服务,以及采取部分金融资产冻结。

此外,俄罗斯2014年开始俄罗斯银行就被列入黑名单,虽然SWIFT美元断开,但是所有和俄罗斯相关的SWIFT资金往来报文,同业往来开户银行都非常谨慎,效率大幅度下降。2014这个威胁之后,为了替代SWIFT系统以应对美国、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的中央银行-俄罗斯银行创立了俄罗斯银行金融信息系统(“SPFS系统”),SPFS系统复制、模拟了SWIFT系统。

5、2017年,受朝鲜核问题影响,美国通过切断朝鲜的SWIFT网络对其实施金融制裁。朝鲜被从SWIFT中除名,国家代码被删除,相当于在世界的银行系统中已经没有这个国家。这次彻底切断。

6、2018年11月,尽管欧盟没有退出伊朗核协议,但在特朗普政策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朗核武器消减条约后,SWIFT再次切断了重新被纳入SDN名单中的伊朗金融机构与SWIFT系统间的联系,不再为受欧盟制裁的伊朗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信息传输服务,伊朗经济、金融活动受到了显著冲击。

与受金融制裁之前的2011年相比,2019年伊朗-欧盟双边贸易规模下降了85%,仅有57亿美元;伊朗-美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则大幅下降68%,跌至0.75亿美元。但伊朗声称与俄罗斯及其他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已找到可绕过SWIFT系统的替代支付方案。这次属于彻底切断。

7、当地时间2022年2月26日,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作为针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手段,同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性措施”,防止俄罗斯央行以可能破坏制裁的方式部署其国际储备。

这些制裁将在未来几天开始实施。

什么是SWIFT?

一、SWIFT是什么?

SWIFT组织,英文全称: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一个向全球开放的提供成员机构间安全、快速的电子通讯服务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SWIFT基于标准化的报文体系,以成为国际间金融信息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解决了信息传递的信任问题,SWIFT平台上每日运行的金融报文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全球金融及贸易活动情况。目前SWIFT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金融机构,每日处理成员机构间发送的报文信息超过4200万条,是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设施。

SWIFT是国际收付体系中的电讯通道,它是成员机构间信息交流的工具,我们可以把SWIFT比作给各个成员机构使用的微信,每个成员机构都有其微信号,即SWIFT编码,成员机构间在“微信”上沟通交易信息,例如A国的银行通过SWIFT告知B国的银行即将转一笔款项,B国的银行就要答复A国的银行是否收到相关款项,但是两家银行间的真实资金并不在SWIFT上进行划转。

简言之,SWIFT就是一个为成员机构之间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的通讯系统。它为金融机构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大大降低了复杂程度,银行间无需两两互相对接通信,二是SWIFT定义了很多标准,统一了银行间的通讯格式,大家在同一个语境下传递信息,消除了理解上的歧义。

在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报文管理体系主要负责传送清算账户处理的指令(依据),解决的是信息流问题;清算账户主要负责进行资金支付处理与余额管理,解决的是资金流问题;二者相互联接构成了完整的支付清算系统,使支付清算得到解决。

支付清算实际处理中还需要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输送等方面的合规监管要求。

(一)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信息传输

SWIFT以报文为单位进行成员机构间的信息传输。

所谓报文,是网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报文包含了将要发送的完整的数据信息,当一个站点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每个节点在收到整个报文并检查无误后,就暂存整个报文,再把整个报文传送给下一个节点。

(二)为跨境资金传递提供信息

SWIFT体系中并不涉及成员单位真正的资金账户,成员机构之间资金账户的变动,需要通过银行间和各国的支付结算体系完成,但通过SWIFT传递的报文会告诉成员机构需要借记和贷记的账户、币种及相应的金额等信息,并将相关的信息通过对应币种的跨境支付结算体系传递给境外的成员单位。

如美元的支付结算信息就需要通过CHIPS系统(Clearing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进行传递。人民币则需要通过CIPS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成员机构间沿着支付链分别进行报文的传递和资金的划转。以中美之间两家企业做一笔跨境贸易为例,中国的进口商向美国的出口商支付一笔进口商品的款项,用美元进行结算,假设支付链上的所有银行都是SWIFT的成员机构,X银行和Y银行分别是中美两家企业的开户行(都不是CHIPS系统的清算用户),A银行和B银行互为关系行,且都是CHIPS的清算会员。

中国的进口商向其开户行X银行汇入进口商品的款项,X银行在CHIPS的清算用户A银行开立一个同业往来账户,X银行把款项支付给A银行(同样的,Y银行在CHIPS的清算用户B银行开立一个同业往来账户);

A银行和B银行通过CHIPS系统进行清算;

B银行收到款项后,通过Y银行在其开立的同业往来账户,将款项打给Y银行;

Y银行通知美国的出口商相关款项已到达。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4

如果X银行开立同业往来账户的A银行不是CHIPS系统的清算用户,A银行还需要找一家是CHIPS系统清算用户的C银行进行代理清算,C银行再与B银行通过CHIPS系统进行清算。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5

同样的,如果中美两家企业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就要通过在CIPS的直参行开立同业往来账户进行资金结算。

二、SWIFT的成立背景和组织架构

(一)成立背景

二战结束以后,各国银行间曾通过收发报机组成的电传系统处理国际贸易结算,电传打字机慢吞吞地打出对方银行要汇入或者支付的数额、账户等信息,包括其中一小段双方早有约定的验证密码。

随着国际贸易逐渐兴旺起来,各国银行间往来的账目成倍增加。靠着那个老式的电传系统就处理不过来了。加上银行间来往款项巨大,时间拖延对于千变万化的外汇市场来说可不是小事,汇率差很可能造成银行严重的负担。此外,电传信号传输本身是明码的,虽然内容用双方约定的密码加密,但是验证码存在于电文中,将其破解就不算太难。

为了解决世界各地银行之间来往款项的快速、安全、方便结算的问题,一些来自北美和西欧的银行就在一起讨论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银行和银行之间的数字化通讯。

1973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欧洲15个国家及239家银行宣布成立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即SWIFT),将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负责设立、建立SWIFT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

一直到1977年5月,SWIFT网络的开发和建设正式完成,当时只有22个国家的518家金融机构通过SWIFT进行通讯。

随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也开始使用SWIFT系统。1999年开始,企业也可以接入SWIFT网络进行信息交换。SWIFT上网运行的业务已从传统的汇兑信息发展成支付类信息、证券买卖、贸易结算和外汇买卖等多类交易,从单一的信息传输发展成为多种增值服务。

(二)SWIFT组织架构

1、基本情况

SWIFT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私营股份公司,营业收入用于自身发展和对会员进行服务,受G10(“十国集团”简称,包括比利时、荷兰、加拿大、瑞典、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士和欧洲央行)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

SWIFT是基于比利时法律建立、由股东所有及控制的合作组织。SWIFT股东选举出由25位独立董事组成的董事会管理公司并监督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委员会是由首席执行官带领的全职雇员。

股份数量排名最前面的6个国家,每个国家的股东可以提名两名董事以供选举。上述方法推荐的董事人数不能超过12人。按所持股份数量依序往下排名的10个国家,各个国家可以提名一位董事以供选举,以此方式推荐的董事人数不超过10个。其他股份数量不足以推荐1个或者2个董事的国家,可以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提名董事以供选举。依据此方式推荐的董事人数不超过3个。

SWIFT的25个董事席位按照各国SWIFT报文使用量及影响力进行分配,每隔三年调整一次,每个国家不超过2个席位。董事会在董事席位中指定一名董事长和一名副董事长。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比利时六国分别有2个董事席位,其他进入董事会的国家各有1个席位。

中国大陆是2012年加入SWIFT董事会的。每个董事都有一票表决权,所有董事会的决议都遵循简单的多数票通过原则。

2、董事委员会

董事会下辖7个委员会,为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提供战略指导,并审查各自领域的项目进展。

审计和财务委员会(AFC)是SWIFT 运营和相关内部控制审计流程的监督机构。

银行业&支付委员会(BPC)聚焦银行业&支付领域的发展情况。

SWIFT证券委员会(SSC)聚焦证券领域的发展情况。

银行业服务委员会(BSC)聚焦标准、数据以及API。

公司风险委员会(FRC)协助公司董事会监督公司对包括战略和运营风险在内的关键风险,指导原则,政策以及监控和削减风险流程的管理。

人力资源委员会(HRC)监管高管薪酬。

科技与生产委员会(TPC)负责技术、生产和发展等。

3、协作监督机制

SWIFT的监督机制目标聚焦系统安全性、运营可靠、业务可持续、风险识别以及SWIFT基础设施的韧性。

中央银行的明确目标是促进金融稳定,促进支付和结算系统的健全。

虽然 SWIFT 既不是支付系统也不是结算系统,不受中央银行或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但作为一个关键服务提供商仍然要收到中央银行的监督。已经有大量的系统重要性支付系统依赖SWIFT开展业务,而且这个数目还在持续增加,SWIFT也就因此日益获得了全球系统重要性的特征。

因此,十国集团央行一致认为,SWIFT 应接受各国央行的合作监督。当前这种合作监督模式始于 1998 年。

2012年,G10央行对上述合作监督模式进行重审,当年 SWIFT 监督论坛成立,藉此,SWIFT 监督活动的信息共享扩大到了更多的中央银行。

(三)美国为何能控制SWIFT?

SWIFT是国际间的支付清算组织,是一个非政府组织,而且并非只运行美元支付清算(实际运行包括人民币和港币在内的十余种货币),理论上说任何国家、任何政府和任何机构都不拥有对SWIFT组织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但美国为什么能长期控制SWIFT系统,将其成为美国制裁其他国家的“利器”?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署后,美元就成为最重要的国际中心货币,SWIFT系统的支付结算也是以美元作为基础币种运行。SWIFT官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元国际支付份额占比39.92%。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以反恐名义,通过《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启动“恐怖分子资金追踪计划”(Terrorist Finance Tracking Program,TFTP),要求SWIFT共享数据藉此追踪并冻结相关资金流动。

由此,SWIFT超越了其传统的信息服务功能,成为美国搜集相关信息的重要来源。美国强迫SWIFT系统接受美国财政部和FBI的一些指令,配合美国政府的行动,协助停止对被列入制裁对象的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并要接受实际执行情况的调查。这样实质上就把SWIFT系统控制在了自己手里,成为了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制裁的重要武器。

2008年,美国禁止伊朗的金融机构使用CHIPS开展美元交易结算,直接切断伊朗使用美元并参与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联系,这让伊朗的跨境贸易投资总额持续回落,相应的SWIFT业务量也持续萎缩(使伊朗在SWIFT的业务量变得可有可无),2012年美国联合欧洲将伊朗所有银行从SWIFT成员中除名,被认为是“进一步孤立伊朗和伊朗的金融交易流动非常有效的方式”。2017年,受朝鲜核问题影响,美国又通过切断朝鲜的SWIFT网络对其实施金融制裁。

除对一些个人、单位实施制裁外,SWIFT先后对朝鲜、伊拉克、伊朗、利比亚、俄罗斯等国金融机构实施制裁,从而使受制裁国家对外经贸往来与国际金融交易严重受阻,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SWIFT会员

SWIFT组织实行会员制,要获得SWIFT的服务,就必须成为其会员。SWIFT会员全部面向B端,包括银行、支付&证券&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经纪人/交易商、托管人、投资经理、基金参与人、公司、交易所、配套设施、清算中心等。

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机构成为SWIFT会员,通过SWIFT网络交换电文来完成金融交易,并享受SIWFT提供的其他增值服务。

(一)SWIFT的会员的类型

1、受监管的金融机构

指经金融市场监管部门许可或授权或注册的从事支付、证券、银行、财务、保险或投资等服务或活动的实体机构,或是从事支付、证券、银行、财务、保险或投资等服务或活动的国际、超国界的、政府间的国家政府机构或组织(包括中央银行)。

该类会员可以和SWIFT成员机构间发送/接收所有类型的消息。

2、活跃于金融行业的非受监督的实体

该类会员只可以向SWIFT成员中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发送所有类型的消息,但不能向其他非受监管的实体发送/接收消息。

3、封闭用户组(CUG)和公司实体

这类会员只能在封闭用户组中使用SWIFT报文收发服务。每个封闭用户组均有一名指定的管理员,负责定义规则、服务条款和准入条件,定义组内会员可以发送/接收的消息类型。

一般SWIFT企业会员只能加入封闭用户组。

(二)SWIFT会员的费用

任何机构拟成为SWIFT会员,可以在SWIFT官网的指定位置创建账户,由SWIFT工作人员评估后给出相应的报价。

在机构接受报价后,根据其申请的会员类型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法律文件,SWIFT会对其会员资质进行验证。一旦验证通过,该机构就会获得一个BIC编码(Business Identifier Code,商业机构识别编码,这个编码对每个成员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下文会做详细说明)并确认其会员类型,正式成为SWIFT会员。

SIWFT对会员的收费主要包括会员费、软硬件费用、报文使用费用和维保费用四大类:

会员费分初始入会费和年费,具体的数目根据其会员的类别而定。

软硬件费用包括接入SWIFT网络的时候购买接口和集成的费用及相关软硬件的使用年费。

报文使用费主要包括收发、查询报文的费用,按成员单位实际使用情况每月收费或按照约定的包月价收费。

维保费用主要包括工程师对成员机构系统的维保费用、项目经理团队上线产品等费用。

四、SWIFT与中国

中国在80年代加入SWIFT组织,截止目前SWIFT在中国已有近600家用户,用户类型涵盖了金融基础设施、银行、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及企业用户,30多来有效促进了中国金融业与国际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互联互通。

(一)SWIFT在中国的历史进程

1980年,SWIFT连接到香港。

1983年,中国银行加入SWIFT,,成为SWIFT组织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中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随后,国内各国有商业银行及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也陆续开通SWIFT通信。

2012年,SWIFT为中国增设了一名董事席位,由中国银行持有。

2019年,SWIFT在中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环球融讯网络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SWIFT中国全资子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人民币来计价和支付,这是SWIFT继美元和欧元之后,接受的第三个国际货币。

(二)SWIFT与中国的最新合作

2021年初,SWIFT联手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CIPS)、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成立了合资的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欧元。其中,SWIFT持股55%并派出法人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持股34%,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公司(CIPS)持股5%,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分别持有3%。公司主要向用户提供金融网关服务,包括建立并运营金融报文服务的本地网络集中点、建立并运营本地数据仓库等服务。

这次强强合作彰显了SWIFT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信心,也代表了世界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认可,有利于SWIFT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并共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货币的发展。

(三)SWIFT和CIPS的竞争合作关系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SWIFT是一个跨境传送信息的通道,不进行资金划转、不触及资金。而CIPS是人民银行独立组织开发的专门用于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系统,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境内外机构通过SWIFT的报文平台传送金融信息,CIPS根据收到的支付指令完成资金的清算。

CIPS参与者分为直接参与者和间接参与者两类。CIPS为每个参与者分配系统行号作为其在系统中的唯一标识。直接参与者在CIPS开立账户,可以通过CIPS直接发送和接收业务。间接参与者通过直接参与者间接获得CIPS提供的服务。

截至2022年1月末,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280家,其中直接参与者75家,间接参与者1205家。间接参与者中,亚洲934家(境内541家),欧洲159家,非洲43家,北美洲29家,大洋洲23家,南美洲17家,覆盖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6

在CIPS出现之前,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清算需要借助境内外第三方银行提供服务,通过SWIFT传递跨境清算信息,再通过CNAPS(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才能完成,不仅费用高、流程繁琐,由于CNAPS主要是服务境内人民币支付清算,存在局限性:其运行时间不适合跨时区的清算,且系统接口无法与SWIFT完全匹配。

而通过CIPS,其境内外的直参行之间可以直接发送和接收业务,减少了中间流程,大大提高了效率。

以境内汇款人给境外收款人进行人民币汇款为例,支付的路径既借助了SWIFT的网络优势,此外在进行人民币跨境清算的时候,直参行之间直接可以直接实现清算,无需中间环节。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7

可以看出,CIPS在跨境电文的传送与处理方面,目前仍主要依赖SWIFT体系,帮助CIPS的参与者之间,进行资金的信息沟通。MT103表示客户汇款、MT202表示金融机构间汇款、MT910表示贷记证实、MT950表示对账单。(下文会对SWIFT报文类型做介绍。)

因此,对CIPS和SWIFT来说,CIPS负责跨境人民币资金的清结算,而SWIFT利用自己已经积累的全球的网络资源,在特定的参与行之间完成信息的传递。

五、SWIFT的主要服务

(一)标准编码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指定,SWIFT标准小组已成为BIC编码(Business Identifier Code,商业机构识别编码)、IBAN编码(International Bank Account Number,即国际银行账户号码)官方注册商。同时,SWIFT也积极推进LEI编码(Legal Entity Identifier,即法律实体识别编码)的形成和实施。

1.BIC

BIC编码采用国际标准ISO9632:2004。每个加入SWIFT组织的成员都会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BIC编码,相当于成员机构的身份证号,用于成员机构间收发、查询SWIFT报文的身份和地址的唯一识别。ISO9632:2004标准规定了BIC码的要素和结构,便于商业主体精准找到交易方,自动处理信息。

BIC码由8到11个字符组成。以中国银行为例,其BIC码为BKCHCNBJ,前四个字符“BKCH”为商业主体前缀(一般是机构或银行统一代码)、第五至第六个字符“CN”为国家代码(中国为CN)、第七至第八个字符“BJ”为“业务主体后缀”(一般为城市/地区代码,北京为BJ),如果是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其BIC码为BKCHCNBJ110,最后三个字符“110”为分支机构标识符。由此可见,总行的SWIFT Code没有所在城市代码,位数为8位,其余都为11位。

这好比SWIFT给每个加入的成员分配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微信号,成员单位可以通过这个“微信号”给交易对手发消息。

此外,BIC编码在商业往来、客户和交易对手数据库、合规性文档等方面也广泛运用。同时,SWIFT还为没有加入SWIFT组织的机构按照BIC码的要素和结构编制了一种在报文中代替输入其全称的代码,所有此类代码均会在最后三位加上BIC三个字母,用来与正式SWIFT用户的编码相区别。这类编码仅用作报文中描述的机构名称的识别,无法收发和查询报文。

★BIC和SWIFTCODE是什么关系?

Swift Code就是银行识别代码的意思,也就是ISO9362,通常也叫做Swift-BIC或BIC code或Swift ID。所以Swift-BIC和Swift Code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SWIFT地址是一个8或11位的字符串,是一个银行在国际上的识别号码。SWIFT地址又被称为BIC,中文含义为银行识别码,每个银行(包括每个分行、支行)都有一个代码,由银行名称的英文缩写和总行所在地的英文缩写(也有用数字加字母表示某城市的)以及该分行所在地的代码(字母、数字或混合)组成(见前述中国银行的例子)。

国内各银行总行的SWIFT代码:

中国银行:BKCHCNBJ

工商银行:ICBKCNBJ

建设银行:PCBCCNBJ

农业银行:ABOCCNBJ

招商银行:CMBCCNBS

交通银行:COMMCNSH

中信银行:CIBKCNBJ

兴业银行:FJIBCNBA

民生银行:MSBCCNBJ

华夏银行:HXBKCNBJ

浦发银行:SPDBCNSH

汇丰银行:HSBCCNSH

渣打银行:SCBLCNSX

花旗银行:CITICNSX

德意志银行:DEUTCNSH

瑞士银行:UBSWCNBJ

荷兰银行:ABNACNSH

香港汇丰银行:HSBCHKHH

香港花旗银行:CITIHKAX

香港东亚银行:BEASHKHH

香港恒生银行:HASEHKHH

代码后需要统一添加分行阿拉伯数字代号。

2.IBAN

IBAN,International Bank Account Number,即国际银行账户号码,是由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按照其标准制定的一个银行账户号码,为满足SEPA(The Single Euro Payments Area,单一欧元支付区)系统的自动转账处理功能开发的一套账户体系,目前已拓展到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

ISO13616标准规定了符合ISO标准的国家IBAN格式的结构。只有一国的标准机构或国家中央银行能申请为该国注册国家IBAN。IBAN最多包含34个字母和数字字符:前2位是ISO标准国家号,第三第四位是校验位,后面是由一个包含特定银行和账户详细信息的基本银行账号(BBAN)组成。每个国家都依据本国标准,对该账号设置了特定的格式和长度。在IBAN账号中不允许出现空格、斜线和连字符号。如德国的IBAN为“DE75512108001245126199”,“DE”代表德国,第三和第四位“75”是校验码,“512108001245126199”是基本银行账号,用来标识银行机构、网点及客户在该机构内的账号。

3.Routing Number

是指美国银行家协会(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按照其标准制定的一个银行账户号码,通常美国银行才有,9位数字,也称作Routing Transit Number或ABA Number,它是由ABA(美国银行家协会)在美联储监管和协助下提出的金融机构识别码,很多金融机构都有一个,主要用于和银行相关的交易,转账,清算等的路由确认,由9位值(8位内容加1个校验码)构成。我们收到的美国支票,通常在其正面左下角都印有上该银行的Routing Number。

SWIFTCODE、IBAN和Routing Number都是银行国际电汇编码的一种,只是使用地区不同。美国和北美地区的银行一般使用Routing Number,欧洲的银行(尤其是德国)使用IBAN,北美和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大多使用SWIFTCODE。中国的银行就使用SWIFTCODE,实际上,SWIFTCODE的功用等同于北美的Routing Number,只不过SWIFTCODE在国际上使用得更为普遍。

一般来说,从欧洲汇款过来是不需要Routing Number和IBAN的,因为中国的银行主要使用SWIFTCODE,所以只要提供中国收款银行的SWIFTCODE就可以了。如果是从中国向境外电汇款项,则要根据收款人开户银行所在地区选择相应的电汇编码。比如,通过中国境内的银行向美国某家银行账号汇款,则只要提供美国银行的Routing Number就可以了;如果向欧洲、特别是德国汇款,则只要提供收款银行的IBAN码即可。

4.LEI

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gal Entity Identifier,LEI)是所有参与金融交易的法人机构所必需的唯一参考代码。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金融服务法律实体识别编码》ISO17442:2012标准为全球法人机构分配的唯一识别编码。参与金融交易的法人机构通过LEI编码可以快速识别交易对手,有利于交易信息的监管,相当于一家法人机构的组织机构代码证。LEI 编码由20位数字和字母组成。如中国银行的LEI编码为“54930053HGCFWVHYZX42”。推动 LEI 在我国的应用实施是落实中央“一带一路”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国际认可度和信任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水平,支持金融市场更高水平开放,辅助金融管理部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根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在2020年底发布的《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应用实施路线图(2020-2022年)》,2022 年底前,在我国金融领域全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LEI 应用政策体系,LEI 成为金融管理部门维护金融稳定、实施金融监管的辅助工具,成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对参与跨境交易的法人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的重要手段,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法人护照”;我国法人 LEI 拥有量争取达到10万个;基本建成跨境法人信息服务和数字认证平台。 (二)SWIFT报文标准

SWIFT基于标准化的报文体系,确保机构间交换的信息准确无误且便于机器进行识别,已成为国际间金融信息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解决了信息传递的信任问题,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成员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报文格式的标准化提升了报文传送的自动化效率,进而减少报文传送成本、同时降低风险。

SWIFT报文结构分为基本报头、应用报头、用户报头、正文和报尾。除了正文部分,其他都是由系统自动生成。SWIFT目前主要运行两套报文标准。

1.MT报文格式

MT的报文格式基于FIN,是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网络传输成本和计算机处理能力而构建的。

MT格式的报文分为十大类,支持相应的应用场景。其中1~9类为用户间的业务报文,用来传送用户间的金融信息:

第1类:客户汇款及支票(MT1XX)Customer Transfer

第2类:银行头寸调拨(MT2XX)Financial Institution Transfers

第3类:外汇买卖和存放款(MT3XX)Foreign Exchange

第4类:托收(MT4XX)Collections,Cash Letters

第5类:证券(MT5XX)Securities

第6类:贵金属和辛迪加(MT6XX)Precious Metals and Syndication

第7类:跟单信用证和保函(MT7XX)Documentary Credits and Guarantees

第8类:旅行支票(MT8XX)Traveler’s Cheque

第9类:现金管理与账务(MT9XX)Bank Statement

第0类“MT0XX”是系统报文,发送系统命令或确认信息,用于SWIFT网络与会员之间的信息反馈,如网络公告信息、历史记录、未成功发送的报文清单等。

以客户汇款(MT1XX)场景为例,一个典型的MT103(客户汇款)报文要素主要包括:

50K:指示人名称、地址(ordering Customer-name & address)-付款人全称、账号和地址,如付款人为境内居民个人,填写拼音全称。

32A:起息日期/币种/金额(valuedate/currency/interbank settled amount)-汇款行实际付款日、汇款币种和金额。日期6位数字、货币3位字母、金额最多15个数字。

52:指示行(ordering institution)-即汇款行,填写银行SWIFTBIC。

53A:发报行的代理行(sender's correspondent)-发报行通过其分行或另一家银行付款给收报行

54:收报行的代理行(receiver's correspondent)-发报行与收报行是同一家账户行时,只需使用53A,发报行与收报行的相关币种账户行不是一家时,使用本栏。

56:中间行(intermediary)-收报行与账户行之间的银行。当收报行与账户行无清算关系时,中间行起清算过渡作用。

57A:账户行(account with institution)-收款人开户行。

59:收款人(Beneficiary Customer-name & address)-收款人名称、账号和地址。

71A:费用明细(Details of charges)-手续费谁支付?分为OUR、BEN、SHA三类,即付款人承担、收款人承担、收付款人共同承担。

72:附言(sender to receiver information)-发报行对收报相关行的附言,如有。

简单地说,SWIFT报文象一封邮件,格式是固定的,谁发出、谁收取、中间如何中转、交易的类型是什么、交易的明细(金额、币种、清算信息、收付款人信息)、费用等等,每一个字段都可以对照SWIFT的文档找出其语义。

MT后面的三个数字依次表示报文所属的类、组、种。以常用的MT103为例,表示第1类第0组第3种报文:“1”代表该报文属于“客户汇款及支票”类,“0”代表属于该类中的客户汇款,“3”代表是客户汇款中的单笔客户汇款。

MT报文的正文部分由数个域组成,每个域由域标签和域的正文部分组成:

域标签由前后两个“:”、域编号和格式选项组成。以下文的MT103的报文为例,每个域的前后两个“:”表示分界符;分界符中间的2位数字或2位数字加一个字母后缀表示域编号(tag),如“20”表示发报行编号、“23B”表示业务代码;第六个域“50K”中“K”为格式选项,发报人可以选择用“50A”或“50K”,都是表示汇款人,但选择不同的字母后缀其含义也有所不同,如“50A”对应域的正文为汇款人账号及开户行BIC码,“50K”对应域的正文为汇款人账号、名称及地址。

每个域的正文部分就是对应域标签要阐述的具体内容。正文中的日期用6位数字表示,如本示例中第三个域“030408”表示2003年4月8日;货币采用国际标准符号,如USD表示美元、HKD表示港币、RMB表示人民币,本示例中第四个域的正文部分“EUR100000”表示100000欧元。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8

由于MT报文标准构建于上世纪70年代,宽带和存储价格较高,所以MT报文被设计为很小的尺寸、携带少量数据,以便当时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尽管近年来SWIFT组织一直在积极推动MT类的报文改造和升级工作,但这类报文数据容量和数据质量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每笔报文的信息量不足,影响了交易双方的正常支付和银行的合规检查。

MT标准的报文信息容量和字符长度都有限制,导致交易信息无法完整展示。

其次,MT标准的报文中汇款人信息或收款人信息各只有一栏,都包含了名称和地址的全部信息,一旦有字段命中了反洗钱系统,就会导致报文信息被拦截,触发人工处理流程。

此外,MT标准的报文仅支持拉丁字母。如MT标准的报文不能带有中文字符,而中文中同音不同字的名称十分普遍,容易引起歧义。

目前,SWIFT董事会目前已正式宣布2025年11月以后应用于跨境支付和对账类的MT的第一类(客户汇款及支票)、第二类(银行头寸调拨)和第九类(现金管理与账务)MT报文将会在SWIFT全面停用,取而代之的是MX报文标准。

2.MX报文格式

MX报文格式使用XML语法(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易于被计算机处理和识别的可扩展标记语言)进行编码,这种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元素,它由开始标签、属性和结束标签组成,所有的标记都成对出现,有一个开始标签,就必须有一个结束标签(结束标签的首字母会多一个“/”)。这类语言的可读性非常高。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9

MX报文符合ISO20022报文标准规范。ISO20022报文标准规范首次发布于2004年,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022《证券报文模式(数字域字典)》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是全球统一的金融业报文标准。从2022年底开始SWIFT会员可以选择使用MT标准或MX标准收发报文,2025年11月应用于跨境支付和对账类的MT的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九类将全面使用ISO20022报文标准。

ISO20022标准的报文适用于所有金融业流程,目前主要应用在20个场景:分别为银行账户管理、银行服务账单、银行对客户现金管理、现金管理、押品管理、公司诉讼、例外与调查处理、基金、股东大会、接收报告和账户报告回执、支付清算与结算、支付发起、支付指令、交易后匹配、证券结算、结账和对账、股东信息披露、技术方面、总投资组合估值报告、贸易服务管理。

首先,MX标准的报文对数据容量和数据结构都做了扩展。例如,ISO20022标准完善了收费信息(Charges Information)栏位的构成要素,增设了代理机构(Agent)的选项;单独设置了上游清算银行栏位、下游清算行的容量扩大到了5家;在支付报文中增加了“Purpose”栏位(有35个字符可以填写贷款用途)、“Regulatory Reporting”(可提供监管部门报告)、“Tax”栏位(可添加税务方面的信息)等;原来MT标准的报文域70“(Remittance Information)汇款信息”在MX报文中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填写模式:非结构化模式最多可以填写140个字符,结构化模式设有发票信息、借记单、贷记单、合同、订单号、提单、发运通知、账户声明、收据等数十项具体的栏位,下面这笔MX标准的报文添加了该笔业务商业发票信息:发票出具人(ABCCO.,LTD.)、发票号(INV.123456789)、发票日期(2020-02-20)、币种金额(USD10000)、货物描述(100CTNS FROZEN SALMON)等。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10

报文中数据容量和数据结构扩展后,报文的内容就会丰富很多,为银行合规审查和收款人识别款项带来了便捷,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MX标准的报文中汇款人信息或收款人信息中名称和地址信息分栏位录入,便于反洗钱系统对名称和地址分别进行特殊名单筛查,提升了反洗钱识别能力。以前面美国SY公司的报文为例,如果用MX标准填写,“SY”字段出现在名称栏位,不属于反洗钱拦截名单,地址栏中“US”判定为非高风险地区,此报文就能顺利通过反洗钱审查,无需进入人工校验环节,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处理时效。

俄媒:欧盟决定将7家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系统,一文读懂(组图) - 11

此外,MX标准的报文也可以支持多种语言。ISO20022标准支持各种语言字符集,给世界各地使用SWIFT报文的成员机构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三)SWIFT报文传送服务

SWIFT报文传送平台名为“SWIFT Net”,它能提供报文传送服务,用于SWIFT成员间报文和文件的交换。

1.SWIFT报文存储与转发

用户A是发报行,用户B是收报行:

用户A,登录到SWIFT网络后,将标明发送地址是用户B的报文发送到用户A所属的地区中心。

用户A所属的地区中心对报文的格式进行校验,做一些列的语法和语义检查,如是否有非法字符、BIC码是否合法、每个域是否符合使用规则等,将校验结果发送到该地区所属的分报中心。

用户A地区所属的分报中心将报文存储到磁盘。

用户A所属的地区中心根据先前对报文的校验结果,向用户A发出报文,报文被拒绝(NAK)或是报文被接收(ACK)的反馈。用户A如果收到报文被拒绝的反馈,说明SWIFT尽管将该报文存储到了它的磁盘上,但该报文不会被发送到(NAK报文里会附加错误码告知发报行错误原因)。发报行如果收到报文被接收的反馈,说明该报文一定会被SWIFT发送到收报行。

一旦SWIFT接受了发报行发出的报文,发报行所属的分报中心会将该报文发送到用户B所在的地区中心。

用户B所在的地区中心进行本地的核验,如报文在传输过程张是否被修改或发生网络传输错误,并暂时将报文存储起来,等用户B的终端登录到SWIFT网络的时候传送给用户B(如果用户B连续14天未登陆SWIFT网络,SWIFT会通知用户A报文发送被取消)。

用户B所在地区中心在将报文传送给用户B之前,先将报文分配一个输出编号(OSN)并创建一个唯一的报文输出编号,并将该编号传送给该地区中心所属的分报中心,并等待它的授权。

用户B所在地区的分报中心校验报文输出编号。

用户B所属的分报中心授权地区中心将报文传送给收报行用户B。

用户B所在地区中心将报文传送给用户B。

用户B收到报文并存储起来。

如果用户B认为该报文已正确收到,它会发一个已接受(UAK)的反馈给其地区中心;如果用户B认为该报文没有正确收到,它会发送一个未接收(UNK)的反馈给其地区中心,该地区中西就会认为该报文未发送成功。

用户B所在地区中心会创建一份收报行反馈信息的清单发给它所属的分报中心。

用户B所属的分报中心会把该清单存储起来。

用户B所属的分报中心将这份清单的一个副本传送给用户A所属的分报中心,用户A所属的分报中心将该清单储存起来;

如果用户A想知道报文发送的结果,用户A所属的分报中心就会根据它从用户B所属的分报中心收到的反馈清单向用户A发出是否已经发送到用户B的反馈。



2.四类报文服务

(1)FIN,这是SWIFT最早建立的报文传送服务,实现了传统SWIFTMT标准格式报文的交换。FIN能够以逐条报文的方式进行报文交换,并支持市场基础设施与其他客户间转由格式报文的交换。

(2)InterAct,也能够以逐条报文的方式进行报文交换,并支持市场基础设施与其他客户间转由格式报文的交换。此外,InterAct增加了灵活性,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分别是存储转发、实时报文、实时查询及响应模式。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了MX报文类型交换,以灵活的XML语法进行表达,并根据ISO20022标准方法开发。

(3)FileAct,提供交互和存储与转发两种文件自动传输方式,可传输文本、图像或其他任何类型的数据,支持任何类型的字符集、任何内容的结构,最大可传输250M字节大小的文件,通常用于传输大批量报文,如批量支付文件、大型报告或大量操作数据。利用File Act,成员机构间可以快速地收发文件

(4)WebAccess,SWIFT网络的用户通过WebAccess可以使用标准Internet技术和协议安全浏览SWIFT网络上可用的金融网站。

(四)SWIFTGPI

SWIFTGPI(GLOBAL PAYMENT SINNOVATION,全球支付创新服务)是2017年推出的,向成员机构提供更加快速、透明、可追溯的跨境支付服务。

GPI的优势是保障SWIFT成员机构间的快速支付,确保支付的每个节点的信息都可以追踪且费用透明。加入GPI的银行需要与SWIFT签署一份合作协议,承诺优先处理,在报文传送过程中各个节点上的银行,都要遵守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信息,确保支付的款项在24小时内到达最终收款人的账户,确保快速支付。此外,SWIFTGPI采用了DTL分布式账本技术,本质上就是一个在多个站点、不同地理位置或多个机构组成的网络里进行分享的资产数据库,在一个网络里的参与者可以获得一个唯一的、真实账本的副本,账本里的任何改动都会在所有的副本中被反映出来,反应时间会在几分钟甚至是几秒内。

传统的SWIFT报文传输,每个节点发送信息的时候,除了被发送的节点,其他节点都无法知道具体的信息,而利用了分布式账本技术,一条支付链上每个节点发送的信息都会发送给SWIFT GPI Tracker(追踪者),Tracker把信息同时分享给这条链条上的所有其他节点。通过SWIFT GPI,加入的成员单位就能端到端实时跟踪支付流程,并向传送节点上的每个机构展示手续费、汇率成本和处理时间等全面的信息,保障支付信息的可追踪和费用透明。

目前已有3500家金融机构承诺采纳GPI,40%的SWIFTGPI支付在5分钟内到达最终收款人账户,50%的支付在30分钟内到账,几乎100%的支付在24小时内到账。

SWIFTGPI的主要应用场景就是涉及全球电子商务与支付方式的跨境电商,其在美国、拉丁美洲、欧洲与亚洲地区的业绩尤为突出,而跨境电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高速的跨境支付。SWIFTGPI的推出可以打开地区与边界的支付枷锁,进一步连通全球市场。在SWIFTGPI的加持下,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在销售地区内选择一家专业的可以提供本地支付的国际支付公司,来实现全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交易。

SWIFT网络是全球会员单位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输资金汇划和业务往来信息的电子通讯网络,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一)三大数据中心和四大运营商

加入SWIFT组织的国家,都可以在自己国家设立一个接入中心,这个接入中心再通过网络向SWIFT的数据交换中心连接,其数据交换中心设立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主要覆盖欧非地区)、美国纽约(主要覆盖美洲地区)和中国香港(主要覆盖亚太地区)。

SWIFT网络由许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通过通信线路联结形成全球性的SWIFT网络。加入SWIFT组织的会员需要在其客户端接入SWIFT Net,才能实现成员机构间的报文收发和查询。会员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选择通过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线路或SWIFT合作的四大网络供应商(四大网络供应商分别为美国电信AT&T和Colt、英国电信BT和法国电信ORANGE)提供的VPN(虚拟专用网络)进行接入。

(二)接入方式

根据成员机构的业务情况和实际需求,SWIFT既提供传统的有线接入,还提供基于云的接入。

1.有线接入

SWIFT针对成员机构日常报文的处理量和差异化的弹性需求,提供了铜牌、银牌和金牌三种不同的接入模式:

(1)铜牌连接

费用最低,适用于每天处理报文量1000条以下的会员。该类连接不提供专线接入,通过一个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线路连接一个VPN盒子到SWIFT或两个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线路连接两个VPN盒子(其中一个做主连接线用于流量传输,另一个做备用连接线)。铜牌连接模式容易受到VPN端口影响,系统稳定性欠佳,容易发生SWIFT系统断线问题,影响业务正常开展。

(图片来自SWIFT官网,下同)

(2)银牌或银PLUS

连接费用中等,适用于每天处理报文量在1000到40000条之间的会员。成员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使用银牌连接,会员可以选择与SWIFT合作的四大网络供应商之一提供的专线连接一个或两个VPN盒子到SWIFT。如果采用两个VPN盒子,专线作为主连接线,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线路作为备用连接线。

使用银PLUS连接,则连接两个VPN盒子,其中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线路作为主连接线,专线作为备用连接线。

专线连接为SWIFT提供了有保证的带宽,因此相对铜牌连接稳定性大大提升。此外,这一连接模式可以根据流量需求增加带宽。

(3)金牌连接

费用最高,适用于每天处理报文量大于40000条的会员,通过2~4个相同容量的专用VPN连接,遇到灾难事故时其网络恢复速度和继续运行的能力也是最强的。专用VPN连接由其中一个或多个合作的四大运营商提供,这种连接方式确保了安全性、带宽和高服务水平,也可以根据成员机构的流量需求增加带宽。

2.基于云的接入

SWIFT在2012年推出了Alliance Lite 2,这是一种云端服务,会员只需要一台标准台式机或带有特定浏览器的笔记本电脑,通过SWIFT提供的加密USB即可连入,不再需要额外安装接口设备。

本文综编自环球网跨境金融监管,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电话: (03)9448 8479

联系邮箱: info@mel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